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生花妙筆的歷史故事
生花妙筆典故來自唐代大詩人李白,這句成語形容才思橫溢,詩文佳美。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花妙筆的歷史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關(guān)于生花妙筆的歷史故事
中國古代大詩人李白一天深夜在睡意朦朧中,一邊吟詩,一邊隨風(fēng)飄到了一座海上的仙山。只見四周云海蒼茫,花木蔥蘢。
李白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正在這時,一支巨大的毛筆聳出云海,足有十多丈高,像一根玉柱一樣。李白心想:“如果能得到這枝巨筆,用大地作硯,蘸海水為墨,拿藍天當(dāng)紙,寫盡人間美景,那該有多好。”就在他浮想聯(lián)翩之時,忽然聽見一陣悠揚悅耳的仙樂,并有五色光芒從筆端射出,接著在筆尖開放出一朵鮮艷的紅花。那支生花筆漸漸移動,朝著他飄然而來。李白眼看那支光芒四射的生花妙筆越來越近,便伸手去取,當(dāng)快要摸到粗壯的筆桿時,不覺驚醒,原來是黃粱一夢。李白夢醒之后,反復(fù)回想夢中情景,總想不出是在什么地方,他決心遍訪名山大川,尋找夢中仙境。
后來,李白云游到黃山,一見這支生花巨筆,不覺失聲大叫:“以前我夢中所見的生花巨筆,原來就在這里。”
據(jù)傳說,自從李白見到“夢筆生花”后,名詩佳句便源源而出,一發(fā)而不可收。
出處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唐·馮贄《云仙雜記》卷十:"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事例示例:感謝畫家的~呵,把我又帶回毛主席身邊。 ★韓靜霆《小八路的懷念》詩
示例:她~,頃刻寫就一篇好文章。
近義詞:畫龍點睛,妙筆生花。
生花妙筆,生花妙筆 (shēng huā miào bǐ;中國四字成語,典故來自唐代大詩人李白,這句成語形容才思橫溢,詩文佳美。比喻杰出的寫作才能或繪畫才能。生花妙筆和妙筆生花意思相同。
生花妙筆的歷史人物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當(dāng)涂縣太白鎮(zhèn)青山西麓的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西,位置東經(jīng)118。30‘52”,北緯31。29’35.4”,墓葬海拔12.8米。墓葬附近地貌為江南丘陵,東高西低,東面為當(dāng)涂縣海拔372米的第二高峰青山主峰,李白墓處于青山西麓隴地上,坐北朝南。2006年05月25日,李白墓作為唐代古墓葬,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看了生花妙筆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