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博物館
楚雄州博物館位于楚雄市南門外,占地近60畝,總建筑面積11200平方米。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楚雄州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一、楚雄州博物館簡介
位于楚雄市南門外,占地近60畝,總建筑面積11200平方米。分序廳、古生物廳、歷史文物廳、民族廳、中共楚雄州地方黨史廳、書畫廳、動植物標本廳7個展廳,12個展室,展廳面積7000多平方米,展出各類文物8400余件。楚雄州博物館是國家AAA級景區,"全國青年文明號"、云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是該州重要的文化旅游。
楚雄州博物館位于楚雄市鹿城南路471號,與楚雄雁塔遙相對望。其建筑群依山就勢布局,建筑風格具有彝族民居與現代建筑相融合的特色:主廳主樓居山頂,大屋頂具有古建筑殿堂風韻,與逐層下降的土掌房、垛木房等彝族傳統民居式建筑有機結合,氣勢宏偉。博物館占地60余畝,總投資2400余萬元,于1995年7月建成開館,館名由原中共中央胡耀邦題寫。博物館集文物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有館藏文物2036件,展廳面積近7000平方米,開設了序廳、古生物廳、歷史文物廳、民族文物廳、中共楚雄州地方黨史廳、動物標本廳、書畫廳等展廳,展出包括復制品在內的各類文物近6000件。1997年初,州博物館和州文物管理所合署辦公,擔負著全州境內地上地下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截至2006年底,全州計有174項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15項、州級44項、縣市級111項。
楚雄州博物館從籌建至開館用了整整13年,開館至今又過了11年,在這24年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州文管所、博物館的廣大干部職工嘔心瀝血,付出了辛勤勞動。這里曾經是一座花果山,一片葡萄園。博物館從醞釀、籌建到建成發展的那一段經歷,其艱辛與不易卻顯為人知。筆者于1992年、1993年先后進入博物館,親自參與、見證了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過程?,F結合有關檔案資料把這一難忘歷程記敘于后。
二、籌建過程
關于楚雄州建蓋博物館的問題醞釀已久。1980年9月,云南省第二次文物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會議建議歷史悠久、文物眾多、經濟條件好的玉溪、楚雄、大理、曲靖4地州建立博物館。此后,自1982年以來,州文化局、州文物管理所曾多次向州人民政府請示報告建蓋州博物館事宜。1984年12月,國內數十名專家學者聯名“關于在楚雄州建立博物館”的呼吁曾登載于<光明日報>、《云南日報》,書記普朝柱、和志強曾表態同意建蓋。1985年2月,中共中央胡耀邦蒞臨楚雄視察時親筆題字“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即現館名)。1988年省文化廳根據姜興長等同志在省人代會的提案,拔給建館前期工程費3萬元,用于繪制博物館氣氛圖和平面設計圖。1989年7月28日,州政府批復同意州文化局所報方案建設項目及投資規模350萬元,州人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貫徹〈文物法〉情況的報告》時,認為建館條件基本具備,政府應迅速落實。
1990年5月8日,州人民政府發文同意建蓋博物館,館址定于鹿城南門坡葡萄園。之前的5月5日,州委書記、州長普聯和親自主持召開州博物館選址現場辦公會,州人大副主任張毓吉、副州長高汝成、州文化局局長何毅、州文管所副所長羅樹發等有關領導參加了會議。1992年11月23日,州政府發文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這一天,州人民政府在鹿城南門坡舉行了簡樸而熱烈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掛牌”儀式。州人大主任普聯和、州長羅正富等州黨、政領導出席掛牌儀式。州長羅正富親自授予李朝真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館長聘任證書及州博物館印章。
1992年12月4日,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籌建領導小組,州委書記王天璽任組長,州長羅正富、副州長柳大品、州博物館館長李朝真任副組長,州計經委、建委、財政局、文化局、物資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艾光化任辦公室主任。
1993年6月8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在楚雄師范專科學校會議室隆重舉行了州博物館奠基典禮。和志強、原省人大副主任余活力、省政府副秘書長黃建國、省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張映海、省文化廳副廳長賀光曙、云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納世華和楚雄州黨政軍領導王天璽、羅正富、普聯和、楊洪璽、柳大品、周學林、李應科、胡桂英、王盛英、耿正坤、張毓吉、李嘉貴、納宗會、黑光賜、楊淑珍等出席了奠基典禮。省司法廳廳長姜興長、省博物館館長李昆聲致電表示祝賀。上午9:30分,和志強、余活力、王天璽、羅正富、普聯和在館址工地剪彩奠基。同年12月1日開工興建,主體工程于1994年12月29日竣工,1995年7月建成開館。第一任館長李朝真,現任館長鐘仕民。
三、館藏情況
以形象、生動的河盤模型,電子控制立體顯示云南旅游名勝楚雄州的地形、地貌、行政區劃分布、交通網絡、人口民族、自然資源、民 族文化精華及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在云南楚雄的活動情況等。
恐龍世界、海洋生物、陸生動物、云南旅游名勝楚雄州祿豐 古猿、元謀古猿5個單元,以圖、文字、化石標本三位一體的形式,向人們介紹地球上從生命起源的“三葉蟲”到古猿的漫長歷史演化過程。展 出了距今800萬年前的祿豐臘瑪古猿化石,400萬年前的元謀蝴蝶臘瑪古猿化石。這些古生物化石證明云南楚雄是人類發祥地之一。
舊石器時代文物、新石器時代文物、青銅器時代文物和元、明時代文物共4個單元,展出有距今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牙齒化 石及舊石器時代實物,有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各種實物及石棺墓復原,有青銅時代的云南楚雄萬家壩銅鼓等文物。 民族廳是博物館內最大的展廳,共設4個展室,側重展出反映彝族的生產、生活、風俗等實物,展出云南旅游名勝楚雄州內外近百套各個彝族支系不同的服飾和數百 件彝族手工刺繡品,以及彝族虎圖騰、畢摩文化和彝族先民古老文化的結晶——“十月太陽歷”等。
中共云南旅游名勝楚雄州地方黨 史廳展出了大革命時期云南楚雄籍的優秀共產黨人趙祚傳、姚宗賢、畢昌杰、張舫等人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事跡;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過云南楚 雄的光輝業績;解放戰爭時期的文史資料等。
書畫廳收藏并展出國內有一定造詣的書法、繪畫、剪紙等藝術作品,計100余幅,其中 有數十件為彝文書法作品。還有郭沫若、班禪大師等人的墨寶真跡。
動植物標本廳分種子植物、陸生脊椎動物、自然保護區、淡水魚 類、森林昆蟲5個單元,通過對眾多的動植物標本的觀察,能使人們對彝州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有一個概貌的了解。
每個周日,云南旅 游名勝楚雄州洞經音樂研究會和博物館聯合舉辦洞經音樂演奏會,邀請民間藝人、洞經音樂愛好者演奏洞經古典樂曲,使觀眾能體會到其優雅 的音樂魅力。
看了楚雄州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