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事跡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創新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如何擬定?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創新個人先進事跡材料(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新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精選篇1)
父母都是地道農民
周明是江山市長臺鎮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父親從16歲開始養蜂,靠手中的技術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周明的童年,家里條件不好。那時他們一家人住在山里,周明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妹妹剛生下來,就扔給了奶奶帶,因為家里實在困難,弟弟被寄養在朋友家里。幾年后,家里條件好一些了,弟弟才被抱回家。
周明的父親養蜂技術相當好,只要看一種花就能知道今年的蜜好不好。除了養自家的400多箱蜂以外,他還是村里合作社的技術員。每年冬季,母親都要帶著帳篷到杭州來采蜜,白天采蜜,晚上就在杭城的城郊支個帳篷。等周明上高中以后,家里條件才有所改善,弟弟妹妹也上了大學。
學校經商創下第一桶金
2004年,周明考進了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校,學習投資理財。大一第二個學期,周明和幾個同學合開了一家公司。當時公司沒有具體的定位,做的業務也很雜。看到什么賺錢,他們就做什么。周明覺得,在學校經商一方面能賺下學費和生活費,另一方面能將理論運用到實踐,學以致用。
公司主要的業務是搞培訓,英語培訓、成功學培訓、考研培訓等等,還給學生提供兼職服務。新東方和李陽瘋狂英語進校院都是周明他們公司推廣的。他們找到了各大高校活動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通過社團、各校的學生會結交認識他們,有時在各大校園貼海報,有同學會主動聯系他們。有了這些同學的加入,培訓課在各大校園的宣傳工作就不成問題了。一兩年下來,周明他們公司搞的培訓課業務擴展到了20多個學校。
周明所在的'學校在杭州下沙附近,下沙沒有鮮奶供應。于是,周明便主動聯系了光明集團,拿下了杭州高教園的總代理。通過已經有的關系網,在下沙地區8個校園內,每個學校建起了100至200人的大團隊。這些同學都是勤工儉學的,送牛奶幫他們提供了一條助學之路。
一年多時間里,周明一個人平均每月也能分到2000塊錢。后來,合辦公司的同學聽說做電話卡生意利潤高,周明他們一下開了很多卡,但短時間沒有賣掉,虧了很多錢。
多動腦是創業的關鍵
公司賣電話卡虧錢之后,周明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熟悉的行業,生意不能做。2005年,周明讀大二。雖然公司虧了錢,可他手上還攢了一些錢。
那年,母親又來杭州采蜜了,依然在城郊支著帳篷。周明有空就會去陪母親。他發現,在城郊鍛煉的中老年人很多,學校的從商經歷,給了他靈感。來這里的人那么多,蜂產品又是針對中老年人的,為什么不在城郊開家賣蜂產品的店面呢?而且原料由父親把關肯定沒問題,東西好,回頭客肯定多。
周明向學校提交了申請,提早一年離開了學校,在家里自學課程,參加學校的畢業考試。周明的想法得到了家里的支持,父親也拿出了積蓄,支持兒子創業。周明就在母親支帳篷的杭州玉泉青芝塢租下了一間店面,這里的店面價格全年只要一萬多,是杭州市區店面價格的十分之一。
“我創業所用的錢都是最少的。”周明給自家的蜂產品取了名——江山百姓,自己設計商標,進行了注冊。產品的說明書也是自己設計,自己寫的。靠良好的人緣,周明找同學建起網站、找朋友印說明書、印包裝盒等等。周明發現杭州人喜歡打折,于是在開業前幾天,印了打折宣傳單發給到這里來鍛煉的人。一切準備就緒,2005年,周明的第一家蜂產品店開業了。
