疫情抗戰一線烈士事跡
戰“疫”路上的一個個烈士”,一件件壯舉走進視野,他們的事跡,他們的名字……感動著人們;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疫情抗戰一線烈士事跡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疫情抗戰一線烈士事跡精選篇1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國各地的迅速擴散,____路執法中隊共產黨員____挺身而出,帶頭放棄春節假期,提前返崗,一直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
他充分發揮一名共產黨員臨危不懼、奮不顧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優秀品質。“共產黨員就是要沖在前,干在前,奉獻在前。黨員干部,就是要干給大家看,帶領著大家一起干。”他帶領著隊員,在小區門口對每一位路過的居民住戶進行測量體溫、登錄信息,督促大家戴好口罩,及時噴灑消毒液。他進入小區樓院中,對居民進行防疫知識宣傳,對發現的院內聚集人群進行勸離。在零下10度的夜晚,守衛在37家園卡口點時,和其他聯防人員一起,對每一位進出的人員逐一進行排查。單薄的帳篷,根本擋不住夜晚的寒風,他和隊員一直在來回走動,說是這樣可以暖和點。
他的妻子也是一名街道工作人員,幾乎同時,他們都投入到了一線的抗疫工作中,家里只留下9歲的孩子,每天,他們夫妻倆見面說話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現在舍小家,保的是大家,這個道理,我們都懂,比起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英雄和那些義無反顧的逆行者,我們的付出算不得什么。”他的妻子這樣說。
堅守崗位,盡職盡責,這是我們的本分。我們堅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這場抗擊新冠狀病毒阻擊戰的關鍵時期,只要大家都行動起來,全力以赴,齊心協力,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疫情抗戰一線烈士事跡精選篇2
“作為江蘇醫療隊中繼續堅守疫情一線的人員,我們要為疫情‘兜底’。人民呼喚,就會堅持到底。”掛職黃石市中醫醫院副院長、黨委委員的姚欣說,他剛剛結束10個小時的工作。這幾天,該院歸攏收治黃石市內其他醫院轉來的18名新冠疫情相關患者,包括兩名危重癥患者。
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姚欣,已在黃石這家傳染病醫院戰斗了40余天。據了解,該院被稱為當地的“小湯山”,疫情期間收治了黃石市大部分新冠疫情確診病例。之前收治的234名新冠疫情確診患者,絕大多數已康復出院。
患者基數多、病情重,當地醫護構成多元、救治理念不同,醫院硬件設施與防護裝備較為欠缺……這是姚欣和隊員們最初面臨的難題。身為醫療和行政雙重“領隊”的姚欣,一直在思考:如何帶領92名江蘇醫療隊隊員高效介入疫情救治,把各方醫護力量擰成一股繩?
姚欣回憶:剛來沒兩天,醫院就緊急轉進一名30多歲的危重癥患者。這名患者不吸氧血氧飽和度只有82,呼吸嚴重衰竭,生命體征極不穩定。經過對患者之前病情的研究,姚欣和團隊突破常規,對原有方案進行了重大調整……“很慶幸救回了這名患者,但結束后我反思很久……”姚欣告訴記者,實地救治經歷使他意識到,必須確立適合黃石市中醫醫院的統一規范的救治流程、合作模式。
說干就干。參照江蘇省人民醫院的資料,結合所支援醫院的實際情況,姚欣用一周時間加班加點,親自擬定了一批方案:《重癥新冠疫情患者轉運流程》《新冠疫情艙內值班制度》《疫情期間突發停止中心供氧應急預案》《疫情期間突發火災應急預案》《疫情期間使用呼吸機過程中突發斷電應急預案》……
“為了最大程度地發揮診治的有生力量,我們將江蘇醫療隊與黃石當地醫護人員進行了混編。”姚欣介紹:每個病區都有江蘇醫療隊的相關專業精干力量,方便兩地醫護及時溝通,制訂最優方案。此外,姚欣還積極與當地院方溝通協調,做好防護設施、儀器設備等一線臨床支持,加強對隊員及當地醫護人員在關鍵救治技術方面的培訓。
“防護安全有了底,醫療運行也流暢,我們的工作積極性就更高了。”有隊員說。
“各項新制度實施后,醫療救治有條不紊地運行到現在。”姚欣說,很欣慰這些制度和方案在此次救治工作中起到了明顯作用,成為兩地雙方共同的醫療財富。
疫情抗戰一線烈士事跡精選篇3
《一線抗疫群英譜》,我們來認識一位七旬醫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
在康復驛站,張伯禮正在給治愈后仍處于隔離期的康復者們問診。隨著疫情持續向好,治愈患者不斷增加,完善新冠疫情康復期的中醫治療方案成為他現在的主要工作。
張伯禮說,近二個月的一線抗疫,讓他最欣慰的是,中醫早介入、全程參與,在新冠疫情治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月初,剛到武漢不久的張伯禮面對沒有西醫特效藥的情況,提出對集中隔離的疑似、發熱等患者采用“中藥漫灌”的治療方式,也就是給他們普遍服用以治濕毒疫為主要功效的中藥袋裝湯劑。這一建議被中央指導組采納。
