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名人演講事例
著名名人演講事例有哪些?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著名名人演講事例(素材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著名名人演講事例(精選篇1)
古希臘出現過很多著名的演說家,德摩斯梯尼就是古希臘最有名的大演說家。他聲音洪亮,口才出眾,每次演講都能博得觀眾熱烈的掌聲。
德摩斯梯尼并非有很高的演說天賦。小時候,他有口吃,不但說話的聲音很小,而且說話時還會聳肩。誰也沒有想到,這樣一個男孩長大后會成為最優秀的演說家。
德摩斯梯尼從小就喜歡看書,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但是當他首次登臺演說時,原本安靜的觀眾席立刻變成亂哄哄的一片,有的人甚至轟他下臺。
德摩斯梯尼對此感到十分痛苦,但卻沒有灰心,他下決心要克服自己的弱點,立志成為一名演說家。
從此以后,德摩斯梯尼更加努力學習,他經常跑到劇院向演員學習發音的方法。為了能夠流利地說話,他在嘴里含一塊小石子,迎著風或波濤練習朗讀,還一邊登山一邊吟詩。為了改掉聳肩的毛病,他在屋里懸掛了兩把尖刀,讓自己站在尖刀之間演講。甚至他還把自己的頭發剃成了陰陽頭,就是為了打消出去玩的念頭。
德摩斯梯尼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還閱讀了大量古希臘的詩歌、神話、悲劇和喜劇。
經過十多年的訓練,德摩斯梯尼終于成為古希臘最有名的演說家,后來,他的演說詞大量出版,成為演講的典范。
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志向、有毅力,下定決心要做的事就要認真完成,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獲得成功,反之,則會一事無成。
著名名人演講事例(精選篇2)
我喜歡上了一本書,那就是《名人名言》。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是一個蘊藏了無窮智慧的寶庫。這里有深刻的哲理,有閃光的思想,由名師巨匠們的真情流露。他們有入黑暗中劃過的一道亮光,總能在不經意間是你眼前豁然開朗,生發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嘆;他們總能與你的體悟碰撞出火花,是你與之產生共鳴,有一種如沐浴春風、醍醐灌頂的感覺。這就是名人名言的魅力所在。
名人名言是文化原野上的一株奇葩,它深深植根于人類文化這片肥奧的土壤之中,集思想洞察力、知識信息量和語言美感于一身,是千百年來人類知識與智慧的沉淀與濃縮。他們雖只言片語,卻對幾代人都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因而對廣大讀者來說,他值得你花時間去細細品味。
不管你是貧窮者,還是富有者,離開思想的力量將是一生最大的損失。名言是絕大多數人思想的搖籃,有時絕大多數人邁動雙腳的動力。人生猶如在大海上航行,你則是舵手,如果忽略人生的方向,缺乏人生的動力,必然無法到達理想的彼岸。有了思想,人生就不在平庸;有了動力,就有走出一條成功之路的可能。成功的因素分為許多種,而善于吸取前人經驗,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吧把握這個世界,尤其是從名人名言中攝納充分的思想養料,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消化,則是當代青少年成功走向未來不可或缺的一種素養。
名人名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筆寶貴遺產。華夏民族,在幾千年燦爛文明中留下了無數充滿深刻哲理的言語,使我們獲益匪淺,從容而優雅地面對充滿無限生機的未來。
著名名人演講事例(精選篇3)
中秋小長假剛剛過去,很多人還尚且沉浸在吃月餅和“共嬋娟”的喜悅當中,與此同時,我國科學界偉大的物理學家楊振寧被刷上了熱搜,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楊老今年已經100歲了,但其實按照真實的年齡去算,9月22日是他的99周歲生日,但為了更好的寓意,我們傳統上有著“過九不過十”的習俗,所以根據虛歲去看,楊振寧教授也確確實實迎來了自己的百歲華誕。
作為為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偉人,楊振寧的生日自然要引起全國人民的重視,為了共同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清華大學、中國物理學會、香港中文大學一起為他舉辦了一場思想研討會,楊先生的講話也成為群眾反復品讀的內容。
在講話中,楊振寧提到了自己一生中最親近的朋友鄧稼先,他們除了是多年的同窗和在學術交流上有聯系之外,長久的陪伴讓倆人早就情同手足。
楊振寧深切地感懷這位老朋友,并將其寄給自己的一封信出版在新書中,他說看懂了那句“千里共同途”所包含的期望,或許這就是彼此之間難得的默契,這樣的感情讓不少人都感到動容。
整篇發言沒有一句官話套話和虛頭巴腦的表態,也無任何一點點的自我標榜和吹噓賣弄,只平實地講述一個回憶,一個場景,一個具體的故事。
但貢獻、忠誠和對國家對友人深厚的感情又全都在里面了,這對于那些開口就空話連篇,味同嚼蠟的“臺上人”而言,真是一股清流和典范,值得他們好好學學。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動態的評論區中都是正能量滿滿地回復,一向擅長吐槽的“鍵盤俠”們反而不見了蹤影。
當一個人因為自身成就而閃閃發光時,所有狹隘的任何事都會消失不見,這才是值得我們大家去崇拜和敬仰的大人物,這樣高質量的“追星”難道不香嗎?
