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司馬懿簡介
世人給司馬懿“大贏家”的稱號,使得蓋世梟雄曹操都顯得氣短一截,不知道曹操知道這個結局會不會氣得吐血。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三國司馬懿。
三國司馬懿人物形象
司馬懿,字仲達,是一個成功獲取戰亂成果的人。諸葛亮名聲雖大,都不如他大權在握、揮灑自如。后人用奸雄來描述他,為何不能說這是一種贊譽呢?試問三國時期奸雄之多,又有哪個像他這樣呢?
曹操三請他為自己做事,雖然也出心誠懇,但是曹操可不像劉備,沒有那么多耐心,最后要挾不來就殺了他。司馬懿這才泱泱進入曹營開始了他戰戰兢兢的一生。
曹操忌諱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司馬懿確實有領導千兵萬馬之能,二是他比曹操小二十多歲,他日發生什么變故的話,他曹操早已死。誰能壓制住他呢?曹一直為此擔心。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神化了,司馬懿更是以奸臣的面目出場。他與諸葛亮斗智斗法,諸葛亮都略勝他一籌。但事實情況并非如此,司馬懿早期一直被曹操壓制著,沒有表現才華的機會。他與諸葛亮的對決是在曹操死后發生的事情,第一次諸葛亮因為糧草耗盡而退兵,第二次諸葛亮耗死在軍中。諸葛亮死的原因如下:常年打理蜀國體力透支過度;這次出祁山準備了三年,誰想到司馬懿看出他的用兵之道,雙方僵持在五丈原不死不活,無論諸葛亮怎么激他就是不打。孔明的大火都沒有燒死他,竟一氣之下病死在軍中。司馬懿贏了,預示著后面還有更多的好運在等著他。
歷史上司馬懿政變過程
三國歷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變”就是司馬懿發動的一次政變。此次政變司馬懿徹底鏟除了曹爽一黨,應該說此次政變的目的就是鏟除曹爽。
公元249年的正月初六,皇帝曹芳去給他祖先上墳,上墳的時候帶著曹爽他們一行人。在曹爽看來,那一天只是很平常的一天,不過是去過個場,曹爽萬萬沒想到,自己剛一出門,家里大門就被關上了,家里的兵權也被人弄走了,這下他就傻了,兵也沒有,家又回不去,消息傳不出去,怎么樣也沒法翻身。
司馬懿正是抓住這個弱點,全部準備妥當就去送信給皇帝曹芳,要求他趕緊把軍權都從曹爽手里拿出來,這曹爽怎么怎么禍國殃民,其實這時候曹芳也只能聽司馬懿的話了,因為如果不聽,他的下場跟曹爽會一樣。司馬懿聰明就聰明在,他還會忽悠,他讓人去忽悠曹爽,說絕不殺他,只是不給他軍權。曹爽當時用腳趾頭想想也不能相信啊,不過那時候曹爽也慌了,就順勢答應了。這樣,司馬懿也沒有大動干戈就把曹爽給干掉了,當然等曹爽回到洛陽城,肯定是死路一條。
這次政變中需要重點表揚一下司馬師,司馬師豢養了三千死士,就像現在的敢死隊,這幫人也在這次政變中幫了大忙。這一次的政變是司馬懿早就做準備的,他拿到了曹魏的最大股份,這下他就安心了,他給子孫鋪好了路,他在這一刻就是這個氣數將盡的曹魏的主人了。
司馬懿裝病是為了什么
司馬懿,三國時期閃閃發光的一位政治家。司馬懿的家可謂是代代光宗耀祖,從他爺爺到他孫子,可以說是官宦世家。司馬懿很聰明,從小就被很多人夸獎,類似什么父母兄弟的好友,也許還有街坊鄰居,反正都說這孩子聰明。
他有個聰明之處,裝病。主要呢,有三次比較廣為流傳的裝病歷史。第一次算是公元201年的那一次,這時候的曹操在做官,大概就是國家水利局的,曹操聽說了他,就派人來找司馬懿,司馬懿看出了漢朝沒多大氣數了,不愿意去,但又得罪不起曹操,就裝病,假裝自己得了關節炎,躺著不動。他的聰明之處還在于,曹操晚上再次讓人去查看,發現他還是躺著,就信以為真。
第二次就是,曹洪去找司馬懿,希望他來幫助自己,司馬懿根本看不上他,就杵著拐杖,結果他就去曹操那詆毀司馬懿,曹操于是去請司馬懿出山,他立馬摔了拐杖就去了,還真是一點也不給曹洪面子。
第三次算是,騙了曹爽的那次。大家都忌憚司馬懿,于是他們去看司馬懿的時候,他就故意自己把衣服拿掉地上,把湯喝滿地都是,裝傻,而且幾次把李勝說的話重復錯,這樣曹爽才對他放下戒心,最終曹爽被司馬懿鏟除。
司馬懿每一次裝病都是很沉得住氣,無論是曹操那次,還是曹爽那次,都堅持到最后,像模像樣的裝,才徹底打消了敵人的懷疑,真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