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將領公孫賀簡介
公孫賀(?―前91年),字子叔,北地義渠(今甘肅寧、慶一帶)人,西漢武帝時期將領。公孫賀是北地義渠人,字子叔,其先祖為胡人。漢武帝劉徹即位(即公元前140年)前后在世。賀的祖先是匈奴人,祖父公孫昆邪,景帝時為隴西太守。下面是西漢將領公孫賀簡介。
太子舍人
公孫賀是北地義渠人,其先祖為胡人。他的父親(《史記·衛驃騎列傳》言“賀父”,《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言“賀祖父”)公孫渾邪(公孫昆邪)于漢景帝時期擔任典屬國、隴西太守之職。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公孫渾邪參與平叛并建有功勛。漢景帝前元六年(前151年)四月(《史記·孝景本紀》言“春”,春季為1~3月),景帝封賞擊吳楚有功者五人,公孫渾邪被封為平曲侯。漢景帝七年(前150年)四月,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其后,年少的公孫賀因多次從軍有功且為平曲侯子之故選為太子舍人。
官居九卿
漢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春正月甲子,景帝崩于未央宮,太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太子舍人公孫賀亦被武帝擢升為九卿之位的太仆一職,[6] 秩祿中二千石,掌管天子出行的車輿馬匹。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衛夫人(衛子夫)盛寵。武帝提拔其弟衛青為建章監,加侍中,賞賜給衛家的賞金在數日之間累積至千金之多。雖此,武帝猶覺不夠,后又詔公孫賀娶衛夫人的姐姐衛孺(衛君孺)為妻。公孫賀也由此更加為武帝所寵。
拜將封侯
元光元年(前134年),大行令王恢受馬邑城商人聶壹之言建議漢武帝伏兵馬邑城誘擊匈奴。一番部署之后,武帝拜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領四。發伏兵二十余萬于馬邑城旁山谷中誘擊匈奴單于。公孫賀時封為輕車號,駐兵在其中。此次軍事行動因泄露而失敗,眾將皆無功。
元光五年(前130年,一說元光六年),匈奴南下。武帝派軍分四路出擊匈奴于關市下。公孫賀再封輕車,領命出云中。無所斬獲,亦無功。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公孫賀以騎號跟從車騎衛青出擊匈奴。并與彊弩李沮、輕車李蔡一同從朔方出發。在與匈奴的交戰中,公孫賀捕獲匈奴王,有功。班師回朝后,于四月丁未日,漢武帝封公孫賀一千三百戶南奅侯。
元朔六年(前123年)、元狩四年(前119年),公孫賀三次以左號隨大衛青從定襄出擊匈奴,皆無功。
酎金失侯
元鼎五年(前112年)九月,列侯因獻給朝廷祭祀宗廟的黃金成色不足分量不夠,由此犯下不敬之罪而被奪去侯爵者共計六百人,南奅侯公孫賀在其中。[22-23]
元鼎六年(前111年),武帝欲給因軍功封侯又因酎金失侯的公孫賀和趙破奴復侯機會,便封公孫賀浮沮號,遣其領兵一萬五千騎從五原郡(一云“九原”)出擊匈奴。然后由于匈奴在武帝年間一系列連續反擊中元氣大傷,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之戰后更是遠遁漠北[24] 。故而公孫賀遠走二千余里至浮苴井卻并未遇見匈奴一人,最終無功而返。
位列三公
太初二年(前103年)正月戊寅(一說“戊申”),丞相石慶薨。[28] 武帝欲拜公孫賀為三公之首,因自漢高祖以來,丞相皆用列侯任之。故武帝于閏三月丁卯封公孫賀為葛繹侯,并詔其續任丞相之職。然后當時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對大臣的要求及監督非常嚴格。自丞相公孫弘老死任上之后,李蔡、莊青翟、趙周皆因罪自殺,前任石慶雖秉承其家嚴謹作風,亦數次受到武帝譴責。公孫賀害怕自己不能擔此重任,一但有所紕漏恐將禍延于身,不肯受丞相的金印紫綬,見武帝生氣后才不得已拜受。公孫賀升任后,太仆之位空缺。于是,武帝又將自己的外甥、時為侍中的公孫賀與衛君孺之子公孫敬聲擢升為太仆。
冤死獄中
征和元年(前92年),公孫敬聲憑借著母親衛君孺是皇后的姐姐,行事驕奢不守法紀,居九卿太仆之高位,擅用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錢。事情敗露之后被捕下獄。這時,漢武帝下詔欲抓捕的陽陵人朱安世卻遲遲未能歸案,公孫賀便請命此差以贖公孫敬聲的罪過。武帝答應此請。后來朱安世果然被捕成功,卻在獄中上書誣告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蠱詛咒天子之事。征和二年(前92年)春正月,公孫賀被抓捕,并冠以興利弟子賓客不顧黎民死活等多條罪名,父子雙雙死于獄中。
后元元年(前88年),丞相田千秋為寬慰武帝于巫蠱之禍中留下的傷痛而勸誡武帝尋找自娛自樂的方法。武帝在與田千秋的對話中曾提到:巫蠱案初,廷尉的審理中并未查問審訊出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