楊振寧跟比他小54歲的妻子翁帆,也已經走過了17年的歲月,在妻子的筆下,翁帆曾講述說楊先生85歲之后才把開車的任務交給自己,倆人在一起時總喜歡出去旅行,見識祖國的大好山河。
我們看到了生活中的楊先生,是一個有著冒險精神的人,他并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就此停下了腳步,他們一起征服過香港最高峰大帽山,也劃船去過西貢海邊的小島,這樣的生活平淡且真實。
楊先生不需要向一部分人證明什么,他是中國目前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為新中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鄧稼先先生的期盼,他真真實實地做到了,同時他應該也有一份希望在里面,希望更多的飽學之士一起加入到中華民族復興這項偉大的征途中!
百歲先生,百年中國。中國的先生,世界的中國。致敬再致敬!
世界變化這樣快,有時簡直太猛烈,請先生且再流連理念與俗世的繁復意趣,為后世將這份科學界“以身許國”的浪漫擴散下去。
正如人們口中所說,楊振寧的一百年也是中國一百年的見證,他的一生也就像楊老不斷冒險的精神一樣,不因任何因素而停下腳步,再次祝楊振寧先生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著名名人演講事例(精選篇4)
3歲時父親離家出走,6歲時母親帶著弟弟改嫁,8歲隨爺爺乞討為生;13歲從火車上摔下,失去96 %的雙腿; 20__年18歲時成為一名流浪歌手,走過700多個城市,演出3000多場;20__年至今,征服近100座大山,成為“雙手登頂五岳”的第一人;20__年至今,為公益事業義演100多場,累計捐出善款近100萬元……
這就是80后無腿勇士陳州的真實傳奇人生。
“我要站起來,我要學點本事,靠自己的勞動掙錢養活自己”
“當里個當,當里個當。嫂子大娘真是好,照顧照顧俺老小,給點米給點鹽,來年你還掙大錢。給點窩窩給點糠,給多給少俺都裝……”這是陳州兒時乞討時說唱的一段山東快板,至今記憶猶新。他說:“我討過20__年飯,唱過20__年歌,是堅持讓我的生活更美好。”陳州的人生路充滿坎坷,這種坎坷比我們想象的要難得多。
1983年11月,陳州出生于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的一個農民家庭。3歲時,陳州的父親染上毒癮,離家出走;6歲時,母親帶著弟弟改嫁;8歲時,只上了兩個月小學的陳州,開始跟著爺爺流浪乞討。他們先是在家鄉周圍乞討,后來輾轉去濟南、青島、南京、哈爾濱、沈陽等大城市,過著邊流浪邊乞討的漂泊生活。
5月10日,13歲的陳州獨自流浪到濰坊市昌樂縣,他想去濟南,就扒火車,是那種運送貨物的貨車。火車開動后,陳州發現扒錯車了,去了與濟南相反的方向,他就沿著貨梯往下爬,然后跳了下去,這時火車也突然開始加速前進。大約兩三分鐘后,陳州看到了自己的腿,一條在遠離自己五六米的地方,一條就在自己的頭底下枕著。這時,鐵路工人及時發現了他,鐵路公安立即把他送到醫院搶救。經過這一次大禍,陳州高位截肢,失去了96%的雙腿。
20多天后,陳州回到爺爺奶奶家,他躺在小床上,什么也不能做。有一天,陳州爬出了院子,想出去看看陽光。他爬到大街上,卻發現人們都在像看怪物一樣看他。昔日的小伙伴還編了順口溜:“小怪物,沒有腿,渾身上下一張嘴,兩手撐著往外爬,就像一只癩蛤蟆。”可是即便這樣,他還是堅持著一個信念:我要活下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久,陳州找來輪胎皮綁在身下,爬出了家門,爬出了村子,爬到了火車站。
陳州再次扒上火車,去了那個他一直想去卻付出了巨大代價的城市——濟南。當時正是冬天,下車的時候,濟南正飄著鵝毛大雪,雪水浸到輪胎和身上,那種刺痛難以言表。饑寒交迫的陳州找到一個冒著熱氣的地下水井蓋,坐了上去,才暖和了一點。凌晨四五點時,他被一個撿廢品的大娘發現了,大娘看出他餓,趕緊拿一個梨給他。盡管梨子爛了一半,在陳州記憶里,這卻是最好吃的梨 。
從此,陳州再次走上乞討路。不久,丐幫的人讓他去要錢,要多了才有飯吃,要不到錢就要挨毒打。幾天后,陳州爬出了丐幫的院子,在路邊的溝里趴了一夜,躲過了丐幫的追尋。在獨自流浪乞討的歲月里,陳州就像流浪貓流浪狗一樣,經常被人打得半死,乞討的錢也經常被搶走。有一段時間,他同情并喂過食的一只流浪狗成了他的朋友,每天這只狗都陪著他討飯。他說:“這只狗也好可憐,和我一樣,都是苦命的孩子。”
17歲那年的冬天,陳州流浪到浙江嘉興。一天,他在街頭曬太陽,一個穿著時尚的小姑娘遠遠走來,她從口袋里掏出硬幣,陳州開心地爬上前去接錢。沒料到,姑娘吃驚地往后退,扔下一塊錢硬幣迅速跑掉了。陳州第一次意識到:靠別人的可憐和施舍過日子,靠殘缺的身體來博得別人的同情,這樣乞討一生是可恥的!他想:我不能做一輩子乞丐!我要站起來,我要學點本事,靠自己的勞動掙錢養活自己!
