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玉滾事跡
你是否在尋找“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玉滾事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玉滾事跡體現了什么精神?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玉滾事跡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玉滾事跡篇1
張玉滾是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的校長,17年來,他___堅守大山深處,用知識照亮了山村孩子們的求學之路,托起了大山的希望;他潛心教學、精心育人的事跡讓人感動……張玉滾老師用17年的行動詮釋了新時期師德的內涵,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張玉滾老師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集中體現了雷鋒精神的奉獻精神,詮釋了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展現了人民教師熱愛學生的大愛情懷,塑造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值得我們教師行業去敬佩,更重要的是值得我們廣大教師去學習。
學習張玉滾精神,我知道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或是在崗位上盡職盡責,為事業奉獻,或是助人為樂、熱心公益,為社會奉獻,這是教師代表發言的心聲。
在教育崗位上,我們要學習張老師___、潛心教育,無愧教師稱號的職業情操;學習張老師精心育人,始終心懷大愛的高尚師德;學習張老師艱苦奮斗,不畏艱辛的優良品質……我們在工作中以張玉滾老師為榜樣,立足自身、干好本職、自省自勵、創新奮進,爭做新時期教師楷模。
“張玉滾用平凡鑄就輝煌,用奮斗點亮青春,他的敬業奉獻、堅守擔當、履職盡責精神值得全體教師學習。”做為一名教師,要見賢思齊,將張玉滾的精神發揚光大,傳遞正能量,唱響主旋律,推動三初中教育教學水平再上新臺階!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玉滾事跡篇2
張玉滾的事跡體現了什么精神?
張玉滾同志情灑山鄉、無怨無悔,彰顯了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2001年,師范畢業的張玉滾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從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100斤糧食的民辦教師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學校的教師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卻默默耕耘,始終堅守。“我是山里人,知道山里的苦,但不能讓孩子們一直苦下去,我要像一顆螺絲釘,釘在這里。”他扎下根來,只為干好一件事,就是讓山區孩子刨除窮根、改變命運,托起大山的希望。面對自己養家糊口的困窘和外面世界的精彩,張玉滾也曾猶豫過,“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孩子,都走了,孩子們咋辦?”“只要孩子們在,學校就在”。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執著的心,質樸的情,堅毅的選擇。從張玉滾身上,我們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力量,有理想信念才能在困境面前保持定力,在誘惑面前安之若素,在清貧面前精神富足;在張玉滾身上,我們看到了忠誠的力量,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為黨分憂、為國盡責。沒有理想,方向終會迷失;沒有忠誠,才干一文不值。學習張玉滾同志,就要像他那樣,把個人理想融入偉大夢想,把個人追求融入時代洪流,勇于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穩走實,用行動踐行對黨忠誠的錚錚誓言。
張玉滾同志吃苦耐勞、不畏艱險,彰顯了共產黨人頑強的奮斗精神。黑虎廟村是深度貧困村,山高路險,自然環境艱苦惡劣,辦學條件極其簡陋。張玉滾為了翻新校舍,上山撬石頭、下河挖沙石,起早貪黑地勞作,新校舍蓋好了,人瘦了一大圈。路沒修好時,他靠一根扁擔,把學生的課本、作業、文具挑進大山,幾十公斤的擔子、幾十里的山路,一挑就是5年。通了公路,他又用自己的摩托車運送學校物資,摩托車騎壞了4輛,輪胎更換的次數更是數不勝數。一次他騎摩托車到鎮中心校開會,山里起了大霧,他差點摔下懸崖,昏迷了半個小時,但住院沒幾天就趕回學校,在別人攙扶下站上講臺。望著頭裹紗布的老師,學生們喊出“老師好”后,禁不住哭成一片。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是共產黨人的寶貴品格,不怕吃苦、肯于吃苦是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在張玉滾身上生動體現出共產黨人的頑強革命意志和艱苦奮斗精神。學習張玉滾同志,就要喚起內心深處的革命精神、革命斗志,關鍵時刻站在前面、沖上一線,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頂得上去,在奮進新時代中作表率、當先鋒。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玉滾事跡篇3
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大山深處,只為改變山里娃的命運,托起大山的希望。他,雖然收入微薄,但17年資助學生多達300多名。從教的黑虎廟小學因交通困難,學生每學期的課本都是他靠著肩上的一根窄窄的扁擔挑進大山的。而這一挑,就是5年。面對山里學校缺師少教的現實,他不得不把自己練就成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樣樣精通的“全能型”教師。他,就是“時代楷模”張玉滾。
張玉滾,現任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他扎根黑虎廟小學,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出16名大學生。當地人把他的事跡編成歌曲傳唱,感動了無數人。
