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介紹
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位于攀枝花市花城新區干壩塘村,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歡迎欣賞閱讀。
一、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
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位于攀枝花市花城新區干壩塘村,占地面積59畝,建筑總面積24023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4億元。2010年初,博物館籌建工作正式啟動,2013年完成了立項、選址、科研。2014年2月主體工程動工,10月,博物館主體建筑完成,展陳布展、二裝和外裝同時展開。2015年2月,展陳布展基本結束,進入開館前的籌備準備工作。3月3日,在三線建設50周年和攀枝花建設50周年之際,博物館正式免費對外開放。
二、展陳情況
基本概況
三線建設博物館展陳設計和布展,站在全國的高度和視野,放眼全國三線建設的十三個省、區,全面展示和反映中國三線建設的歷史全貌。博物館展廳一共三層,展廳面積8500平方米。
攀枝花歷史展廳、臨展廳、多功能廳占一層,面積1200平方米,三線建設展廳占兩層,面積5300平方米。全國三線建設和攀枝花建設的內容所占比例為7:3,博物館全面展示和反映了中國三線建設的歷史全貌,由全國三線建設的歷史背景、黨中央的決策發動、十三省區三線建設的展開情況、三線建設推動發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點項目、三線建設的重中之重——攀枝花的開發建設、三線建設的調整改造和成就、三線建設的精神傳承等七大部分組成。博物館目前已收集了宋平同志為博物館題寫的館名,江澤民同志對三線建設的題詞,彭德懷、李井泉、錢敏、徐馳、楊超等同志三線建設時期文物,中央和全國十三省區三線建設的決策文獻史料,三線重點企業航空、船舶、機械、交通、常規兵器等各類三線建設文物10000余件(套),圖片2萬余張。還有解放軍總裝備部調撥坦克、大炮、裝甲車等軍工方面文物。另外,博物館還采集了國家相關部委、省、市、企業三線建設領導者、親歷者和研究學者等各個層面高清口述歷史視頻120人,8000多分鐘,還收集了其他三線建設時期視頻資料3000多分鐘。可以說,博物館的展陳設計和文物展示,客觀歷史的再現了三線建設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那段必須被銘記的歲月。
陳列概要
這里陽光燦爛;這里鮮花盛開;這里物華天寶;這里得天獨厚!
金沙江、雅礱江和安寧河縱橫其間,孕育出了生命的奇跡。千山萬壑、雄渾壯麗的攀西大裂谷凝聚了無盡的財富。浩瀚陽光、明媚花香賦予了她無限的生機……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
攀枝花市位于川西南、滇西北結合部,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是古“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和萬里長江上游第一城。1965年建市,轄三區兩縣,面積7440平方公里。作為新中國第一個資源開發特區,全市98%的城鎮人口由全國各地匯集而來,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移民城。
經過數十萬人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攀枝花市已逐步發展成為中國西部重要的鋼鐵、釩鈦、能源基地和新興工業城市,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四川省“環保模范城市”、“中國釩鈦之都”等稱號,成功躋身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被命名為國家釩鈦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艱苦創業、無私奉獻、開拓進取、團結協作、科學求實”的攀枝花精神,將指引我們加快建設中國釩鈦之都、中國陽光花城、四川南向開放門戶,使攀枝花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高歌猛進!
三、館藏作用
攀枝花市因三線建設而生,“三線歷史”是攀枝花的根,“三線精神”是攀枝花的魂,“三線企業”是攀枝花的本。攀枝花市歷屆、市政府一直把保護、傳承和弘揚“三線建設”歷史文化,發揚光大“三線建設”精神,當作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長期以來,致力于把攀枝花市建設成為“三線建設者的精神家園”、“三線建設文化資源庫”、“三線建設精神傳承地”、“三線建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三線建設博物館的建成,既反映了三線建設歷史的全貌,宣傳紀念了三線建設的巨大成就,又弘揚了三線建設的偉大精神,更充分展示了攀枝花形象,成為了攀枝花最亮麗的一張文化名片。
看了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