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余件。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浙江省博物館。歡迎欣賞閱讀。
一、浙江省博物館簡介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余件。
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館占地20400 平方米,建筑面積7360平方米,新增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家具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筑和連廊組合而成,形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
浙江省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二、歷史沿革
1929年11月(民國十八年)籌備浙江省西湖博物館,1929年12月(民國十八年)接收浙江大學移交陳列品;
1930年2月(民國十九年)更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
1933年6月(民國二十二年)《西湖博物館館刊》第1號出版;
1936年8月(民國二十五年)本館附設的小動物園遷址;1946年5月1日(民國三十五年)開始實行收售門票;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兵團接管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1951年6月工業(yè)館舊址撥交博物館使用;
1953年6月成立圖書館博物館黨支部,同年8月更名浙江博物館;
1954年3月成立"浙江省革命文物征集委員會";
1962年9月29日浙江省文管會與浙江省博物館合署辦公;
1976年3月《浙江省十年考古新成就展覽》對外開放;
1979年12月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所;
1988年3月黃賓虹紀念室竣工;
1992年成立《浙江省博物館志》編輯委員會;
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1993年6月,文瀾閣維修工程開始勘察和測繪;
2002年12月,呂霞光藝術館揭幕;
2004年4月-9月古蕩文保基地舊大樓裝修改造,2004年11月沙孟海舊居開幕;
2007年1月31日 召開武林館區(qū)內容設計專家評審會;
2008年2月,浙江省博物館被中國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
2009年西湖文化廣場、武林館區(qū)開工建成竣工。
三、建筑布局
浙江省博物館分為孤山館區(qū)、文瀾閣、西湖美術館、武林館區(qū)、黃賓虹紀念室、沙孟海舊居、文保科研基地這七個景區(qū)。浙江省博物館新館占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7360平方米,新增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家具館等十個展館。
孤山館區(qū)位于杭州西湖孤山,主要由主樓、浙江西湖美術館和皇家藏書樓文瀾閣組成。主樓主要有三層,設有陶瓷館、青瓷館、漆器館等展館,一樓主要是展出一些陶器,二樓、三樓主要是瓷器,二樓主要是一些越窯瓷、龍泉瓷等,三樓是明清以后或更加晚期一些的瓷器,而且每層都有3D觸摸板,可全方位的看展品。孤山館東側的浙江西湖美術館主要展示一些書畫作品,另外還有兩個專題陳列館:黃賓虹書畫館和呂霞光藝術館可供參觀。此外,博物館主樓和西湖美術館每年會不定時舉行不同的臨時展覽。
四、館藏物品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有關數(shù)據顯示,該館館藏文物十萬余件,其中一級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綢片和麻布;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的各種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印紋陶和原始瓷;從東漢至明代各個青瓷窯系的一批標本;還有大量的古今書畫,其中有唐代宗教畫彩繪凈土變圖,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的一半(另外一半現(xiàn)藏臺灣)。古書畫多數(shù)是明清時期的,近現(xiàn)代名家的作品中,僅山水畫大師黃賓虹的作品就有3700多件。浙江是出現(xiàn)資本主義經濟萌芽較早的地區(qū)和太平天國后期的戰(zhàn)略要地,其經濟史料和革命文獻該館均有收藏。
看了浙江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