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歸園田居抒發了什么感情
陶淵明自小就學習儒家經典,喜好悠閑寧靜的環境,早年陶淵明曾受過儒家和道家的教育與思想熏陶,因此他曾身懷遠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這為他之后辭官歸隱田園打下基礎。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陶淵明歸園田居抒發了什么感情,歡迎大家閱讀。
陶淵明 歸園田居
《歸園田居》詩一共有五首,是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組詩作品。這組詩形象的描述了陶淵明歸隱田園后的生活及感悟,抒發了詩人遠離仕途重返家園的愉悅心情和體驗田園生活的樂趣。
《歸園田居》是陶淵明生活、理想的逐步呈現。
第一首“少無適俗韻……復得返自然”:首先表明辭官歸隱的慶幸和喜悅之情,抒發詩人解脫了官場的壓抑,重獲新生的愜意及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第二首“野外罕人事……零落同草莽”:描寫詩人進入歸隱生活后的日常生活和心境。相較于黑暗的官場,更喜歡現在樸質、沒有心機的生活。
第三首“種豆南山下……但使愿無違”:描寫詩人親身耕種勞作的情景。短短的八句詞,表達了詩人反傳統觀念、破陳舊思想的精神。
第四首“久去山澤游……終當歸空無”:描寫詩人外出漫游,偶遇之事。由此事引發了詩人的思緒,對塵世的感悟。這首詩與前三首詩相呼應,總結了陶淵明當下的心境。
第五首“悵恨獨策還……已復至天旭”:描寫詩人勞作歸來的心情變化,由悵恨到歡欣,隱喻陶淵明從宦官生涯到隱居生活的歷程。
從這組詩中,我們能深刻的感受到陶淵明對自由田園生活的熾愛、對勞動者自食其力的尊敬。相比之下,隱含著對宦官生涯腐敗渾濁的厭惡之情,體現了陶淵明寧愿忍受田園的辛勞也不愿與官場黑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及保持潔身自好的毅力?!稓w園田居》集體展現了陶淵明追求悠閑自在、崇尚清貧、安逸知足的美好情操。
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被世人成為靖節先生,家鄉位于潯陽柴桑。他是東晉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頗為著名的偉大詩人、辭賦家,擁有眾多優秀作品流傳于世。陶淵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過江州祭酒、建威參軍等官職,最后一次出仕擔任的是彭澤縣令這一官職,上任八十幾天后就辭官離開,就此歸隱田園。
陶淵明的家境最初并不差,畢竟從關于他父親擁有小妾的歷史記載來看,他的家境不會差到哪里去,而自他父親去世后,他們家才逐步走向沒落。從陶淵明的詩作中可以發現到了他二十歲的時候,他們家的生活已經相當貧寒了。
陶淵明自小就學習儒家經典,喜好悠閑寧靜的環境,早年陶淵明曾受過儒家和道家的教育與思想熏陶,因此他曾身懷遠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這為他之后辭官歸隱田園打下基礎。陶淵明在二十歲的時候踏入官場,開始他為官生涯,以求生計。而在官場動蕩欺負十幾年,喜好自然悠閑生活的陶淵明早已厭倦了那種充滿利益算計的官場生活,最終還是選擇辭官歸隱田園,遠離塵世官場。
陶淵明的成就并不在官場,最大的成就還是在文學方面。陶淵明在文學方面的才華極高,所著詩作文章皆是極為優秀的作品,他所著的文學作品流傳至今的共有137篇,其中詩歌125首,文章12篇,被后世之人編集成《陶淵明集》。
看了“陶淵明歸園田居抒發了什么感情”還想看:
1.歸園田居一讀后感
2.歸園田居其三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