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縣淹城博物館簡介
武進縣淹城博物館位于常州市南約7公里,是我國西周到春秋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迄今已有將近3000年的歷史,現為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武進縣淹城博物館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武進縣淹城博物館簡介
武進縣淹城博物館位于常州市南約7公里,是我國西周到春秋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也是世界上公認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積約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將近3000年的歷史,現為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淹城博物館館舍,為硬山式平房建筑,于1990年9月在原有房子的基礎上改建而成。館舍通面寬24米,進深8米博物館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28平方米,其中文物陳列室面積204平方米,文物倉庫面積40平方米。
3000年的風風雨雨,留下來的都是造化的杰作。客觀存在有的是江南水鄉充盈清澈的碧水,有的是沃野上千年遺留下來的幾何圖形般的豐碑,以及許多蘊藏在地下的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武進縣淹城博物館位于武進縣湖塘鎮淹城行政村。郵編:213161
博物館成立于1985年9月。隸屬武進縣文化局。
武進縣淹城博物館歷史沿革
武進縣淹城博物館成立之前,遺址的保護工作,1970-1978年由縣文化館代管。1980-1985年由縣淹城管理處(隸屬縣城建局)負責管理。淹城博物館成立以后,工作暫由縣博物館代理。1988年10月,淹城博物館借用縣淹城管理處平房16間,作為辦公和文物陳列室,從此淹城博物館正式對外辦公和展出文物。1990年9月,淹城博物館又將辦公室和文物搬遷至館舍。
武進縣淹城博物館館舍介紹
淹城博物館館舍,為硬山式平房建筑,于1990年9月在原有房子的基礎上改建而成。館舍通面寬24米,進深8米博物館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28平方米,其中文物陳列室面積204平方米,文物倉庫面積40平方米。
武進縣淹城博物館展覽設置
館內現設基本陳列《淹城出土文物》,分二室一廳展出。廳內陳列《前言》、《淹城全景鳥瞰圖》、《淹城史料介紹》,第一陳列室,陳列淹城出土的二條獨木舟,其中有一條被譽作"天下第一舟,距今已有2800余年的歷史;第二陳列室,陳列淹城出土的西周至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原始青瓷器和幾何印紋硬陶器等文物126件。
武進縣淹城博物館館藏文物
博物館現有藏品1080件,絕大多數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其中青銅器20件,原始青瓷器380件,陶器600件。藏品中較為珍貴的三輪青銅盤、粗體簡形三段式青銅尊、青銅牛首犧簋;原始青瓷簋、鼎;幾何印紋硬陶甕、罐、壇等。幾何印紋硬陶器為館內較有特色的藏品,不僅數量多,而且紋飾繁褥,到目前為止,已發現回紋、折線紋、葉脈紋、云雷紋等紋飾50余種。
創辦《淹城文博通訊》等。
看了武進縣淹城博物館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