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會的各個階段介紹
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階段,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世界上有哪個民族沒有經歷過原始社會。人類出現,原始社會也就產生了。下面是原始社會的各個階段介紹。
原始社會第一階段:舊石器時代
這一時期人類還只能制造簡單的石器,通過狩獵和采集維持生活。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人們通過血緣關系維持著家族內部的關系。在血緣家族內部,婚姻按照輩數來劃分,同一輩分的人互為夫妻。而在不同輩分之間則不通婚。這樣一個家族就是一個社會集團和生產單位。內部兩性有分工,男性狩獵,女性進行采集和撫育小孩。
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轉入了相對的定居生活。人口逐漸增多,同時認識到家族內部同輩之間近親婚姻對人類體質的危害,原先的血緣家族為氏族公社所取代,同時形成了族外婚制。互相通婚的兩個氏族就形成了部落。一個氏族的成員必須和另一氏族的成員通婚。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計算,所以叫做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指在生產中誰起的作用大而言的,并非前面作者所說.譬如,如果整個社會女性的工作處于主導地位的時候,這個社會就屬于母系氏族,反之則是父系氏族.)
原始社會第二階段:中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是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階段。這一時期細石器被大量使用。廣泛使用弓箭;已知馴狗;在一些地方還發現了獨木舟和木槳。
原始社會第三階段: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得到了全盛。婚姻制度由群婚轉向對偶婚,形成了比較確定的夫妻關系。在氏族內部,除個人常用的工具外,所有的財產歸集體公有。有威望的年長婦女擔任首領,氏族的最高權力機關是氏族議事會,參加者是全體的成年男女,享有平等的表決權。
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稱、共同信仰和領地。當氏族內部的成員受到外人傷害,全族會為他復仇。
在新石器時代,產生了農業和畜牧業,磨光石器流行,并發明了陶器。
原始社會的解體
在新石器時代末期,人類已使用天然金屬,后來學會了制作純銅器。但是由于純銅的質地不如石器堅硬,不能取代石器,這一時期也稱為金石并用時代。到了公元前3000~前2000年左右,人類學會了制造青銅,進入了青銅時代。到了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隨著鐵器的使用,人類進入鐵器時代。
從金石并用時代到鐵器時代,是原始社會的解體時期,也是階級社會形成的時期。世界各地階級社會的出現幾乎都和金屬出現的時代相關,唯一例外的是美洲的瑪雅文明。不同文明其原始社會解體的過程也不一樣,在埃及和兩河流域,原始社會在金石并用時代就已經解體,而在其他一些地區,則是在青銅時代或鐵器時代才發生解體。這一時期,生產有較大發展。
出現了三次社會大分工。隨著農業和畜牧業在生產中的地位的提升,男性逐漸取代女性取得了社會的主導地位,父系氏族公社形成了。在父系氏族公社內,出身和世系按男子的系統計算,實行父系財產繼承制。夫居婦家制度變成了婦居夫家制,不穩定的對偶婚逐步向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過渡。婦女的地位逐漸下降,父系氏族首領改由男子擔任,氏族議事會由各大家族的族長組成,原來由全體成年男女參加的氏族議事會,現在由全體成年男子參加。
隨著生產的發展,產品出現了剩余,集體勞動逐漸被個體勞動所取代,由此產生了私有制,隨之也出現了階級。氏族中出現了貴族階層和平民階層。到了末期,以血緣關系結成的氏族開始破裂,一些氏族成員脫離自己的氏族,到別處和與他們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們雜居,同時氏族也不斷接納外來人,于是出現了按地域劃分的農村公社。到了這是,原始社會基本上就已經瓦解了,不同階級之間出現了斗爭,隨著情況的深化就出現了國家來對人民進行有效的統治。許多文明的原始社會解體后都進入了奴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