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國家公祭日活動感悟
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就必須建立一個強大的祖國,每一個人都應牢記神圣職責,砥礪前行,這便是對南京遇難同胞的紀念。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1213國家公祭日活動感悟,希望大家喜歡!
1213國家公祭日活動感悟(精選篇1)
冬日的午后,我靜靜地坐在陽臺前,捧著《銘記歷史,圓夢中華》一書細細閱讀著。雖然冬日的暖陽依舊溫柔,但我的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83年前,日本侵略者踏進了我們的家園;南京大屠殺、重慶大轟炸,日軍慘絕人寰的暴行,仿佛放電影一般在我眼前浮現;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徹底點燃了中華兒女的怒火,為了保衛賴以生存的國家,中國軍民拿起刀槍,齊心協力,不惜代價,誓死抵抗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于宣布無條件投降。.。.。.合上書,但我的內心卻始終無法抹去舊日歷史屈辱的影子。
83年前,我們是用刀、搶、炮、手榴彈“抗日”;那么83年后,我們用什么來“抗日”呢?抱著疑問,我來到房間問爸爸。
“爸爸,以前中國人民用武器抗日。現在,我們怎么抗日呢?”
爸爸笑著說:“孩子,現在是和平時期,當然不是用原子彈、核武器了!”
“那么,我們還要抗日嗎?”
“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展望未來,發展未來。落后才會挨打!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為了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與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爸爸嚴肅地告訴我。
“哦,那我們現在應該怎么做呢?”
“以史為鑒,做強自己。只有我們國家科技發達了,我們才能生產出比日本更先進的汽車、手表、家用電器等,人們才不會爭前恐后地去日本掃貨了,而是更多的人來我們國家購買各種物品。”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想起了“氫彈之父”于敏,想起了“夢想達人”馬云,想起了圓夢奧運的鄭鳳榮。.。.。.是的,只有做強自己,才能在世界立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旺則國興旺”腦海里想起梁啟超說過的話,我豁然明白了今天的我們該怎么做了。
1213國家公祭日活動感悟(精選篇2)
為了做好“12.13”國家公祭日期間轄區內安全穩定工作,永寧街道張圩社區三舉措全力確保正常有序地開展紀念活動。
一是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社區召開緊急工作會議,布置國家公祭日期間社區重點工作安排。會上成立工作小組,實行值班責任制,確保安全責任落實到位。
二是精準排查轄區糾紛隱患。聯合社區大聯勤工作人員、張云小區物業部門,加強社區矛盾糾紛、安全隱患排查,及時發現和掌握轄區內的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采取有效措施,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是及時掌握上報動態信息。社區落實領導責任制,將國家公祭日活動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對于重大疑難糾紛問題,做到不積壓、不延誤,加強輿情收集,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上報。
1213國家公祭日活動感悟(精選篇3)
為確保國家公祭日活動順利進行,保障國家公祭日期間空氣質量穩定,展示良好的城市形象,沿江街道以多舉措為抓手,加強國家公祭日期間環境衛生督查、巡查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提高思想意識。為了進一步落實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制,結合“263”專項行動,全面加強對轄區環境監管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由社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抓總、分管領導負責、社工積極參與、大聯勤協調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是明確保障目標,嚴格落實責任。公祭日期間,社區全體人員及平安志愿者積極參與到市容管理、空氣質量管控中,重點加強社區主次干道垃圾清運、車輛停放秩序、工地揚塵管控、裸土覆蓋以及秸稈焚燒監管等;對于社區主要的交通路口,社區有專人站崗執勤,維護道路交通秩序,確保居民群眾出行安全。
三是強化應急保障,加強巡查力度。社區制定應急預案,確保責任到人、管控到位,嚴格落實人員值班、領導帶班制度,建立應急處理機動隊伍,確保人員在崗在位,隨叫隨到;社區紀檢監察員還聯合社區“兩委”成員,對國家公祭日期間各項工作進行不定。
