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名將史萬歲簡介
史萬歲是隋朝名將,中國十大猛將之一,他擅長騎射,立下不少戰功,也因為屢建戰功,遭楊素嫉妒誣陷,被隋文帝冤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隋朝名將史萬歲簡介,歡迎大家閱讀。
隋朝名將史萬歲簡介
史萬歲(549年-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人(今陜西西安人),隋朝名將。長于騎射,好讀兵書。15歲隨父從軍。北周武帝時,其父戰死,以忠臣子授開府儀同三司,襲爵太平縣公。北周末,隨上柱國梁士彥攻討相州總管尉遲迥,每戰先登,因功拜上大。隋初,因大爾朱績謀反被殺而受牽連,發配敦煌為戍卒。隋開皇三年,秦州總管竇榮定擊突厥,遂至轅門請自效。奉命與突厥單騎比武決勝負,馳斬其一勇士,使突厥軍不敢再戰而退。每行軍作戰,身先士卒,善撫部下,將士樂為效力。因其南征北戰,屢建戰功,遭楊素嫉妒誣陷,被隋文帝冤殺。
史萬歲在隋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開皇三年(583年),隋朝秦州總管竇榮定奉命進攻突厥。在竇榮定率軍與突厥軍對陣之時,史萬歲一馬當先站于陣前,史萬歲單騎出戰,僅幾個回合,吏萬歲就砍下了敵將的腦袋。突厥首領畏懼,立即引軍逃去。因戰突厥有功,竇榮定表奏朝廷,稱贊史萬歲對隋朝政權的忠誠和作戰之勇敢。
開皇十年(590年),江南的高智慧等人起兵作亂。朝廷命內吏令楊素平江南之亂,令史萬歲為行軍總管。史萬歲領命之后,一路逾嶺翻山跨海過江,前后經戰數百次,攻陷溪洞無數,轉戰千余里,斃敵不可勝數,其間有三個多月沒有史萬歲的消息,人們都以為史萬歲已全軍覆滅。其實是由于山高水險,道路不通,無法回音。史萬歲獲勝之后,砍下許多竹筒,將書信置于其中,投入水中任其漂流,這些書信終于傳到了楊素手中。平定江南的戰斗勝利之后,楊素上書表奏史萬歲之功,楊堅甚喜,賜其家錢十萬,晉升史萬歲為左領軍。
開皇十七年(597年),南寧州(今云南境內)部族首領起兵反隋,殺隋官吏,氣焰囂張。朝廷立即命史萬歲前往征討。史萬歲率軍一路跨溪越澗,吃盡甘苦,不遠萬里來到南寧州。克服了水土不服、疾病群起的困難,一路進剿七州。行數百里,見當年諸葛亮南征時所立功碑。碑的背面刻字日:“萬歲之后,勝我者過此。”吏萬歲令士卒推倒石碑,大舉向前進攻。史萬歲深入敵境,兵鋒銳利,所到之處無城不摧,先后消滅叛族軍隊三十余部。叛族首領知難勝史萬歲,提出投降,歸順隋朝。
隋文帝為何殺史萬歲
既然史萬歲這么厲害,那么隋文帝為何還會殺他呢?原因無外乎以下三點:
其一,史萬歲政治智商太低。600年,突厥犯邊,隋文帝命諸將出塞迎戰。當一路突厥人得知自己的對手是史萬歲后,不戰而逃,史萬歲追擊數百里,大獲全勝。史萬歲毫無政治頭腦,回京之后,絲毫不低調,甚至在還要求皇帝賞賜出征將士。
其二,權臣楊素的誣陷。這次出征,楊素也參與了,但功勞沒不大,加上史萬歲的高調行為,因此楊素十分嫉妒。他向隋文帝說:“突厥本降,初不為寇,來于塞上畜牧耳。”隋文帝一聽,覺得有道理。也就沒有賞賜史萬歲所部。
見皇帝不封不賞,史萬歲急了,因為他克敵制勝的秘訣就是“善撫士卒,人皆樂死,師不疲勞”,而他絲毫沒有察覺到潛在的危險。偏巧這時候太子楊勇被廢,隋文帝怕出現意外,就向楊素詢問,史萬歲在何處?當時史萬歲正在朝堂,但楊素見隋文帝盛怒,就故意說:“萬歲謁東宮矣。”
其三,隋文帝喪失理智。憤怒往往讓人喪失理智,隋文帝不是一尊神,他也是個人!當聽到楊素的話后,他立即下令召見史萬歲。當時幾百個曾經出征的將士在朝稱冤,史萬歲還安撫他們說“吾今日為汝極言于上,事當決矣。”君臣見面后,史萬歲極力講述將士們的功勞被朝廷抑制,詞氣憤厲,甚至頂撞皇帝。
君臣兩人的對話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隋文帝勃然大怒,疾令左右衛士在朝堂史萬歲當場處死!可憐一代名將沒有死在戰場上,也沒有經過任何審判,就血染宮廷了!
史萬歲死后,怒火逐漸平息的隋文帝追悔莫及,但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他下詔羅列了史萬歲的許多罪名。一代猛將史萬歲冤死的消息傳出后,“天下士庶聞者,識與不識,莫不冤惜”!宋人徐鈞曾寫詩總結史萬歲的死因,“征南輕仆孔明碑,想見生平暴可知。一死雖因奸計陷,亦由廷辯忿招疑。”
看了“隋朝名將史萬歲簡介”還想看:
1.歷史上史萬歲是誰
2.隋朝時期大將張須陀簡介
3.名將楊素是誰
4.隋朝權臣楊素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