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先進事跡學習心得800字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每個黨員都初心不忘、使命牢記,積極投身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中,彰顯為人民服務的黨員本色。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
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1】
疫情防控先進事跡學習心得800字篇1
疫情防控先進事跡學習心得800字篇2
一、科學技術是人類戰勝疫情的重要法寶。縱觀人類歷史長河,科學技術不僅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人類戰勝各類疫情災害的重要法寶。可以說,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與各類疫情進行頑強斗爭的歷史,如果沒有人類發揮聰明才智找到防治疫情的方法,人類文明就就會在各種瘟疫的橫行肆虐中滅絕,而不會生生不息的繁衍至現代社會的今天。從“人痘”接種術、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等科學技術的應用與實踐,到各類流行病疫苗的研制和普及,不僅大大降低了天花患者的死亡幾率,而且更讓人民群眾的平均壽命延長至七十歲。不得不說,這主要得益于科學技術在疫情防控中巨大作用。底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過去流行病毒的新變種,面對這樣的新情況,應當繼續發揮科學技術的有效作用,加強科研攻關,盡快研發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物,并集中精力積極開展相關疫苗的研制,努力確保已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治得好,努力確保未感染人群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防得住。正是因為科學技術在戰勝疫情中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才在講話中語重心長地強調:“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厲,把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作為科技戰線的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統一領導、協同推進科研攻關,拿出更多成果,不辜負黨中央重托,不辜負人民期盼。”
二、弄清新冠病毒的來源是做好當前治療工作的前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使得萬名群眾受到感染,就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更新變異之后的病毒,在此之前從未出現。這就如同打仗一樣,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沒有弄清楚對手情況前,只能是保守式的防御,因此,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疫情斗爭有兩條戰線,一條是疫情防控第一線,另一條就是科研和物資生產。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強調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必須加快科技研發攻關。全國科技戰線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有關部門組成科研攻關組,確定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組織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團隊,科研、臨床、防控一線相互協同,產學研各方緊密配合,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就取得了積極進展,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兩條戰線相互配合、并肩作戰,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推動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變化,向好態勢不斷拓展。
戰勝疫情,關鍵靠科技。既著眼當前急需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又放眼長遠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加強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重大科技創新,我們就一定能盡快提高我國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水平,依靠自己的力量維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國家長治久安。
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4】
抗“疫”,是當前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如何有效阻擊疫情,早日消滅新冠病毒。是全體中國人共同關注的話題,對于每個人來講,我們要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堅決執行上級部署。從“諧”用成語的角度來看,就是……
“宅”心仁厚。原意:出自宋代陸游《上趙參政啟》,指人忠心而厚道。“諧”意:宅在家中,都是仁厚之人。當前疫情仍在擴散之中,走在大街上,我們無法確定身邊的哪個人攜帶著病毒。為了降低潛在擴散源的數量,遏制疫情的進一步擴散。一定要控制住外出的欲望,把門關緊,“宅”在家中。不要心存僥幸,這場戰斗沒有局外人。我們都是戰士,我們都有責任守土,都有責任抗“疫”。此時待在家中就是對上級工作的最大支持,就是對疫情控制做出的最好貢獻。但是人“宅”,心不能“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積極利用網絡傳播正能量消息,讓更多的人了解抗“疫”,參與抗“疫”,最終讓病毒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海洋里。
感恩“戴”德。原意:出自《三國志?吳志?駱統傳》,指感激別人的恩惠和好處。“諧”意:對戴口罩的人,要懂得感恩。大“疫”當前,做好自己就是支持國家。必要外出時,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這是對自己健康的維護,也是對他人健康的負責。就算你有再漂亮的臉蛋,此時也比不過藏在口罩后面容顏。一個小小的口罩就能看出你的心靈美,只有戴了口罩,你才能成為整條街最靚的仔。還有就是不要盲目囤積口罩,能保證正常使用即可,要讓這些資源實現全社會的優化配置。盡己之力,聚眾之心,克時之艱,助抗“疫”斗爭大獲全勝。并以此形成最為有效的協作體系,在疫情過后的恢復生產中,繼續發揮作用。
“南山”可移。原意:出自后晉劉昫的《舊唐書?李元纮傳》,指南山可以移走,但是決定不可動搖。“諧”意:鐘南山院士說可以走動了,才能出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疫情嚴峻,更見勇士初心。年愈朝枚的鐘南山院士是抗“疫”斗爭的關鍵人物,此時他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帶領著更多的“鐘南山”們奮戰在一線。我們還在家中過年的時候,他們卻在幫著整個中國“過關”。請不要忽略他們的勸告,一定不能“隨便移動”。此時,不“移”,是為了今后能更好地“移”。若此時亂“移”,則有可能今后無法再“移”。聽智者言,行萬年船。“南山”們在拼命抵抗、誓死向前。我們在后方不要搗亂,全力支援!
其實,上面這些所謂成語“諧”用,只是抗擊疫情戰斗中,我們能做到的最低標椎。還有更多的逆行者,在用生命踐行著最高要求。對勇士們南山可移、宅心仁厚的優秀品質,我們心懷崇敬、感恩戴德。“諧”用成語是因為我們胸有成竹、積極樂觀。面對疫情,我們必定戰而勝之,必奏凱旋!
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5】
當前,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迎難而上,是一種擔當;在推動復工復產中積極作為、精準施策,也是一種擔當。擔當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響,堅持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不動搖。
自進入,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同打響的這場新冠疫情防控戰“疫”,盡管沒有硝煙,但卻困難重重,每一步都是負重前行。越是在緊急關頭、非常時期,越能彰顯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作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緊緊圍繞著我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和所面臨的困難挑戰,進而提出了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并明確了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國脫貧攻堅最終取得全面勝利的根本力量。當前,全國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戰績來之不易。千難萬難,只要干起來,辦法總比困難多。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要“立即辦、馬上辦、堅決辦”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聚焦“硬任務”、咬住“硬骨頭”、打好“組合拳”,發揚釘釘子精神,激發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勁,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讓任務一點一滴落實,運用科學方法,“彈好鋼琴”,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體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在提高工作本領上下功夫,以擔當的鐵肩膀扛起責任、善作善成。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帶頭強化政治擔當,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這兩場硬仗。
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峰。過去,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鑄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輝煌;今天,中國人民也一定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鑄就更大的輝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