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斯圖加特歷史簡介
斯圖加特(德語:Stuttgart或譯:斯圖嘉特)位于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中部內卡河谷地,靠近黑森林。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國斯圖加特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德國斯圖加特歷史
斯圖加特的市徽是一只在金黃色原野躍立的黑色駿馬。但其實市徽是假偽的,因為"斯圖加特"這名字是在眾多世紀以來已從 Stutengarten 這字修改過無數(shù)次,原來這字在英文粗略地是指"雌馬花園"或"種馬場"。大約950年,神圣羅馬皇帝奧托一世的其中一個兒子,士瓦本公爵魯?shù)婪蚪⒘怂箞D加特,并用作養(yǎng)馬(特別是他父親的騎兵)場。之后(大約1300年),斯圖加特成為符騰堡伯爵的行宮。在1496年,符騰堡伯爵被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晉升為符騰堡公爵。在拿破侖解散了神圣羅馬帝國之后,符騰堡公爵得到了國王的稱號,而斯圖加特成了國王的王宮。
符騰堡王室和巴登-符騰堡州的名字原本是來自斯圖加特一座很陡峭,名為符騰堡的山。在山頂上有1824年的卡特琳娜王后(俄國沙皇保羅一世的女兒)和符騰堡國王威廉一世的陵墓。
1848年革命期間,一個實行民主和要求獨立的國會(法蘭克福國會)在法蘭克福成立,以壓倒德國的分裂情勢。經(jīng)過長期討論,議會決定將德國皇帝的稱號授予普魯士國王。當民主活動衰弱之際,德國貴族們重新掌握他們未獨立國土的控制權。最終普魯士國王拒絕革命的提議。議會成員被逐出法蘭克福,而最激進的成員(想要建立共和國的人)逃離到斯圖加特。短時間之后,那些議會余黨建立的"剩余議會"被符騰堡軍隊解散。
1871年,符騰堡作為自治王國加入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通過幾次成功的戰(zhàn)爭和外交手段締造的德意志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君主制垮臺,成立了符騰堡自由州,作為魏瑪共和國的一部分。1920年,斯圖加特是德國國民政府(行政已脫離柏林)的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斯圖加特的市中心幾乎被空襲完全摧毀。
1945年盟軍占領了德國。他們將巴登和符騰堡合并,1952年成立新的民主的巴登-符騰堡州(德國第三大州),首府在斯圖加特。
戰(zhàn)后推行馬歇爾計劃,這個支持歐洲經(jīng)濟政治恢復重建的計劃,是美國國務卿在斯圖加特歌劇院(1946年9月6日)的一次演講中最先提出的。這言論直接導致英國和美國占領區(qū)的統(tǒng)一,并稱為bi-zone。兩年后,法國也加入bi-zone,變成tri-zone并從而為成立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建立了基礎。斯圖加特和法蘭克福都是成為聯(lián)邦首都有力的競爭者,但最終波恩獲勝。
在以后幾十年的冷戰(zhàn)期間,所有在歐洲、非洲和大西洋的美軍聯(lián)合指揮中心,都移至斯圖加特的美軍歐洲指揮部(EUCOM)。而EUCOM的總部今天還在這里。
德國斯圖加特簡介
斯圖加特(德語:Stuttgart或譯:斯圖嘉特)位于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中部內卡河谷地,靠近黑森林。不僅是該州的州首府,也是州級行政區(qū)及斯圖加特地區(qū)首府和該州的第一大城市。同時也是該州的政治中心:巴符州議會、州政府,和眾多的州政府機關部門均設在這里。由于其在經(jīng)濟、文化和行政方面的重要性,是德國最知名的城市之一。
斯圖加特是德國第六大城市,斯圖加特區(qū)域是全國第四大城市聯(lián)合體(僅次于魯爾區(qū)、萊茵-美因區(qū)和柏林)。離斯圖較近的大城市有:斯圖北面204公里的法蘭克福,和東南面220公里的慕尼黑。
斯圖加特及其周邊以高科技企業(yè)而著名,其中代表有戴姆勒(即著名的梅賽德斯-奔馳生產商)、保時捷、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國際商業(yè)機器股份有限公司,這些聞名德國甚至是聞名世界的企業(yè)都將這里選為他們的總部所在地。
除了這些國際大企業(yè),斯圖加特還擁有1500家中小企業(yè)。位列法蘭克福之后,斯圖加特證券交易所是德國第二大的證交所。巴符州銀行也是德國最大的信貸機構之一。斯圖加特還擁有全德國第三大賭場。該城市也是著名葡萄酒產區(qū)。
看了德國斯圖加特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