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的特點是什么
不同的節氣有著不同的節氣特點。處暑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那么處暑節氣的特點是什么?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處暑節氣的特點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處暑節氣的特點是什么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大地始肅;三候禾乃登?!币馑际钦f,大暑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到了處暑以后,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已不再暑氣逼人。
處暑時由于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出現,使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率先開始進入秋季。而在我國華南,尤其是長江沿岸低海拔地區,最高氣溫還時常高于30°C,人們還會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
處暑的定義與意義
處暑,字面意思是夏天的最后一個炎熱時期。按照農歷,處暑通常出現在陽歷8月22日左右。在這一天,太陽經過黃經150°時,表示著陽光開始逐漸向南偏移,北半球的人們將會迎來涼爽的秋季。
2023年處暑的具體時間
經過計算,2023年處暑的具體時間將是北京時間 8月23日 02時16分12秒。在這一刻,夏季的酷熱將漸漸消散,人們將迎來秋風送爽的季節。
處暑節氣的特征
1、秋老虎
處暑雖然在立秋之后,但在處暑尾聲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樣的天氣被稱為“秋老虎”。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
2、氣溫下降
每年8月底到9月初,氣溫走低是處暑節氣其中一個現象。而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同時也受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的影響。
3、秋高氣爽
處暑之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因此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由于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是很適應,很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4、雷暴活動
處暑節氣里,雷暴活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但華南、西南和華西地區雷暴活動仍較多。我國大部開始進入少雨期,而華西地區秋雨偏多,且以綿綿細雨為主。
處暑的民俗
處暑的民俗大多與祭祖和迎秋相關,比如說放河燈、吃鴨子、煲藥茶、煎藥茶、開漁節、拜土地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