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為什么寫天問
屈原有兩篇出名的長詩《離騷》和《天問》?!短靻枴吩趯懽骱退伎忌系钠嫣貐s要勝過前者很多?!短靻枴奉櫭剂x就是問天,這里的天不僅僅包含了天空和上蒼,還指大地和世上的一切事物。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屈原為什么寫天問,歡迎大家閱讀。
屈原為什么寫天問
屈原被懷王流放以后,心中的煩苦無人能替他來排解。因而寫了這篇上等佳作。
《天問》的奇特在于寫作的構思上,他問的不是生活瑣事,兒女情長或前途命運。問的是上古傳說里的未解之謎中的一些讓人費解的奇怪的事,主要分為兩類事:第一類問的是和自然界相關的問題。比如這個世界是怎么來的?為什么白天有太陽的時候天就是亮的,晚上出現月亮的時候天就黑了?這世界的本來面目究竟是什么樣的?諸如此類的和天文地理相關的問題屈原還問了很多。
第二類問的則是和傳說相關的一些問題,詩人通過問和民間傳說相關的問題來借此抒發自己的感情。尤其是針對鯀禹的傳說上,詩人認為他的死不是因為像儒家說的那樣因為治水失敗而死,而是因為被帝王懷疑和猜忌而死,其實詩人在心底未必真的不認同儒家的說法,而是想借此表達自己現在的境遇和對政治的失望。
古代文人在政治上遇挫后,往往會在寫作或是文化文學方面有更高的造詣。正所謂“此事古難全”,而失去的不一定就是糟糕的,也許會為你打開另一個世界的通道。
屈原名句
“詩歌之父”屈原雖生于戰亂紛擾的戰國末期,卻有著他人沒有的浪漫情懷。他的浪漫在他的詩文中得以充分的展現。比如他在《九歌∙少司令》里說:“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這一名句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那么它講述的是什么故事呢?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少司令”并不同于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司令,這位“少司令”指的是一位掌管人間少兒的美貌女神。
因此《九歌∙少司令》實際上是一篇用來祭祀的歌舞詞。其中的“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新相知”敘述的雖是男女之間互相傾慕之情,卻也道出了世人都要面臨的離別與選擇。“兮”在這里是語氣詞,實際上并沒有什么意思。簡單來說,這句話是說:“最悲傷的事情當屬離別,而最快樂的事情要屬結交新認識的人”。一句話道出了柔情萬分,古往今來,對生離死別的描述和比喻實在是太多。屈原用這樣直接和情緒情感連接到一起的方式來闡述自己在看待分離和結交新人的這兩件不同的事情的反應,鮮活而生動。在看待離別的問題上他也如常人一樣的難過,在認識新的朋友的時候也如常人一樣開心。
的確,生活在世俗當中的人們難免在尋常的離別中會有萬分的感概,就連偉大的具有羅曼蒂克精神的大詩人也不例外。新歡勝過舊愛,相聚勝過相離。這是因為相聚和相識是人生中的加法,誰都會歡迎。而相離和分開是人生中的減法,沒有人愿意失去,不管是失去什么。
紀念屈原的詩
屈原生于“橫則秦帝,縱則楚王”的戰國末期,七國割據,正是門客和賢人的用武之地。最初在政治上嶄露頭角的屈原,最后卻以文人的身份聞名于世。無論是耳熟能詳的《離騷》,還是初次拜讀的《九歌》都能讓我感受到他那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覽冀州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九歌·云中君》里有他深深的嘆息和無奈。一生經歷三代君王,兩次被流放,每每不得志,偶被重用也因小人讒言而被疏遠。就是這樣一個滿腔熱血的賢良之人,在被貶后寫下一篇篇不朽著作。
《九歌·云中君》是他在被流放江南時所寫。被小人誣陷,被楚王疏遠,被流放江南遠離故鄉親人,屈原顛沛流離輾轉于沅湘水之間,比起身體上的苦,心里更苦。想他當時是何等的凄涼,滿臉愁容,孑孓一人走在江邊,耳畔卻是歡快的祭神樂歌,身后是曼妙的祭典舞姿。他聽得到那其中飽含的喜悅和希望,卻沒有辦法全心沉浸其中。閉上眼,腦海里滿是廟堂之高的社稷大事;睜開眼,面前是濤濤的江水和自己浮萍般沉浮的命運。
屈原擅長運用豐富的想象寫詩,既然現實生活中得不到,那就付諸于想象吧。他把自己的理想,追求的完美全寫進詩里,借神仙之手書寫奇跡。神話看上去都是美好的,合乎理想的,成全所有的天馬行空。在這首祭祀云神的歌舞辭里,他肆意馳騁的想象得到了滿足,云神衣裳華麗,千姿萬化,讓人嘆為觀止。
看了“屈原為什么寫天問”還想看:
1.為什么紀念屈原
2.至屈原的一封信 寫給屈原的一封信
3.屈原詩歌推薦《天問》
4.關于屈原的簡介
5.端午節給屈原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