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在原"重慶黃山陪都遺跡"(重慶黃山干部療養院)基礎上修繕而成,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一、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簡介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在原"重慶黃山陪都遺跡"(重慶黃山干部療養院)基礎上修繕而成,于2005年重新對外開放。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集抗戰遺址與原生態自然景觀于一體的綜合旅游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個有著豐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的,且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綜合性抗戰遺址博物館旅游景區。
二、發展歷史
抗戰時期,重慶成為中國陪都,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作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重慶南岸區成為第二次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舞臺。而當時的黃山就是這個舞臺中的重中之重,葉劍英舌戰群儒;蔣介石召開重要軍事會議;中國代表參加開羅會議的文稿起草均在黃山。抗戰期間,蔣介石為了防空避暑,在黃山棲居了6年多。宋美齡以及許多軍政要員、外國使節也紛紛在附近擇寓而居。
抗日戰爭期間,重慶作為戰時首都、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留下大量彌足珍貴的抗戰遺址。據統計,重慶現存抗戰遺址348處,是全國保存抗戰遺址最多的城市之一,主要集中在主城區渝中半島、縉云山、歌樂山、南山、沙坪壩、北碚夏壩、江津白沙壩及周邊13個區縣。
但這些抗戰遺址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由于戰時的特殊環境,絕大多數抗戰遺址為簡單的磚瓦、竹木、土墻甚至捆綁式的"抗戰房",加之經過70多年的日曬雨淋、風雪雷電、鼠災蟲害等破壞,許多抗戰遺址已殘破不堪,其中亟待修繕的就有200處。
黃濟人呼吁,將重要抗戰遺址納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體系,盡可能多地納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序列,提升保護等級。同時,他還建議國家設立抗戰文物遺址保護專項資金,將重慶確定為抗戰遺址保護利用試點地區,對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抗戰遺址保護利用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并支持重慶建設中國抗戰大后方歷史博物館暨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總館。
三、建筑布局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于環境清幽、景色秀麗、天然氧吧的南岸南山生態帶黃山風景區,地處南山森林地帶的最東端,兩面環江、地勢起伏、層巒疊嶂,古樹名木數量位居重慶首位,遺址面積4053平方米,總占地500余畝,每一處遺址都是一處特色景觀。重慶有抗戰遺跡200多處,其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均在黃山。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抗戰遺址與原生態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渾然一體的綜合旅游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個有著豐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的,且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綜合性抗戰遺址博物館旅游景區;是山城一枝獨秀的旅游奇葩;是重慶旅游立足重慶走向世界獨具特色的精品旅游勝地。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重慶、市政府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在原"重慶黃山陪都遺跡"(重慶黃山干部療養院)基礎上擬投資2億元(一期工程6000萬元)根據《文物保護法》按照"修舊如舊"原則修繕,博物館建設項目被列為重慶市十大文化精品項目、重點旅游項目和2005年重慶市亞太城市峰會項目,于2005年10月19日由重慶、宣傳何事忠為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揭牌重新對外開放。
云岫樓
陳列《抗戰必勝論》原著。云岫樓屹立于黃山主峰之上,總建筑面積420平方米,時為蔣介石別墅。辟為陳列館后,此處將展出抗戰時一些重要歷史圖片和重要歷史文稿等文史資料。這些珍貴的文史資料包括:四枚1942年新四軍佩用臂章;朱德與國民黨將領李宗仁等合著的《抗戰必勝論》原著;1938年蔣介石致朱德、彭德懷的嘉勉電稿原件;1939年1月蔣介石關于游擊部隊作戰手令稿等。
望江亭
一覽重慶全城。云岫樓前一峰獨秀,上世紀30年代建有一小亭,名為望江亭。此亭地處黃山之巔,可覽重慶全城。當年馬歇爾等美國援華官員也經常到此亭欣賞重慶兩江風景。游人可在此一覽重慶全城。
黃山小學
老照片揭露日軍暴行。黃山小學建于上世紀30年代,在抗戰時期用于接收抗戰遺孤學習、生活,土木結構的房子保存至今。如今,這里陳列的珍貴歷史老照片記錄了當時日寇對我兒童犯下的滔天罪行。此外,黃山小學校舍內還珍藏有當時學生用過的課本等文物。
孔樓
再現孔二小姐奢華生活。孔樓是當時舊中國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二女兒孔令偉的住所。這棟房子磚木結構,一樓一底,中西合璧,面積達503平方米,有正房26間。足見孔二小姐當年生活之奢華。孔樓內陳列了一組當時的老照片。一張拍攝于當年的老照片中,孔二小姐女扮男裝,口銜煙斗,正在一輛轎車里關車門,像是要出去兜風。
四、館藏文物
張茂椿調、免材料一組;
三級文物-鞋襪勞軍征募委員會收據;
三級文物-宋美齡使用過的銅質柜式留聲機;
三級文物-雙抽雙門酒柜;
三級文物-金屬英國造自動機械化撥號電話;
三級文物-柏木雕花穿衣鏡;
香港廣東銀行匯款;
看了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