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攻西遼之戰過程及結果
蒙古攻西遼之戰是1218年起,成吉思汗為掌握暢通通中亞及西域商貿路線:絲綢之路,在擊敗西夏、征服維吾爾部后掌握絲路東段,繼而攻擊曾經護衛維吾爾的西遼國,此戰由大將哲別僅領蒙軍鐵騎兩萬多即達成戰勝任務;亦可視作蒙古第一次西征前哨戰之序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蒙古攻西遼之戰過程及結果,希望對你有用!
蒙古攻西遼之戰概述
宋嘉泰四年(1204年)乃蠻滅亡后,太陽汗之子屈出律(也稱古失魯克)率少數部眾與篾兒乞部殘部逃至西遼。西遼國,也稱哈剌契丹國,是遼宗王耶律大石于宋宣和四年(1124年)二月所建,其都城八剌沙袞(別稱虎思斡耳朵,在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東南)。至其孫直魯古(也稱直魯克)繼位,怠于政事。屈出律投奔西遼,帝直魯古可憐其父死國亡,遂留他下來。
屈出律見直魯古年老怠于政事,遂陰謀篡位,先取得信任,當了駙馬,爾后至葉密立(今新疆額敏東南)、海押立(今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東南塔爾迪庫爾干東)和別夫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境內,號召反攻復國,乃蠻舊眾紛紛來附,實力大增。屈出律乘直魯古秋天出獵之機,以伏兵8000將其擒獲,表面上尊直魯古為太上皇,屈出律當了西遼皇帝。
蒙古攻西遼之戰原因
元太祖十年(1215年),成吉思汗攻占金朝中都(今北京)后,得知屈出律逃至西遼并篡位,篾兒乞部也附屬于他,聚集兵力圖反攻復國。為解除后顧之憂,成吉思汗回蒙古本土后,于十二年派哲別率2萬騎兵西征屈出律。派長皇子術赤和速不臺率兵2萬消滅篾兒乞部殘部。
蒙古攻西遼之戰經過
哲別采取政治瓦解與軍事打擊相結
合的方略。兵至垂河(今吉爾吉斯斯坦之楚河),屈出律聞風而逃。哲別向西遼廣泛宣傳信教自由,開放被封清真寺,反復申明,蒙古軍只抓屈出律,不要任何東西。伊斯蘭教徒紛紛起義,蒙古軍所到之處,伊斯蘭教徒們消滅守軍,大開城門歡迎。哲別宣布不搶、不燒、不殺三不政策,軍紀嚴明。都城八剌沙袞及嶺北諸城均不戰而下。次年,哲別進軍嶺南。屈出律企圖與哲別軍在可失合兒(今新疆喀什市北)決戰,但西遼軍士氣已衰,伊斯蘭教徒拒絕戰斗。哲別軍未至,屈出律即棄可失合兒西逃,從者僅三人,沿途居民無容納者。哲別緊追不舍,并懸賞緝拿屈出律。
蒙古攻西遼之戰結局
屈出律逃入巴達哈傷境(今塔吉克斯坦與阿富汗交界一帶)河谷中,被獵人捕獲,交哲別處斬。術赤、速不臺率軍在垂河流域全殲篾兒乞部,于十三年秋班師回國。
西遼國簡介
西遼(1124年-1218年),又稱喀喇契丹,是契丹人耶律大石建立的國家。1124年,耶律大石稱王,到達可敦城(今蒙古國布爾干省青托羅蓋古回鶻城)建立根據地。1132年,在葉密立(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額敏縣)稱“菊兒汗”,西遼帝國正式建立。隨后耶律大石向新疆、蒙古高原、中亞及西亞地區擴張,建都于虎思斡魯朵(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瑪克東南布拉納)。在1141年的卡特萬之戰,以少勝多擊敗塞爾柱帝國聯軍,成為中亞霸主,將威名遠播至歐洲。蒙古帝國崛起后,1218年,西遼被蒙古帝國滅亡。
蒙古帝國簡介
蒙古帝國(1206~1259),是歷史上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是大蒙古國擴張的結果,東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達黑海沿岸(鼎盛時達匈牙利),南至南海。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時期,面積約2400萬平方公里。然則自蒙哥去世后,帝國分裂成元朝和幾個各自為政的汗國,互不統屬,甚至互相之間大相征伐,已經不能算作現代意義上的一個帝國(或聯邦、邦聯)。蒙古帝國是世界史上第二大的帝國,僅次于吉尼斯世界紀錄承認的世界史上面積最大的大英帝國(3400萬平方公里)。蒙古帝國的主要宗教為薩滿教,佛教,伊斯蘭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