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高懷德的歷史簡介
高懷德(926年-982年),字藏用,真定常山(今河北正定)人。高懷德是北宋初年將領(lǐng)、宋太祖妹夫。其以擁戴有功,宋初為殿前副都點檢,曾參與平定李筠、李重進之亂。接下來是宋朝高懷德的歷史簡介。
高懷德(926-982年),字藏用。其父高行周歷仕后晉、后漢、后周。高懷德青年時隨父從軍,任牙職。后晉開運初,遼人犯邊,行周北征,高懷德剛滿18歲,從北征。行至戚城(今河南濮陽縣北)被遼軍重圍,援兵不至,十分危急。高懷德縱橫馳突,挾父突出重圍,以功領(lǐng)羅州(今廣東廉江縣東北)刺史,后改任集州(今四川南江縣)刺史,領(lǐng)職牙校。再改任信州(今江西上饒西北)刺史。
后晉末,契丹南侵,高行周邊邢趙路都部署抵御,留懷德守睢陽(河南商丘縣南),群盜大起,懷德堅壁清野,盜不能入。后漢初,高行周移鎮(zhèn)魏博,高懷德為忠州(今四川忠縣)刺史。
后周初,行周逝世,召懷德為東西班都指揮使,領(lǐng)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刺史,后改鐵騎都指揮使。太原劉崇進犯,周世宗計伐,以高懷德為先鋒,克捷,懷德以功績遷為鐵騎右?guī)贾笓]使,領(lǐng)果州(今四川南充市北)團練使。又隨周世宗征淮南,知廬州(今安徽合肥市),行府事,充招安使,戰(zhàn)廬州城下,斬首級700余,又遷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領(lǐng)岳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升為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使,領(lǐng)江寧軍節(jié)度使,又為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
宋太祖即位,為義成軍節(jié)度使,拜殿前副都點檢、武信軍節(jié)度使、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鎮(zhèn)守滑州,娶宋太祖之妹燕國長公主,加封駙馬都尉。又受命與石守信平息上黨李筠叛亂,因功升忠武軍節(jié)度使領(lǐng)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改任歸德軍節(jié)度使,開寶六年(公元973年)秋,加封同平章事。冬、燕國長公主去世,去駙馬都尉封號。宋太宗即位,加兼侍中、檢校太師。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有病,帝詔太醫(yī)到府第治療。次年,隨帝征太原,改鎮(zhèn)曹州,封冀國公。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改武勝軍節(jié)度使,是年七月去世。追贈中書令,追封渤海郡王,謚武穆。
其他典故:
斬黃袍
北宋時期陳橋兵變后,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寵愛韓妃,花天酒地,沉湎于后宮。其盟弟鄭恩極力勸諫。一日,趙匡胤酒醉桃花宮,聽信小人讒言,誤斬鄭恩。鄭恩的妻子陶三春聞訊大怒,率兵圍住皇宮,要殺昏君為丈夫報仇。不可開交之際,大臣高懷德急忙救駕,前去上前說情,趙匡胤無奈只得脫下黃袍,陶三春當(dāng)眾將黃袍斬為兩截以泄心頭之恨。
高懷德別女
五代時人高懷德精通武藝,由于妻子亡故,他撫養(yǎng)著幼女高桂英過著窮困的生活。一天,他在街前看到柴王的招賢榜,想投軍去謀取出路,可又擔(dān)心女兒無法安置,最后決定送女兒去竇燕山家抵債。回家向女兒說明想法后,桂英深明大義,忍住悲痛,自愿去竇府為奴,讓父親奔往京城。
三打陶三春
柴榮命趙匡胤為媒,為鄭恩娶陶三春。鄭恩當(dāng)年年賣油偷瓜時,曾被陶三春打敗,心懼之。趙匡胤乃遣高懷德于途中攔劫三春,欲令高挫三春鋒芒,使其后不至目中無人。不料被三春識破,高竟為三春所敗。后三春于金殿大發(fā)雷霆,朝中無人能對。柴、趙狼狽萬狀,連連賠禮。洞房中,三春痛責(zé)鄭恩后,始與成婚。
這些典故多以喜劇或其他文藝形式流傳,受到不少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