不乞討了,能做什么?陳州想起了附近的報攤,于是他拿著積攢下的30多塊錢,跟報攤大爺商量后,開始幫大爺賣報紙,一份掙5分錢。“小伙子,你真能干! ”“天氣涼,多穿點衣服。 ”人們開始用陳州曾經不熟悉的語氣和表情來跟他說話,還有一位大姐,給了他5塊錢買走3毛錢一份的報紙。
陳州第一次發現,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他跟別人的地位是平等的!這就是陳州18歲的“成人禮”。多年后,陳州稱當時扔給他一塊錢后跑掉的小姑娘為“小天使”。
在陳州18歲時,一位大娘將陳州從報攤領回家,老兩口教他擦皮鞋,這也成了陳州自食其力打工的第二項工作。此后,他還擺過小攤,賣過鞋、襪子,賣過舊書,還幫人排隊買火車票。無論多艱難,陳州都是自豪的,因為他覺得自己終于成了一個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的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有一天,還是在嘉興的街頭,陳州看到3個殘疾人在唱歌,周圍人都駐足為他們鼓掌。年長的一位是師父,他是個小兒麻痹癥患者,比陳州大10歲;另兩位一位是侏儒癥患者,一位是沒有胳膊的殘疾人,與陳州年齡相仿。陳州突然覺得,自己應該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就走過去跟那位師父說:“我也喜歡唱歌,我幫你們唱一首吧?”話筒遞到了陳州手里,其實這是他第一次當眾唱歌。唱什么呢?那就唱《水手》吧:“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一首歌唱完,周圍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從此,陳州成為一名流浪歌手。陳州說,勞動讓他重獲尊嚴,而歌聲則讓他找到了夢想。
著名名人演講事例(精選篇5)
生活就是這樣,上天給每個人都安排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很多人為了一個目標,為了一個夢想,都會用自己所有的能量去奮斗,來自黑龍江哈爾濱的趙玉琨,他有一個自閉癥的兒子,從出生到現在,夫妻二人對這個兒子一直不離不棄,也在為兒子的一些點滴希望在女里,只因為看到了孩子看電視時的一次微笑,趙玉琨就會用自己去給孩子表演,這份弄弄的親情都是非常感動大家的,之前趙玉琨參加過《中國夢想秀》,是希望大家更多的關注自閉癥的孩子,這次登上《中國演說家》的舞臺,一個文化程度不高的漢子,卻是用真情再次的征服了大家。
趙玉琨現年39歲,來自黑龍江哈爾濱,在此之前趙玉琨靠賣涼皮為生,大家也稱呼他“涼皮哥”。趙玉琨有一個患有兒童自閉癥的兒子,為給兒子治療,趙玉琨想盡各種方法,甚至去模仿方表演,只為逗兒子一了,背后的辛酸恐怕也只有趙玉琨自己知道。后來誤打誤撞,趙玉琨成了一名模仿秀演員,這次趙玉琨登上《超級演說家》的舞臺,更是多次用真情打動了大家。
趙玉琨之前參加過《中國夢想秀》,也因此與模仿秀演員這個標簽結緣,但是生活中的趙玉琨深知:賺錢永遠比上家庭重要!
提及參加《中國夢想秀》的收獲,趙玉琨表示,按照人們慣常的思維,可能大家會覺得,我從電視臺那里迅速得到最直接或者最實惠的幫助,我的理解倒不是這樣,生活還得靠自己繼續,當別人從各大媒體那兒了解我的情況時,會有一些間接的好處,這可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參加這樣的節目讓我的心態發生了改變,以前我不能面對人們同情的目光我受不了,現在我覺得我可以。
趙玉琨忙著演出賺錢的時候,她的妻子在家里照顧兒子。演出一結束,趙玉琨就會飛奔回家。據他透露,他暫時沒有和演藝公司簽約,“畢竟簽約和自由跑場不一樣,自己跑會收入不穩定,簽約雖然會穩定些,但又缺少自由,不便照顧家里,如果演出和家庭沖突,我會放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