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索契的簡介
索契是一個見證蘇聯歷史拐點的城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俄羅斯索契的簡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俄羅斯索契的簡介:
在古希臘神話中,盜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曾被禁錮于此,圣經中著名的使徒安德烈也曾在此巡游,它是世界最北端的亞熱帶城市,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與溫泉療養享譽海內外,如今,隨著第22屆冬奧會的開幕,俄羅斯黑海之濱的旅游勝地——索契,正在展現它多元的魅力。
其實,除了豐富的旅游資源外,這個人口不足45萬的小鎮還見證了蘇聯歷史發展的起起伏伏,政治對手更是趁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遠在索契,發動“政變”,前者拱手讓出權力,后者則成為了70年蘇聯史的“最后一任總統”。
如今,以全新面孔出現的索契已然是現代俄羅斯的形象代表,成為俄羅斯對外宣傳的一張國際名片。
1、“南都”索契
從蘇聯到俄羅斯,適宜的氣候使得當時的領導人都鐘情到索契休假,而且許多重要的政治決議都在索契形成,因此,位于莫斯科以南的索契贏得了“南都”的美譽。
斯大林曾長期在索契別墅中居住療養,許多國家大事也在索契決定,據史料記載,1939年,日軍還曾策劃過一場在索契刺殺斯大林的密謀,當時,日軍組織了一個由7名俄國人組成的暗殺組,他們中有5名白俄人,另外兩人則是在“大清洗”中逃亡到中國東北的蘇聯軍官。
這個暗殺組意欲趁著斯大林每年按慣例祭奠亡父后到索契的馬采斯塔溫泉休養時,穿過溫泉的下水道進入廚房,然后襲擊斯大林,但日本間諜機關里的紅色特工及時將這一密謀報告給了蘇聯方面,暗殺組在從土耳其邊境進入蘇聯時被擊潰。
赫魯曉夫也非常喜歡索契,因為這是減輕壓力的療養、休假之所;勃列日涅夫認為索契能夠讓他集中精力思考問題。
1964年10月14日,發生了蘇聯歷史上戲劇性的一幕:當赫魯曉夫正在索契度假時,勃列日涅夫等人在莫斯科發動政變,赫魯曉夫被免除一切職務,被強迫“退休”。
1991年,“8·19政變”也讓在索契度假的戈爾巴喬夫和蘇聯一起成為歷史。
實際上,蘇共領導人最初對身體健康以及療養和休假之事并不在意,1923年起斯大林總是抱怨記憶不好,擔心左臂萎縮,而索契的療養則極大地幫助了斯大林恢復健康。
蘇聯五大元帥之一的伏羅希洛夫提議在索契修建別墅供蘇共領導人療養之用,“博恰洛夫溪流”別墅便是在1932-1934年建成的,“當時,米高揚、伏羅希洛夫、莫洛托夫等都經常攜家人去索契休假。”斯大林女兒斯韋特蘭娜在回憶錄中寫道。
2、普京的索契情結
在此次冬奧會舉辦前,索契經歷了兩次關鍵的發展,第一次是20世紀30年代,1933年,當局批準索契重建的第一個總體規劃——“馬采斯塔療養度假區”建設項目,總投入10億盧布。
1934-1939年間,索契共建成19家新的療養院,1941年夏天,這里還建起容納2萬個床位的大型戰地醫院,衛國戰爭期間共救治了大約50萬名傷病和紅軍軍官。
第二次發展時期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當時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的直接領導下,索契制定并實施了新的發展綱要,蘇聯《國家療養區法》中關于療養事業為勞動人民服務的原則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很好的落實,索契的旅游療養業迎來了一個發展高潮。
現任普京對索契更是情有獨鐘,他經常選擇索契作為休假地,并在官邸中會見外國賓客和舉行重要會議,索契旅游業甚至把普京視為最有魅力的形象大使,也正是在普京的全力支持下,索契迎來了第三次快速發展時期,俄羅斯各界認為,冬奧會的承辦推動索契向前發展了30年。
普京無疑對索契申奧成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國際奧委會的關鍵陳述中,普京呼吁國際奧委會“圓俄羅斯人的奧運夢想”,索契冬奧會對志在復興俄羅斯的普京而言,是一次實力的展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這是普京苦心經營多年的“國家形象工程”。
普京在俄民眾中的支持率曾降至61%,為2000年以來的最低點,冬奧會無疑是他打翻身仗的絕佳契機,不可否認,傾注太多情感和資金的索契冬奧會對普京至關重要。
相關資料介紹:
索契位于俄羅斯聯邦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與格魯吉亞接界處、黑海沿岸,南北寬40-60公里,東西長145公里,是俄羅斯最狹長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城市之一。
索契城建立于160年前,是黑海邊俄羅斯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4年,城市有37萬人,但每年接待游客超過300萬,是全球著名的黑海海濱度假城市。
索契與中國吉林省吉林市處于同一緯度,但溫度卻是天壤之別,索契最低溫度也不會低于5℃,依山傍水,北部的山擋住北方西伯利亞的寒風,南部的黑海吹來溫暖的海風,如此奇特的地貌帶給了索契溫暖的氣候。
2014年2月,第22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索契舉行。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這里也將作為比賽會場之一。另外,索契和中國威海互為友好城市。
索契在40萬年前就有居民在此居住,該地的Akhstyrskaya Cave是最靠北的地方,位于歐洲東南部,歐洲人的最早祖先克羅馬努人生活于此。亞洲游牧民族匈奴人、鮮卑人、丁零人、鐵勒人、柔然人(阿瓦爾人)、突厥人、契丹人和蒙古人等都先后造訪索契。拜占庭帝國的普羅科匹厄斯在筆記里用拉丁文寫道:帝國黑海海岸的本族人為索契。
19世紀初,索契就有了定居點。為抵御奧斯曼帝國向此擴張,俄羅斯人在索契河邊建立了第一個定居點--亞力山大城堡要塞。19世紀50年代,索契城建立。1866年,當沙皇俄國徹底征服了高加索山民后,亞歷山大二世下令索契由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居住",索契開始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1898年,索契被設為旅游地。整個地區發現療氧氫泉后,城市命運由此改變。從那時起它就發展為一個療養勝地,是俄羅斯最好的療養勝地。
20世紀20-30年代,由于斯大林為首的蘇聯高官經常來索契休養,索契制定并實施了代表當時最高水平的第一個城市發展計劃。在很短的時間內,沼澤地里的水被排干,街道鋪上了瀝青,建成了供水和供電系統,一批規模較大的療養設施也相繼落成。
20世紀40-50年代,索契當地涌現出了數百個療養地、溫泉所,大部分用來治療支氣管、肺和神經紊亂。
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索契制定并實施了新的發展綱要,旅游療養業迎來了一個發展高潮,為索契創造了80%的財政收入,年接待人數達到500萬人。
1961年起,索契的海濱區范圍進一步擴大,知名度也越來越大。蘇聯的許多工會組織在這里都有免費療養院,工會會員可以和家人一起在這里休假療養。
1991年蘇聯解體后,由于休假制度的變革,索契的旅游業受到影響,經濟總量下降了10%,年接待人數僅為400萬人;城市基礎設施毀壞嚴 重,直到2007年也沒有達到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
2014年2月7日~23日,第22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索契舉辦。3月10日~17日,第11屆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這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