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斗精神歷史典故介紹
艱苦奮斗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nèi)容。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艱苦奮斗精神歷史典故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艱苦奮斗精神歷史典故介紹篇1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yǎng)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愿終日誦經(jīng)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zhí)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
在鉆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于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后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jīng)》,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fā)揚光大!
艱苦奮斗精神歷史典故介紹篇2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于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guān)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jīng)》中受到啟發(fā),開始用心讀書。
轉(zhuǎn)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jīng)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艱苦奮斗精神歷史典故介紹篇3
雷鋒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格,從不亂花一分錢。入伍后,每月發(fā)的6元錢津貼, 他只留下5角錢零用,其余都存入儲蓄所。入伍半年,他就節(jié)約了32元錢。他穿的襪子補丁摞補丁,連襪底都看不出原來的顏色了,仍然舍不得扔。他有一件衣服,還是從家鄉(xiāng)帶來的,已穿了五六年了,到處都是補丁,但他還是把它縫補整齊穿上,一點兒也不難為情。還有許多生活用品,都是能用就將就著用,實在不能用了才換新的。雷鋒有一句名言,就是:“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
雷鋒攢下的錢干什么用啦?他給了災區(qū),給了人民。
不僅如此,雷鋒對國家和集體的財物更是倍加愛惜。
有一次,軍隊為附近的建筑工地運送水泥。一趟下來,戰(zhàn)士們累得往駕駛室里一歪,就不想再起來了。雷鋒卻在這時候爬上車廂,用掃帚一點一點地把灑落的水泥掃成堆,再用簸箕撮起,倒入倉庫邊上一個廢油桶里。新戰(zhàn)士小吳看到后,對雷鋒說:“就這么一點水泥,有什么可惜的?干得這么累,還不如好好休息一會兒。”
“一次出車回來,能掃起一斤水泥,全排加在一起是18斤,一天呢,一個月呢,該是一比多大的財富!攢起來,是我們的貢獻;丟掉了,是我們的恥辱啊!”雷鋒解釋著。
發(fā)夏裝時,雷鋒所在的施工部隊,規(guī)定每人每年發(fā)兩套單軍裝、兩套襯衣、兩雙鞋。當司務長把這些東西發(fā)給他時,他卻只要了一套。問他為什么?他深情地說:“有一套就夠穿了,我現(xiàn)在穿的這套帶補丁的衣服,比我小時候穿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呢!”雷鋒就是這樣,崇尚艱苦奮斗,以節(jié)儉為榮,以樸素為美。
看過艱苦奮斗精神歷史典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