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博物館
民辦博物館是指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國有文物、標本、資料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辦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一、民辦博物館簡介
民辦博物館是指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國有文物、標本、資料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這類博物館從投資主體看,不是由國家出資;從隸屬關系上看,不屬于國家文物系統。隨著我國博物館事業的不斷發展,在全國范圍內這類非國有博物館的數量不斷增加,而這些民辦博物館在運營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著缺乏專業指導、政策支持和運營資金等問題,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對于非國有博物館的準入和保障機制尚有待健全和完善。筆者認為,在這一階段對于博物館學界和法學界的同仁而言,專心討論非國有博物館的準入制度和法律保障問題十分必要。
根據新近頒布的《博物館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國有文物、標本、資料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為非國有博物館。”這里定義的非國有博物館也就是我們以前經常所說的民辦博物館或私立博物館,這類博物館從投資主體看,不是由國家出資;從隸屬關系上看,不屬于國家體系和文物系統。隨著我國博物館事業的不斷發展,在全國范圍內這類非國有博物館的數量不斷增加,正在成為我國博物館體系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以北京地區為例,北京地區目前有注冊博物館130余家,其中有民辦博物館18家,此外還有部分由企業興辦的非國有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的數量已經達到博物館總數的近20%。
筆者于2004年參與了由民革北京組織的“北京私立博物館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專題調查,經過調查發現,這些民辦博物館在運營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著缺乏專業指導、政策支持和運營資金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反映出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對于非國有博物館的準入和保障機制尚有待健全和完善。馬自樹先生曾在其《芻議民辦博物館》一文中談到對于民辦博物館要“歡迎它、規范它、引導它”,要確保這些民辦博物館能夠切實受到政府部門的“歡迎、規范和引導”制定一套完善可行的準入與保障機制正是關鍵所在。
二、我國比較著名的民辦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
四川建川博物館
西安金泉錢幣博物館
古陶文明博物館
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
古陶文明博物館
深圳青瓷博物館
東莞石龍家具博物館
上海四海壺具博物館
上海包畹蓉京劇藝術博物館
天津粵唯鮮博物館
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華夏歷史博物館
中國茶宮茶博物館
豆瓣文化博物館
珠海龍禧博物館
三、建議
國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盡快對《博物館管理辦法》施行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整理,并結合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現狀進行專題調研,根據博物館行業的實際情況對現有規范加以完善,并提請國務院制定規范全國博物館工作的行政法規,使博物館管理法規得到實質性的升格。再經過幾年的試行、積累經驗、總結完善,草擬出《博物館法》的草案,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再報請全國人大會審議通過形成最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博物館法》。
當然在非國有博物館準入制度和法律保障問題的研究方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博物館的立法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因為非國有博物館與國有博物館一樣都關系著國家文物安全,也都需要履行公共文化機構的社會職能。所以非國有博物館準入制度和法律保障體系的建全與完善值得更多的法學界博物館學界同仁的關注與討論,以便非國有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教育機構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作用。
淺議現行博物館管理體制對我市文博工作的影響及其對策
“民間博物館和國有博物館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我國博物館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前不久,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在博物館免費開放一周之際,接受中央媒體采訪時表示:“民間博物館門類豐富多彩、特色鮮明,是我國博物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力量。”
記者了解到,國家有關部門已從多個方面鼓勵和扶持民間博物館的發展,加快了相關法律制度建設,在《博物館管理辦法》中對民間博物館的地位、作用和登記、管理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并將民間博物館的發展納入《國家文物事業“十一五”規劃》。“在當前國有博物館免費開放的大背景下,國家正在爭取比照扶持民辦學校等公益性事業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明確扶持民間博物館。”張柏說,比如加快行業標準建設,規范民間博物館的管理;堅持實施精品戰略,引導民間博物館的辦展方向等
看了民辦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