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簡介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坐落在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心地帶和隋唐佛教圣地南五臺山腳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簡介。歡迎欣賞閱讀。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簡介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以來,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已收集、搶救和保護周、秦、漢、唐以來的歷代石雕、木雕、磚雕、關中古民居和群眾生產、生活、習俗、風情等各類遺物、名人字畫共33600余件(套),征集保護了40院近千間明清古民居,收集整理了大批地方戲曲、工藝作坊、禮儀俗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了民間藝術、關中民居、民俗風情、名人字畫四大系列共九個類別的藏品規模。這些藏品從不同層面集中地反映了關中地區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審美、勞動、居住、習俗、風情等民俗歷史風貌。被譽為"地上兵馬俑"的8600多根精美的拴馬樁引人注目,精美的石雕工藝極大地豐富了我國民間石刻藝術寶庫,為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增添了重要內容,是中國北方關中地區數千年來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見證,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基因倉和標本庫。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建設突出明清園林建筑風格,規劃建設古鎮游覽區、民俗文化展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示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各具特色的不同功能區,主要有40院遷建復建的明清古民居、民俗展覽館、展廳、展廊、文物庫房、戲樓、店鋪、工藝作坊、研究中心、人工湖、祭壇廣場、園林景觀等。該院的建成將填補我國大型優秀民俗文化展覽、教育、研究基地的空白,成為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族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基地、民俗遺物保護展示基地和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它將進一步發揮陜西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為延伸文化產業鏈和促進文化旅游經濟發展發揮重要的示范作用。
同時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又孕育了一個優秀的文化產業-南山福苑。南山福苑是以發揚孝義文化,復興傳統美德為宗旨,以推廣優秀的民俗祝壽、婚慶和陜菜文化為己任,以古老的建筑、精美的儀程、動人的場面、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別具品味的魅力為特色,成為一家用文化為人生在壯年成家、老來康樂點睛添彩的專業公司。
給老人過壽就來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南山福苑
讓每一位過壽的老人置身于古樸典雅、氣勢恢宏的明清園林式優雅風格建筑環境中,體驗最傳統的民俗壽禮(轎迎壽星、兒孫拜壽等風俗民情),最地道的民俗養生美食(以蒸、燉、扒為主的關中十三花、關中八大碗等養生宴席),最古樸的民俗壽禮演出(老腔大戲、民間絕活等),最專業的壽文撰寫(古文頌德、祈福壽文,宣德壽聯等),讓每一位來這里過壽的老人感受古風習習,儀禮淳淳,兒女的愛戴,子孫滿堂,家業繁盛,頤養千年,享受人間歡樂,家國幸福美滿!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館藏
從建筑到園林全部為明、清風格。按功能劃分為民俗文物展館區,游覽區,名人活動區,休閑度假區,會議中心,別墅區等功能區。已經征集收藏的各類展品達萬余件,其中石碑、栓馬石5000余件;名人字畫3000余幅;木雕及其它藏品2000余件,還有磚雕、玉雕、木雕及鐵鑄類、紡織品類、陶瓷類等豐富藏品。館藏已有12000多件石雕、近萬件木雕和磚雕、2000多幅不同時期的名人字畫及4000多件周、秦、漢、唐以至明、 清時期陜西關中民間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生產、交通工具等。其中,已建成了恢弘壯觀、錯落有致的古代民居一條街;具有典型農耕文化、傳統的耕讀傳家思想的稷王廟也正在建設之中……
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陜西關中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具有本源性的意義,是民族文化根脈之所系,其文化遺存十分豐富。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的建筑和藏品,是關中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智慧和創新的結晶,包含著關中民眾的信仰、生活、政治、經濟、藝術創作等全方面的文化,是人們生產生活的歷史寫照。中央美術學院金芝林教授對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評價說:"拴馬樁是陜西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文化藝術品,在民俗文化方面有很高的價值,它從一個側面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成就。保存好這些民俗文化與藝術品,等于保存了中華民族本源的文化、美學和民族精神。"
博物院古民居一條街,是將散落在關中各地的、具有保護價值的100多所典型民居整體收購,移建到此,實施異地保護并開發利用。它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僅具有研究價值,其中數量眾多、工藝精湛的木雕、磚雕、石雕等也具有極高的審美和觀賞價值。
博物院收藏的拴馬樁、飲馬槽、石人、石獅、石龜等石雕藝術品12000多件,特別是雕刻精美、形態萬變的拴馬樁,為博物院增添了別樣特色。這些拴馬樁大都用青石雕刻而成,集中在一起,規模宏大,陣容非凡,凸顯威猛之勢,令人驚嘆。它們的造型豐富,人物形象基本以胡人為主,其中十幾件胡人婦女形象的拴馬樁更是引人注目,代表了當時文化中進步的人文關懷與男女平等思想,也充分證明了宋明時期,我國西北各民族在關中地域的不斷征戰、遷徙和文化的融合。這些拴馬樁不僅是我國一流的石刻藝術珍品,更是研究我國宋明時期西北民族歷史的實物。這些石雕珍品不但為我國今后的藝術創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影響,而且對藝術、民間文化和歷史文化等研究機構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博物院的豐富收藏都是來源于關中地區和黃土高原,依托豐富多樣的收藏,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將為弘揚民族精神搭建廣闊的平臺。它將以民間信仰的祭祀活動、民間文藝的展演、農耕文化的節慶活動、對民間技藝的傳承等形式進行開發利用,將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打造成陜西乃至全國的民間骨干文化產業,引領和推動當地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
看了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