開業第一天,生意出奇的好,從早忙到晚,一天賣出了4000塊錢的產品。周明說,他自己都沒想到。隔了4個月,周明的第二家蜂產品店又開業了,這次店鋪照樣設在城郊,中老年人經常去鍛煉的地方。不久,周明又開了第三家店。通過朋友的介紹,通過網絡,到現在,山東煙臺、江蘇泰州和浙江寧波等地,已經開出了江山百姓共7家加盟店。周明現在已經順利地拿到了大學畢業證,在杭州買了房,買了車。
周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要把我寫得太好,我現在剛起步,生意做得很小,等以后,我回衢州辦廠時,再來寫我吧。”
創新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精選篇2)
如今武俠影片風行,據說古代大俠英雄如虎、劍氣如虹、功夫了得。而現代人為什么武功皆失?有人說,這是“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思想作祟,更是師傅“留一手”造成的惡果。武俠暫擱一旁,說說咱們的竇鐵成。
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初見竇鐵成都稱他竇師傅。從出于禮貌到逐步了解,最終心悅誠服,稱呼依舊,但是此“師傅”已變成彼“師父”了。
竇鐵成從不將技術視為己有,總是樂于傳授給大家。在中國中鐵一局電務公司電力系統,上至副總經理,下至普通電力工,三分之二的人自稱是他的徒弟。竇鐵成的徒弟中,既有頑冥搗蛋的社會青年,也有專業培養的技校學生,更有天之驕子的大學本科生。竇鐵成一視同仁,愛心付出、用心調教、全心培養。他所培養的人才已充實到所在公司的各個關鍵崗位,一茬又一茬的,但他還兢兢業業肩負著“傳道、授業、答疑、解惑”的師父職責。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去年11月,竇鐵成親率弟子參加陜西省電力線路工職業技能競賽,技壓群雄,包攬了個人三甲和團體冠軍。竇鐵成所在的公司在他的帶動下,實力穩步增強、不斷贏得市場。公司大發展,個人有收益,實現了團隊和個人的共贏。竇鐵成站在團隊的肩上,不斷的挑戰專業技術的發展前沿,實現者人生的一次次跨越。
竇鐵成在師傅與師父兩重角色的轉換中前進著,從而完成了金牌工人的塑造。他與大家同患難、共進退,更多的時候他沖在施工一線,奮戰在最艱苦的崗位,從這個角度看他是一位普通的工人師傅。然而,他傾其所有、授徒育人,無私地拿出學習筆記,把他多年積攢的經驗與人分享,他又是工人值得尊敬的師父。同時,他超越了武俠影片中古代師父的門第觀念、狹隘心理,只要愿意學習的,他都真心傳授,學歷不分、男女不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也人稱他為“工人教授”,一來他有教授樣的才華和經驗,是教授級的工人。二來,他廣收學子、傳授技藝,是咱們工人最貼心的教授!竇鐵成沒有止步于此,他以那種早上七八點鐘太陽的激情學習,然而以一個長者的目光關懷著年輕人的成長成才!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在竇鐵成身上,有一種精神在交流中成長,有一種力量在傳遞中強大!
創新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精選篇3)
記者采訪竇鐵成的時候,他幾度哽咽,那過去的磨難、曾經的挫折、對家庭的愧疚、對事業的癡迷,讓這個西北漢子落下淚來。他的妻子,那個豁達開朗的農村婦女、風里來雨里去的赤腳醫生;他的小女兒,那個天真爛漫的花季少女都紅了眼睛傷心哭了。還有與他的領導、同事、弟子,說起了苦難歲月,都是黯然神傷。作為記者,十幾天的采訪是在感動和震撼之中進行著。
學習竇鐵成,發揚竇鐵成精神,不是說他就是一個不識人間煙火的“怪人”,也不想把他“神話”成某一種高不可攀的象征。他就是你我身邊的一個普通工人,他身上的品質是千千萬萬個工人所有共有的,他的成長軌跡和公司不斷發展、國家日益富強的道路是一致的。
咱們的竇鐵成也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他喜歡攝影,在戈壁灘施工他喜歡照些石頭、山啊的,在南方干活,他又特別把鏡頭投向一些花啊、樹啊,與大家分享。他和家人聚少離多,現在下班后多了一項內容,通過qq和視頻與女兒網上聊天,堅持每天和老伴兒互發一條問候平安的短信。只是,竇鐵成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蒼老一些,背有點駝,頭發花白,在人堆里更像一個不起眼的“小老頭”。
有一次,竇鐵成喝了一點酒,別人數說他得罪人不少、半輩子胡跑、什么事情都較真,還不是一個老工人。竇鐵成酒后吐真言:“我要寫個大大的‘人’!”
