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著名將領賀若弼生平
編者按:隋軍大舉伐陳,為行軍總管,主攻建康(今南京)。率軍自瓜州(今江蘇揚州西南瓜洲鎮)偷渡,攻拔京口(在今江蘇鎮江),進軍直抵鐘山(今南京紫金山),一路苦戰,擊潰陳軍主力,生擒大將蕭摩訶。以功封上柱國,進爵宋國公。
隋朝著名將領賀若弼生平
賀若弼(544年—607年),復姓賀若,字輔伯,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隋朝著名將領。賀若弼出生在將門之家,其父賀若敦為北周將領,以武猛而聞名,任金州(今陜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賀若敦因口出怨言,為北周晉王宇文護所不容,逼令自殺。臨死前,曾囑咐賀若弼說:“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當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隋書·賀若弼列傳》)。并用錐子把賀若弼的舌頭刺出血,告誡他慎言。大業三年,賀若弼被隋煬帝加以誹謗朝政的罪名殺害。
賀若弼
年輕時會文精武,頗有名氣。得北周齊王宇文憲器重,用為記室。不久,升任小內史。善攻戰,多謀略。北周大象元年(579),隨上柱國大韋孝寬攻陳,屢獻計謀,克數十城,遂任壽州刺史。隋開皇元年(581),經尚書左仆射高颎推薦,任吳州總管,鎮江北要地廣陵(今江蘇揚州),作滅陳準備。獻取陳十策,獲文帝楊堅稱贊。攻陳前,多次將換防兵卒集中于沿江要地,大張旗幟,又組織部眾沿江射獵,佯作即將渡江之勢,以迷惑麻痹陳軍,使其習以為常,不復設備。八年冬至九年春,隋大舉攻陳時,他率軍秘密渡過長江,襲占京口(今江蘇鎮江),從左翼進攻陳都建康(今江蘇南京)。軍令嚴肅,紀律嚴明,寬釋俘虜,所至多捷。揮師進據鐘山(今南京紫金山)后,率8000甲士,奮力擊潰陳軍主力,擒獲陳將蕭摩訶,從北掖門進入建康城。因滅陳有功,加位上柱國大,進爵宋國公。后官至右武候大。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助行軍元帥韋孝寬攻取陳朝淮南之地,拜為壽州(今安徽省壽縣)刺史,封襄邑縣公。因高颎薦舉,乃委任賀若弼為吳州總管,鎮守廣陵。開皇八年(588年)冬十一月,隋軍大舉伐陳,為行軍總管,主攻建康(今南京)。率軍自瓜州(今江蘇揚州西南瓜洲鎮)偷渡,攻拔京口(在今江蘇鎮江),進軍直抵鐘山(今南京紫金山),一路苦戰,擊潰陳軍主力,生擒大將蕭摩訶。以功封上柱國,進爵宋國公。
開皇十二年(592年)賀若弼自以功高,應該官至宰相,自有不平之鳴,為言官劾,被免官,年余復官,不復重用。開皇十九年(599年)隋文帝于仁壽宮賜宴王公,賀若弼為五言詩,詩中詞意憤怨。隋煬帝楊廣即位為,更加被疏遠。
大業三年(607年)七月從隋煬帝至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楊廣命人制一可容納數千人的大帳蓬,招待突厥啟民可汗,賀若弼與高颎等議論煬帝奢侈無度,為人告發,二十九日(607年8月27日)以“誹謗朝政罪”與高颎、宇文弼一同被處死。楊廣還是太子時,曾經問賀若弼說:“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人,俱稱良將,優劣如何?”賀若弼說:“楊素是猛將,非謀將;韓擒虎是斗將,非領將;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楊廣又問誰是大將?賀若弼說自己就是太子選擇的人。言下之意,只有他賀若弼一人能稱大將。
歷史評價
高颎:“朝臣之內,文武才干,無若賀若弼者。”
楊堅:“克定三吳,公之功也。”
魏徵:“自晉衰微,中原幅裂,區宇分隔,將三百年。陳氏憑長江之地險,恃金陵之馀氣,以為天限南北,人莫能窺。高祖爰應千齡,將一函夏。賀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長策,韓擒奮發,賈馀勇以爭先,勢甚疾雷,鋒逾駭電。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海。稽諸天道,或時有廢興,考之人謀,實二臣之力。其俶儻英略,賀若居多,武毅威雄,韓擒稱重。方于晉之王、杜,勛庸綽有馀地。然賀若功成名立,矜伐不已,竟顛殞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臨終之言,必不及于斯禍矣。韓擒累世將家,威聲動俗,敵國既破,名遂身全,幸也。”
陳元靚:“壯哉輔伯,將材天賦。恭氶父志,立功隋祚。銳師一發,長江直渡。配享祈封,永耀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