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
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當時舉起屠刀這些惡魔已經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最新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五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篇1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筑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吁在古老版圖上回蕩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于古人。后無愧于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梁,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梁。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梁。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梁,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篇2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歷史悠久,擁有許多名勝古跡,例如夫子廟、總統府、中山陵、明孝陵、雨花臺等等。這次的南京之行主要是參觀紀念館。
那天細雨蒙蒙,天空灰暗,視乎知道我們要去祭奠。當我們站在了紀念館的門口,原先路上有說有笑的心情都忽然不翼而飛,剩下的只有滿臉的莊嚴肅穆,似乎那口和平之鐘的巨大回響在無情地震撼著我們的心。當看見黑色的大理石鑄成的金字塔和雕塑后,我便什么話都說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話都被哽住,已經沒有辦法用言語形容當時的心境和復雜的心情。紀念館前的警鐘上鐫刻著“敲世紀警鐘,祈世界和平”的十個大字,提醒著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國人勿忘國恥,興我中華。
跟隨著人群我們來到了館內,我立刻被以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悲蒼景象所震撼了。那30萬遇難者名單墻,摸著墻上那一行行的名字,我的心如刀絞,殘忍的日寇在短短的幾個星期用槍殺、刀砍、毒氣、活埋、水淹等殘忍的方式殺死了30萬人。一路走來,甲午海戰、血戰光華門、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的焚燒與破壞、南京保衛戰······這些場景歷歷在目。“萬人坑”遺址更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萬人坑里遍地都是尸骨,令人毛骨聳然,有些缺胳膊少腿,有一半在外一半在土里,還有些是還未出生的嬰兒……這些七零八散的尸骨令我十分悲憤。
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泣嘆,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決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血海深仇!決不能愧對無數先烈和死難的冤魂!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需要有點精神的,落后就要挨打,這歷史的教訓太沉痛太深刻。我們中國人經歷了多少無數的苦難與壓迫,才取得今天的輝煌。今天起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做有志有為的中國少年,只有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們強大了,我們才能站得直、立得穩。讓我們為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永不放棄夢想的執著與追求----讓偉大的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這條東方的巨龍在翱翔于藍天之上。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篇3
12.13日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我們永遠銘記這個黑色的日子,30余萬生靈被日寇屠殺!銘記歷史,反省歷史!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會重蹈覆轍,才不會讓歷史悲劇重演!記住“弱肉強食”教訓,團結起來,全體中國人團結起來!“團結就是力量”!中國雄起!
屠刀砍進中國人的心臟,震驚了中國魂,我立志誓死捍衛祖國,野心緊盯釣魚島,撕扯了中國心,我立愿誓死保衛領土,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國人,雄起!
穿越歷史,走進1937.12.13南京的那段黑色日子。依然能聽到揚子江的咆哮,依然可聽到雨花臺的呻吟...30余萬中華民族的傷疤依然在隱隱作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被塵埃掩蓋的歷史。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擦干血淚,凝聚力量,自強不息,愛我中華!
1937年12.13,日本鬼子,攻陷南京,群魔亂舞,肆意狂屠,血淌成河,骨堆成山,天也慘慘,地也淡淡。黑暗歲月,慘絕人寰!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銘記歷史,不忘國難,以史為鑒,放眼未來,團結奮發,強我中華!
歷史如果淡忘,必將重演,因為懸崖不會因為閉眼而消失,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身體上的30余萬傷疤,時至今日仍隱隱作痛,銘記歷史,勿忘屈辱,團結一致,振興中華,祝祖國更強!