近年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在社會上反響熱烈,是因為從那些人物身上,人們看到了一種值得肯定的精神,感受到了一種時代應有的品質,用自己的心去觸目那些人物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強烈的震撼,受到一種激蕩的教育,給予生命一種深深的感動。竇鐵成,同樣給人一種久違的感動和蕩氣回腸的精神。他這樣一位人物,發生在你我身邊,他的事跡和精神就是你所經歷的,你所追求的,你所向往的,你所贊揚的。
學習竇鐵成的事跡,只有感動,才能讓人靠近他、理解他;只有感動,才能讓人樹立起一種對工作的信心,對生活的追求;只有感動,他的精神才不不至于像海市蜃樓樣的空洞,也不是白駒過隙樣的短暫;只有感動,才會讓竇鐵成精神物化成公司的一筆無形財富,沉淀在企業文化之中;只有感動,才能發揮竇鐵成精神應有的價值,成為指引廣大職工實現價值、促進發展的時代旗幟!
創新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精選篇4)
大學生暑期借錢創業兩月賺5萬
暑假來臨,南通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基地里仍然十分忙碌,留校學生在這里緊張備戰即將舉行的機器人大賽。大二女生張晴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實驗室來,不斷補充知識、自學相關內容,備戰機器人公開賽。
近年來,南通大學重視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課程主導、實踐培育、研究支撐、多方支持”的創業教育模式。學校組建10年來,培養近7萬名畢業生,涌現出一大批懷揣創業夢想、投身創業實踐的優秀創業人物,用知識與激情為人生揚起風帆。
她創辦人力資源公司
大學生從學校的“第一課堂”到社會的“第二課堂”銜接中,很多學子彷徨過:找什么樣的工作、去哪兒實習、如何完成好面試等。南通大學2009屆畢業生楊秋蘭從畢業經歷中摸索出了一條理論聯系實際的道路——為在校大學生開展課余實踐鍛煉、職前培訓、素質拓展的系統培訓和指導。
今年29歲的楊秋蘭,畢業已5年,如今是一家注資達200萬元的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從大一開始,在學好課程知識的同時,我還注重鍛煉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做家教、發傳單、做策劃,這些我都干過。”楊秋蘭發現,不少同學想要鍛煉自己的能力,但苦于沒有合適的機會、缺乏社會經驗。于是,剛畢業的楊秋蘭開始籌劃接一些項目,給在校大學生提供兼職、實習以及見習的機會,并將面試技巧、職業規劃、商務禮儀等培訓項目融入自己的服務之中,使大學生工作能力大大提高。
而這一切,與學校組織的創業師資專項培訓是分不開的。楊秋蘭說,2008年9月,她有幸參加了南通市婦聯舉辦的第一期女企業家與女大學生結對的SYB(創辦你的企業)導師活動,利用這個平臺,楊秋蘭結識了創業以來的第一個校外導師——南通金曼谷健康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冰玉,參觀學習了一個成熟公司的經營模式、企業文化、管理制度、人事財務制度、日常管理等。
有了經驗和底氣,半年后,楊秋蘭注資50萬元成立了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待公司日趨成熟后,于今年4月又追加資本;6月則引進風險投資,德國GEA哈帕爾公司亞太區總裁、北京艾孚恒信公司總經理劉洪濤注資120萬元,公司正式更名為游子在線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打造兼職培訓行業的“O2O模式”(即:線上線下電子商務)。楊秋蘭說,待新的商業模式在江蘇運營成熟后,公司將于20__年開始將業務向全國拓展。
他向水果零售業進軍
在南通大學,不乏楊秋蘭這樣有膽識、有魄力的姑娘,當然也有許多有經營和管理頭腦的小伙子。去年從通大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的沈建祥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創業方向是水果零售業。
要干,首先得積累經驗。為此,沈建祥利用暑期時間專程前往長三角地區交易規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浙江嘉興水果市場,利用實習機會學經驗。20__年下半年,沈建祥與兩個小伙伴開始做起水果團購的生意,去年則在學校就業創業中心的扶持下,正式往門店零售的方向發展。他們在學校的食堂附近租店鋪,開了一家水果店。后來,又接連在張芝山和五山家園一帶各開了一家。據介紹,去年3家店鋪的營業額達100多萬元,收支基本持平;今年的狀況從目前來看,日營業額有望保持在1萬元上下。