1213國家公祭日活動感悟(精選篇4)
南京大屠殺這個事件,從小就被灌輸,日軍在1937年到1938年大概6個星期一共虐殺了30余萬中國老百姓和放下武器不久前還是老百姓的軍人。很早之前,我們看到中學歷史課本,寫了這樣力重千鈞卻又熟悉的四個字‘燒殺淫掠’。
而這本書告訴了是怎樣燒的,不只是燒房子,還是燒所有帶不走的東西,還是燒人,是汽油不夠把人燒的半死不活的燒人;殺人,各種殺人比賽,用能想到的一切最高的效率殺人,所有的日軍都成為了真正從地獄爬出來的禽獸;淫辱,所有的戰爭恐怕只有女人才是最受苦的對象吧,不僅僅是貞潔,還有各種倫理、肉體上最大限度的折磨;掠奪,那個時候的日本不是現在富裕的日本,是從貧瘠的荒島走出來的,一把臟米都不放過的強盜......這樣具體的描述我已經不想說,這是一種莫大的屈辱、氣憤,一股悲情油然而生。
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次的戰爭是不死人的,五胡亂華,五代十國,靖康之恥,蒙古滅宋,滿人入關。拿最后一次清王朝的建立來說,屠城屢見不鮮,殺人盈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每一件事說出來都是充滿血淚。只不過,他們所有的戰爭不如這個發生在七八十年前的時候記憶這般深刻,不是在有現代軍隊、熱武器下高效率的殺人,沒有這樣大量、詳實的材料證明那一段記憶。更為突出和喪心病狂的是日本人那種扭曲的心理,所表現出的那種以折磨、以死者生前所受到最大痛苦的虐殺,這是比德國納粹邪惡百倍的軍隊、政府和民族。
這件事本身我們所能夠感受到的痛苦難以到達當時受害者痛苦的億萬分之一,然而這件事的思考確是我們必須要做的。‘遺忘等于第二次虐殺’,那么一種什么樣的方式記住呢?這是本文的所要說明的重點。
這里從日本和中國兩個方面來說,日本方面從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禽獸的事來,日本現階段為什么這么難承認自己的錯誤。中國方面,中學歷史教科書對抗日戰爭缺乏客觀、全面的介紹,我們國家現在所擁有的痛苦太多淡化了歷史的屈辱,極不負責的影視劇作品對抗日戰爭的扭曲和粉飾。我將逐一描述這些觀點。
從日本方面來說,回答日軍為何會做出這樣禽獸的事,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從本書中總結出這樣一些簡短的答案,肯定是不完全的。
從底層士兵的角度來看,他們是大屠殺的執行者,他們的心理因素是造成大屠殺最直接的因素。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后所殘留的最大遺留就是日本天皇,以及天皇所帶來思想上的控制,維持社會秩序的根本。這種上級對下級可以任意辱罵,學校的軍事化管理,這種嚴苛的制度誕生大量的社會暴戾之氣。當被欺辱、壓榨的下層一下子被釋放出來,日軍最底層的士兵,都比中國最有知識、地位人高時,被一聲太君所喊出來的扭曲心理是讓人變成禽獸最根本力量源泉。
從中高層的軍事指揮官、政治家,乃至天皇、王室成員。他們在這場屠殺中不是直接的引導,但在屠殺發生后,他們也沒有刻意的阻止,甚至是縱容。在六周的屠殺期后,前期和后期是不一樣的,前期是仇恨、貪婪,后期更加殘酷,是扭曲、變態。日本人所特有的一種虛偽在也表現淋漓盡致,事情發生想到不是阻止,而是掩蓋,認為只要掩蓋的合理,就還可以獲得這種道德上的安全感,從而真實做出任何不合理、沒有底線的事都是在這種心理優勢下完成的。
為什么日本現階段這么難承認錯誤呢?可以從兩方面來描述這個問題。第一,是二戰后期,東京審判極為不徹底。不僅僅是應當負主要責任的天皇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因為在日本人的觀念,天皇等同于上帝,這與封建時期的中國還不一樣,皇帝一直是輪流做,他更像是一個管理者,有所謂‘山高皇帝遠’一說,造反的基因和王朝的時期一樣長。日本天皇,在神道教系統里,和基督的上帝差不多,天皇沒有受到懲罰,是日本人認為自己沒有犯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就是,好多戰犯沒有被處罰,還大量停留在新政府工作。甲級戰犯岸信介1957任日本首相,1979年獲得聯合國和平獎,這種遺忘和無恥罄竹難書。甲級戰犯都可以成為首相,那還有多少犯有戰爭罪的士兵、其它人士逃脫了審判和懲罰。
從目前的日本社會來說,也是一個非常狹隘容不得半點不同聲音的國家。一旦出現要反省二戰,正視歷史的政治家或是學者,很有可能就會遭到右翼分子極端抱負。日本的黑社會組織黑龍會是世界三大黑幫之一,這幾乎是唯一公開化,能深刻影響軍界和政界的黑幫組織。這樣,篡改教科書,政治家參拜靖國神社這些事情就很能理解了。
說完日本,來說中國。在東方文明的腦海里,仇恨從來不奢望對方的認錯。‘落后就要挨打’,他們的抵賴,是因為我們自己的遺忘。這里我說這樣幾個原因,也是關于我對我們歷史的反省。這個關于中國現狀是這本1997年出版的書所缺少的,是我個人的思考。
第一,我們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因為歷史原因對抗日戰爭缺乏客觀的描述,忽略掉了抗日戰爭打的最慘烈的淞滬會戰以及后來的南京大屠殺,過多的強調敵后戰場,對正面戰場的描述失實。并且我們本身的歷史教育就不夠,缺乏對常識性問題的理解,大多數人的歷史知識是來源于電視劇。這源于我們教育傳遞一種錯誤的歷史觀,歷史的真實重于它所本身代表的意義,而我們大量的歷史學家總愛強調某一轉折點,大書特書它的背景、意義,而我個人以為歷史他本身詳實的記錄,歷史的真相高于一切。