采用中醫藥早期干預的同時,張伯禮又與同是中央指導組專家的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共同請纓,率領來自天津、江蘇、湖南、河南、陜西等地的中醫醫療團隊,進駐武漢市江夏方艙醫院。他們采取以中醫藥為主的綜合治療,共收治新冠疫情輕癥和普通型患者564人。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張伯禮不分晝夜的高負荷工作導致膽囊炎發作,于2月19日接受微創膽囊摘除手術。手術后第三天,張伯禮就重新投入工作。
在張伯禮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中醫藥的作用體現在了預防、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特別在用藥方面,目前已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凈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并編入第七版新冠疫情診療方案中。
疫情抗戰一線烈士事跡精選篇4
目前,湖北武漢的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已經不到900人,在武漢市肺科醫院的ICU病房,重癥監護室主任胡明帶領醫護人員和各地前來支援的醫療團隊一起,齊心協力,全力救治每一位危重癥患者。
晚上12點多,武漢市肺科醫院ICU主任胡明正在夜間查房。他仔細檢查每一位病人的各項參數變化。這位近50歲的患者已經用了快30天的ECMO,每個細節都將決定救治的走向。
為了更好地救治危重癥患者,武漢市肺科醫院原本兩個獨立的ICU病區最近剛剛打通,并根據病人情況進行了危重區、過渡區和康復區的功能劃分。胡明負責的病床從10張變成了20張。
在危重癥患者康復區,這位患者是胡明他們收治新冠疫情患者以來救治時間最長的一位,已經滿70天了。如今,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患者的病情正在一天天好轉。
在ICU病房,胡明已經堅守了兩個多月了,晚上就住在病房隔壁的值班室里。每次搶救,作為科室主任的他總是沖在最前面。2月下旬,胡明光榮地成為武漢市肺科醫院首批火線入黨的五名黨員之一。
隨著危重癥患者向高水平定點醫院集中,武漢肺科醫院ICU轉入了更多的危重患者,16名患者中有5個人上了ECMO。從最初30名本院醫護人員的堅守,到現在內蒙古、安徽、浙江、江蘇、北京等多地近兩百名醫護人員的進駐,大家齊心協力對每一位危重患者進行救治,與死神進行較量。
疫情抗戰一線烈士事跡精選篇5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基層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為轄區居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他們朔風逆行,以無畏的擔當和執著的堅守,踐行入黨時的錚錚誓言。____路街道食藥所所長____就是這群逆行者中的一員。
排查不能有一點兒疏漏
____不僅是食藥所的所長,還是____路街道大工委委員,日常工作中不僅嚴格履職,做好轄區市場監管工作,還積極參加街道、社區的各項工作。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他迅速落實上級要求,將全所工作人員分成3個小組,對轄區藥店、餐飲店、超市等開展”拉網式”排查,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____還帶領工作人員親自逐戶排查,去敲開一個個緊閉的大門,去排除一個個可能的隱患。每到一戶他都詳細詢問有無發熱等不適癥狀,并反復叮囑要勤洗手,家里多通風,注意防范,做好消殺工作。如有問題要及時向街道、社區報告。
隔離只是換了一種工作方式
由于在防疫工作中接觸了__密接人員,他按照規定居家隔離觀察。雖然居家隔離,但他卻心系街道、社區,一天也沒有放下防疫工作。他每天都和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在微信工作群、轄區藥店、餐飲店工作群里交流、布置工作,對防疫工作開展情況和商戶情況掌握得一清二楚,并及時用電話與街道領導溝通聯系,共商防疫對策。
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誓言
居家隔離解除以后,____立即返回工作崗位,直奔防疫一線。深入轄區藥店檢查物資儲備和價格情況,主動與轄區商戶聯系,詢問他們的情況,微信推送行業復產復工標準,為轄區復產復工打下堅實的基礎。他還主動參加轄區內卡口點和小區樓院防控點的排查、督查工作,加入卡口點臨時黨支部,參加黨員先鋒崗,每天晚上不是在單位值守,就是和街道領導在社區檢查防疫工作。他還經常為轄區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給隔離居民上門送生活必需品、給轄區困難家庭送口罩.....每天早出晚歸,雖然與家里人說不上說幾句話,但社區里卻時常看到他熟悉的身影,他說:”街道社區是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轄區就是我的戰場,我是黨員,我就應該親自上!”
崗位平凡,使命在肩,____在抗擊疫情的斗爭中勇當先鋒、迎難而上,激勵帶動著身邊的黨員群眾,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