近日,記者走訪了沈建祥“優果萃”團隊經營的其中一家店鋪,銷售的水果有40多種,價格比零售水果店便宜15%左右。在近兩年的摸索中,“優果萃”團隊的生意越做越好。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沈建祥的思路相當清晰。他將其歸為兩點:第一,水果銷售要進行連鎖化的整合。現在南通的水果店鋪大都呈現家族化的狀況,唯有通過整合,才能達到低成本、低損耗,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第二,電商化勢在必行。沈建祥希望自己的水果生意能夠做到類似“麥德龍+京東”的模式,既有利于店鋪營業額的提高,又有益于賣家與消費者之間的良性溝通。
他的培訓事業風生水起
南通大學歷來重視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在積極探索“課程主導、實踐培育、研究支撐、多方支持”的創業教育模式下,另一名“85后”小伙兒同樣干得非常出色。他叫黃剛,通大化工院應用化學系2011屆畢業生,現為通城一家教育培訓公司的負責人。
黃剛說:“在擔任學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協會會長期間,自己有幸接觸了很多企業家、職業講師。如何將我接受到的一些社會及就業資訊提前讓通大學子知道?依照這個想法,我找到了最初創業項目的雛形:做大學生‘軟實力’培訓。”
項目有了,培訓老師有了,后來還有了兩名合伙人的加入。經過約1年的摸索,基于成本、招生、續班的種種壓力,最初的項目無以為繼;失敗之后,黃剛的核心團隊開始籌劃轉型,在前往南京、上海等地學習后,終于有了現在的“中小學全科個性化一對一輔導”模式。
據了解,黃剛的教育培訓公司在南通一共有3個校區,分布在通州、崇川、港閘。崇川校區現擁有近600平方米的精裝教學區,年營業額逾200萬元;通州校區2013年6月成立,正迎頭直上;港閘校區于今年初成立,還在發展中。3個校區,預計今年總營業額將突破400萬元。
創新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精選篇5)
湖北__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__自小生活在陜西東南部山區鄉村。那里交通不便,經濟、文化和人民生活落后景象在他的心靈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此,他立志要走出大山學習知識改變命運,承諾學習一技之長回報社會,要讓父老鄉親改善生活環境。二十多年來,無論是他中學畢業選擇了能為農村農民發家致富的牧醫專業學習,還是從事養豬養雞社會實踐;無論是做畜牧養殖飼料營銷,還是作為管理者,他的服務對象都是農民,服務專業都是畜牧養殖。直到現在從事的種植業、農產品加工和經營管理業務,處處體現他對農村對農民對農業改變面貌的初心不變,處處有他創新創業的新成就,現將主要事跡介紹如下:
一、從實處起步,堅守穩定發展的創業之路
“一個人腳踏實地干事業,創造條件創業,能為人民做點好事才能生活有質量,生存有價值”。這是__常說的一句自勉的話,其實也是他一直努力創業的動力。
從1993年畢業到2008年間,__干一行愛一行鉆研一行,他由普通的飼養員到主管養雞技術骨干;他經銷豬、雞飼料使銷售額翻倍增長;他抓市場開拓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擴寬供應渠道,占領西北和東北市場。這樣好業績的取得,他深有感悟的說:從實處干實事,勤奮加認真,創業就通暢。
為了探索農業發展之路,更直接的服務“三農”,帶動農民勞動致富,在十堰市委、政府“四個百萬”大農業發展戰略影響下,__毅然融和到政府經濟發展規劃中,在房縣軍店、紅塔鎮從農民手中流轉核桃種植基地近萬畝。近百農戶皆大歡喜,因為流轉后農民種核桃由被動變主動了,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戶過去投資費用大,管理成本高,3-5年不見效,病害風險大的局面。現在變為無投資,無風險,無費用,有崗位就業,有勞動報酬。同時也為政府發展核桃產業起到推動作用,為種植戶解決了核桃愁銷后顧之憂。
__對企業文化和新事物也很重視,當房縣木耳香菇作為商品進入市場流通引起消費者興趣時,他立即出資注冊湖北詩祖故里食品有限公司。體現出詩祖品牌文化效應,為木耳香菇成為房縣地理標志產品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和特色經濟基礎,成為十堰第一批有地理標志的名優產品。
三年來,公司流轉種植核桃基地后,每年為原管理者承擔了管理費用130萬元左右。幫助50多人解決了長年勞動就業。帶動35戶貧困戶有了固定勞動收入保障。在核桃種植,管理等技術上無償給當地農戶提供幫助和指導。因此,2013年房縣縣委、政府授予__為“創業之星”榮譽稱號。2015年房縣縣委、縣政府授予湖北__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農業特色產業工作先進單位”。