第二,大量的抗日劇對抗日戰爭的娛樂化、粉飾,這種編劇比日本右翼更加邪惡,錯誤的記憶比遺忘更加可悲。電影《鬼子來了》,電視劇橋段諸如用手榴彈炸飛機,手撕鬼子,把日軍丑化成弱智、搞笑的小丑,武工隊、八路軍神化成天神。所有的包括諜戰題材在內的影視劇,都只不過是換個場景談戀愛罷了,戰火紛飛,民族屈辱哪里及得上紅粉佳人。太多喜劇化處理,淡化了歷史的傷痛與真實,這是比遺忘和再次屠殺更嚴重的后果。
第三,我們的國家在抗戰后,又爆發了三年內戰。建國后,又有各種運動、自然災害、不健康的經濟建設,社會的不平均發展、法治的不健全、社會諸多不公正的事時有發生。也就是說苦難從來沒有在我們身邊離開,到了六七十年代,農村還有大量的人餓死。也就是說只有當人有了基本的幸福、安定后,才會去體會歷史的厚重,痛苦與感悟,這應該是健康、公正的社會另一種體現。
值得慶幸的是一切都在改變,1997年這本英文版的《南京大屠殺》得到國際上的認可。西方世界們對于亞洲戰爭的了解開始變多。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所取得的經濟成就,到了21世紀第二個10年很明顯已經開始進入中國的平民時代,中國最高領導人也在親自參加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活動,南京已經成為越來越深刻的民族記憶。
1213國家公祭日活動感悟(精選篇5)
這場震驚中外的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時至今日,日本卻連一個正經的“對不起”都沒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高官多次參拜供奉著戰犯的靖國神社;面對大量無可辯駁的物證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卻一再歪曲和否認歷史,還一再修改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否認南京大屠殺,甚至稱南京大屠殺是“偽造的謊言”。
他們從未直面真實的歷史,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從未到到南京實地考察,也無視中外學者考證確鑿的歷史鐵證,而是僅憑個人情感和信念曲解事實,掩蓋真相。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開放,用鐵一般的事實,揭露了當年侵華日軍的侵略罪行,將塵封的沉默和真實寫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其目的就是要告訴人們,永遠不能忘記民族的苦難,不能忘記我們今天的和平是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同時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開啟被日本右翼勢力長久封塵的記憶,坦誠面對那段歷史,不要忘記和自覺接受那段歷史的教訓。然而,據稱今天的日本教科書,很少有把日本的這段真實歷史教給他們的下一代。這種異乎尋常的頑固與反動令國家人民感到憤怒和難以理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中國人民從來都是寬宏和包容的。73年過去了,仇恨不曾生長,時間可以消逝,但記憶不會風化,恥辱更是不容漫長的沉痛所塵封。
我們記住恥辱,記住南京大屠殺這段悲痛的歷史,也就是讓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一條巔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強大。
我們唯有時刻睜大警惕的眼睛,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領導,聽黨指揮,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高度的民族自愛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覺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努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是的,我們倡導和平、友愛。但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較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較量,在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領域,都非常激烈。讓我們記住,73年前的今天,30萬同胞慘遭日軍屠殺;讓我們記住,八年抗戰,有3500萬中國軍民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一個優秀的民族,必定是一個尊重歷史、牢記歷史的民族。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我們紀念歷史,并不是為了反攻倒算,是為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是為了正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和民族: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