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白露節氣是幾月幾日
在中國農歷中,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每年大約落在陽歷的9月7日左右。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3白露節氣是幾月幾日,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白露節氣是幾月幾日
2023年09月08日 星期五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陽達黃經165度;于公歷9月7-9日交節。“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于冷空氣轉守為攻,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后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逐漸拉大。
白露節氣吃什么食物?
1、鰻魚
白露節氣起,老蘇州會吃些鰻魚(鰻鱺),這時鰻魚最為肥美,是品嘗的最佳時節,因此蘇州有“白露鰻鱺霜降蟹”之說。在甌江口外的洞頭島,照例要吃鮮鰻魚熬白蘿卜,鰻魚營養豐富,而白蘿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熱氣”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2、螃蟹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進入九月,現在正是螃蟹蟹肉豐腴、脂肥膏美的時節。蟹味美,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及鈣、鋅,還含有較多的鐵、維生素等。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人們喜食佳品。
3、海參
民間說“秋吃海參正當時”,不僅因為海參在秋季盛產,還因為它的食補作用。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講,海參富含50多種營養成分,秋吃海參可補充夏日丟失的營養,提高人體免疫力。
4、對蝦
中國對蝦每年有兩次較大的捕撈汛期,一次是四五月間在黃海、東海的春汛,另外一次是九十月間在黃海、渤海的秋汛。不過,從產量和口感上比較,秋天對蝦產量高一些,口感也更好。中國對蝦不僅味道鮮美,還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佳品。
5、鮑魚
秋季鮑魚、海參是很好的進補食材。鮑魚,本身正是美食也是良藥,既美味又滋補。真正的鮑魚具有平肝、養陰、固腎之效。夜尿頻、氣虛哮喘者、四肢無力、精神難集中者,都適宜多吃鮑魚。
白露節氣穿什么衣服合適?
白天還是比較熱的,燥熱未完全褪去,此時建議穿棉麻面料的衣物,既透氣又舒適,襯衫、薄長裙、薄T恤等。傍晚到夜間需要在白天穿衣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薄外套,風衣、夾克、牛仔外套、薄毛衣、棒球服都可。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
白露節氣穿什么鞋子最佳?
《詩經》有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很多網友不知這里的白露便是節氣,“為霜”指的并非是冰冷的霜花,而是指氣候晝夜溫差大,清晨的露水不再是清澈透明,變成如霜花般的奶白色,這意味著白露過后會出現大降溫。
因此,白露過后,孩子的鞋子選擇就很重要,若是依然穿夏天的涼鞋,那腳部受冷,孩子的身體就很難熱起來,體溫上不去,孩子的免疫力就會下降,影響學習事小,若是不小心感冒發燒了,那家長的麻煩就大了。所以,還是早早換上保暖的鞋子為好。
白露的傳統活動
祭禹王
生活在江蘇太湖畔的老百姓會在白露時節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秋社
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舉行,大約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種歡慶豐收、祭祀神靈的喜慶活動。宋時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云:“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東京夢華錄·立秋》也有所記載:“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貴戚。”
收清露
中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