二、從實處出發,堅持電子商務創新發展
前幾年,十堰各行各業經濟發展勢頭較好,為了合理配置資源,突出重點優勢,優化生產力第一要素,強抓發展機遇,在公司多種經營形勢下,__有選擇性的提出了“農業、建筑、電子商務”三駕馬車配套并進,帶動主營經濟發展規劃設想。
2013年湖北__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了適應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時代需要,根據合作共贏原則兼并組合了十堰騰遠科技有限公司。至此,該公司成為湖北__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全資并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公司經營范圍主要從事社會網絡平臺和網上商城設計開發。2015年參股合并湖北幾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開展青年創業、電商孵化企業、特色產業種植業務。2016年又重組湖北巨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側重開展營銷行業電子支付業務。至此,電子“三大領域”建設基本完成,業務已全覆蓋電子商務行業。
近幾年來,一是為市內、房縣、鄖陽區、神農架林區、襄陽市等地40多個行政、企業事業單位建立了官方網站、微信公眾平臺。二是籌備鄂西北秦巴山區農特產品電子商務中心建設(連同核桃加工廠規劃建設),按照電商發展趨勢和要求,多次參加相關業務學習和到外地學習電商經驗。三是利用電商平臺對本地農特產品進行網絡商務交易。以鄂西北地區農特產品為基礎,重點整合農業特、優、綠色產品,以湖北詩祖故里有限公司為典范,生產、銷售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木耳、香菇為龍頭,香菇整合竹溪龍王埡茶葉、竹溪貢米、竹溪高山臘肉、竹山圣水綠茶、官渡山野菜系列、武當道茶、房縣廬陵王系列白酒、黃酒、鄖縣木瓜酒系列、鄖西馬頭羊等近20個特色優質農產品銷往北京、江蘇、浙江、上海、福建、武漢、廣州等地。今年將繼續擴大產品的銷售市場,特別是利用中央臺媒體“舌尖上的中國”報道房縣、木耳的大眾傳播的影響力,爭取在今、明兩年把當地擁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木耳、香菇、丹江口市的翹嘴鲌、房縣神龍、鄖陽區的胭脂米、鄖西的馬頭羊、竹山的綠松石、張灣區的櫻桃等名優農特產品推向東南亞市場。
至今,銷售網絡覆蓋全國11個省市和30多個縣市區,有成熟的客戶群體20多家,線上優質資源涵蓋十堰地區,線下客戶群體有50個單位和關聯企業分布在全國各地。公司電商業務發展,既促進了我市經濟增長,提升了當地農特產品走出十堰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也帶動了本地電商事業的發展。
三、從實踐中成長,堅守回報社會共享紅利
__走向社會工作處處體驗到創業道路的艱辛,但經過勤奮和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15-2016年公司分別獲得“農業產業化、林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稱號。在工作實踐中敢于創新,勇于創新,善于創新,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他本人榮獲多項殊榮并擔任市鋼貿商會秘書長、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副秘書長和商會先進工作者并成為市第三批“3331人才工程”人選。
企業發展不光看自身經濟效益,還要看社會效益和企業文化建設程度。__以此嚴格要求企業,低調做人,扎實做事。近幾年來,公司堅持每年都到當地敬老院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從生活上物資上資金上給予支持。2015年在開展精準扶貧活動中,公司主動承擔了交通閉塞、自然環境惡劣、脫貧難度大的房縣大木廠鎮三元村進行幫扶,一次性給該村10萬元扶貧款。“吃水不忘挖井人”,每年定期回老家白河縣慰問敬老院老人,并給家鄉傳播脫貧致富“好點子”和帶去適合家鄉種植且收益高的農產品優良品種苗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公司多年來,一直堅持誠信經營,遵紀守法,公平交易,維護消費者利益。做任何事都是堅持有利于社會發展,有利于企業效益提高,有利于維護員工利益。因此,公司從未有不良信用發生,從未有拖欠員工工資現象,從未有發生不繳“五金”之類問題。所以,公司于2014-2015年度獲得市級“文明單位”稱號,2015年公司又獲得市級“十星級文明企業”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