2018年9月,中宣部授予張玉滾“時代楷模”稱號。2018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2019年2月,榮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譽。2019年4月,榮獲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敬業奉獻模范”。 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奮斗者”稱號。
河南南陽市鎮平縣黑虎廟村,坐落在伏牛山深處,村里人要走出大山,得翻越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但“80后“時代楷模”張玉滾,卻在黑虎廟小學堅守了18年。
18年前,因為老校長的一次邀請,他放棄了城里月薪千元的工作,來到黑虎廟小學當起了月薪30元的代課老師。18年的時間,他用扁擔,翻山越嶺挑回孩子們的學習用品。18年間,妻子落下殘疾,女兒因車禍奪去生命。他曾經一度想離開這個令他傷心的地方,但因為孩子們渴求的眼神,他最終選擇依然堅守在這里。
張玉滾說:“學生能夠從深山里走出去,能夠學有所成,能夠用知識改變命運,能夠走上好的工作崗位,這就是老師感覺到是自己最大的成就。只要黑虎廟小學有學生,我會依然選擇堅守。 ”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玉滾事跡篇4
2001年到2006年的5年間,靠著一根從老校長手中接過的扁擔,張玉滾從大山外為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希望。由于學校師資力量不足,張玉滾便把自己磨煉成了“全能型”教師。學校現有75名學生,張玉滾既是校長,同時還擔任著數學、英語、品德社會、科學四門學科的教學工作。受張玉滾的影響和感召,4名退休教師決定返回山里繼續教書,張玉滾曾經的學生張磊也在外出上學畢業后回到黑虎廟小學,并選擇留了下來。
2001年8月,剛剛從南陽第二師范學校畢業的張玉滾 ,跟著老校長來到學校,走進自己當年上課的教室,映入眼簾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臺子,里面坐著十來個土孩子”。而當下最困難的是,沒有老師教這些“土孩子”。看著孩子們清澈無邪、渴望知識的眼神,張玉滾鼻子陡地一酸。從那以后,張玉滾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堅守著一份淳樸與清貧,用無私的愛澆灌山村的教育之花。盡管嘗盡了山村教學的酸甜苦辣,但學生的成績和進步讓他覺得一切都值得。家長們常說:“有了玉滾,我們的孩子有希望了。”聽聞此言,張玉滾立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堅守放飛孩子們的夢想 。
2006年,通往黑虎廟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終于有了改變。因為山高路險通不了客車,很多村民買了摩托車、機動三輪。張玉滾也省吃儉用置辦了一輛摩托車。此后,他去鎮上給學校買米買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老扁擔”謝幕,“小摩托”登場。“老扁擔”身上凝結的一代代山區教師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扁擔精神”,也繼續在“小摩托”上傳承發揚。
2013年10月,天還沒亮,張玉滾騎摩托車到鎮中心校開會。當時山上起了大霧,在一個急轉彎處,摩托車剎車失靈,撞上一塊大石頭,張玉滾摔暈過去,差點掉下懸崖。在醫院住了沒幾天,他就急著回學校,在妻子的攙扶下站上講臺 。
改變山里娃命運的人——記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河南黑虎廟小學校長張玉滾 。他叫張玉滾,一個80后小學校長,扎根黑虎廟小學17年,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出16名大學生。當地人把他的事跡編成歌曲傳唱,感動了無數人。在教育部九樓會議室,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把“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這塊金光閃閃的匾牌遞到他手上,并與他親切握手,合影留念。對偏遠的山村來說,每一所學校,就是一堆火;每一名老師,就像一盞燈。火焰雖微,也能溫暖人心、點燃希望;燈光雖弱,卻能劃破夜空、照亮未來。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張玉滾事跡篇5
2013年8月,榮獲“河南省師德標兵”、“省五一勞動獎章”;
2014年5月,被評為“南陽市第三屆道德模范”;
2014年9月,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2015年8月,榮獲“全國師德標兵”;
2018年3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第四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稱號;
2018年9月,中宣部授予張玉滾“時代楷模”稱號。
2018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
2019年2月18日,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譽。
2019年4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
2019年4月,榮獲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19年6月26日,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名單。
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敬業奉獻模范”。
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奮斗者”稱號。
2020年11月,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表彰。
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22年11月,被應急管理部授予“第六屆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