追憶歷史是為了和平的未來,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榮的景象,而不再看見滿目瘡痍、戰火紛飛,當我們渴望和平的橄欖枝時,發展正是摘取橄欖枝的最好工具!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警鐘長鳴,祈愿和平,美好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
六朝古都曾經血流成河,歌舞升平難掩屈辱歲月。三十萬亡魂提醒勿忘國恥,五千年歷史期待盛世華章。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我們奮發圖強,祝福祖國,繁榮昌盛,走向輝煌。
不忘歷史,是因為戰爭留給人類巨大的創傷;警鐘長鳴,是因為戰爭的號角還在吹響。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我們牢記國恥,奮發圖強。愿祖國繁榮富強!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篇4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與此同時,全國多地也同步舉行悼念活動。記憶從未褪色、歷史仍有回響,這些紀念活動提醒人們,不忘對歷史的記憶,才能更好地砥礪前行。
國之強盛,家之富足,社會之安寧,未必要源于山之高,河之大,疆域之遼闊。天時地利總有滄海桑田的變遷,總有白云蒼狗的轉換,而唯有一顆堅強的心,維系著歷史的巨輪向著下一個歷史的碼頭前進。誰站在船頭,向著歷史的深處回望初心與始終,面對傷痕時的內心有多沉重,未來就有多光明,前程就有多遠大,歷史的豐碑就有多厚重。
所以,在國家公祭日之際,我們不必親身經歷,卻應感同身受。凡有良知者,必要以柔軟的內心,包裹著滄桑的歷史,對歷史喊話,對未來祈福。
我們在歷史深處挖掘沉痛過往,帝國主義的鐵蹄似乎還在踢踩踐踏,侵略者的刺刀似乎還在錚錚作響,我們唯有撫摸傷痛,讓它結痂,化作堅韌鎧甲;收撿斷壁殘垣,重鑄民族信仰,像銹跡斑斑沉睡于地下幾千年之久的青銅戈矛,越磨礪,越光芒。
居安思危,忘戰必危,公祭日回顧歷史、反思歷史,不是要挑起敵對情緒,而是要我們都豎起警覺的耳朵,聽,今天的世界
在平衡中并不太平,人心之變化,地區之復雜,有時候遠超我們的想象。你一定不會漠視我們的歷史長河中那些跌倒而未頹頓的片段;一定不會遺忘我們的民族艱苦摸索中那些創痛而未絕望的細節;更不會錯過我們的國家在新時代的發展中高歌猛進的時代大潮。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弄潮兒,是水手,不必徘徊,不必彷徨,不必迷茫,黨和國家領導人就站在巍巍巨輪之上,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不忘記憶,離不開歷史的載體。設立國家層面的紀念日,是以國家名義對歷史的記憶;各種各樣的紀念碑、歷史遺跡,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記憶,都是在告訴世界、提醒后人,渴望和平、走向復興的中國人民,不能、不會更不應淡忘那些曾經沉痛的記憶。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就必須建立一個強大的祖國,每一個人都應牢記神圣職責,砥礪前行,這便是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最好的紀念。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篇5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是南京人不應忘卻的歷史,更是我們國人應該謹記的歷史!
南京大屠殺是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造成30多萬人遇難。這是多么令人發指的罪行!但是他們還在那里津津樂道,認為這是光榮的事情,我不知道他們的良知去那里去了。南京大屠殺給中華民族的心靈上留下了永遠的創傷,直到今天再去回想它,也是觸目驚心讓人充滿憤慨。同時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全國人大會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
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國家檔案局公布了最新資料片《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用見證人記錄日軍暴行。程瑞芳對日軍在安全區內所犯的燒殺劫掠奸_罪行、南京難民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自己心路歷程的逐日記錄,它與舉世聞名的《珍妮日記》一樣,被稱為“中國的珍妮日記”;
1937年11月起,約翰·馬吉牧師任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主席、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對外籍人士行動嚴格控制,攝影攝像絕對禁止。約翰·馬吉冒著生命危險,用16毫米攝影機拍攝了真實記錄南京大屠殺的原始影像,為世人留下了極其珍貴的歷史證據……他們的資料是極其珍貴,是不能用任何東西來衡量的。然而面對這些史實資料,日本右翼勢力還在百般抵賴暴行,不承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更不承認有南京大屠殺。但我們要謹記南京大屠殺,用歷史資料說話,揭露日軍罪行,讓日本右翼勢力百口莫辯!
今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表明了國家對南京大屠殺的重視程度,更警醒我們要謹記歷史,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