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工匠精神個人心得體會
這些大國工匠,基本都是奮斗在生產第一線的杰出勞動者,他們以聰明才智,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時代工匠精神個人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時代工匠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篇1)
“日本占世界百年老店30%”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認為中國是一個傳統老店留存比較好的國家。為什么還在運營的老店不如日本?直到我了解到日本工匠的“工匠精神”。山本醬油的第三代傳人山本太郎,為了做出最好的醬油,花了一年時間學習如何做出最好的木桶。有人問他是不是浪費時間,他覺得是他對父母和客戶的責任。這種精神就像這個浮躁的社會里的一縷清風,沁人心脾。
匠人的精神就是專注于眼前的人,腳踏實地的盡職盡責。工匠從來不在乎產品的售價,只在乎人們認為自己可以提高的地方。人的思維是有限的,不能用同樣的熱情同時對待很多事情。工匠們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中的工件上,剩下的就交給別人了。如果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工匠,只要分工明確,社會就永遠不會混亂,但現在人們看到電影行業賺錢很快,所以不管是作家、歌手、食人族,都去當導演,最后落得工作沒做好、電影口碑很差的尷尬境地。
手藝的第一個條件是崩潰。當前面的路很多的時候,有些路可能看起來是捷徑,有些路看起來是漫長而艱難,但是你怎么知道這兩條路有相同的終點呢?我一直認為不努力就沒有結果,不走彎路就沒必要走。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孟劍鋒嘗試了幾十種材料,推翻了一套又一套方案。沒有那些看似無用的嘗試,你怎么能得到外賓渴望贊美的結果?工匠的精神,不急于做出最優質的產品,大概是我們社會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東西。
說到工匠,我們總覺得“踏實”、“踏實”,因為他們不能被整個社會浮躁的風氣所驅使,卻給這個社會帶來一絲涼意。
新時代工匠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篇2)
所謂“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在眾多的日本企業中,“工匠精神”在企業領導人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并由此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
在獲得奧斯卡日本影片《入殮師》里。一個大提琴師下崗失業到葬儀館當一名葬儀師,通過他出神入化的化妝技藝,一具具遺體被打扮裝飾得就像活著睡著了一樣。他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好評。這名葬儀師的成功感言是: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舍的情結,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
“工匠”是技藝精湛的人,在歐洲,德國的學徒傳統培養了秀的工匠、瑞士的名表都是工匠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精神,并且專業、專注。
在這個“商人精神”橫行的年代。員工和企業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比如一些以山寨產品為主的企業,在外部環境好的時候,企業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環境變的惡劣,企業很容易馬上倒閉。
企業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脫離了這種困境的途徑是培養企業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他們在享受產品在手里升華的過程。其他企業熱衷于“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出新品—圈錢”。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業卻在從另一方面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著自己的產品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以一種符合自己嚴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獲得金錢,但工匠不為錢工作。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來品,《莊子》中就有記載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問:“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回答說,他憑精神和牛的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體本來的構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十九年了,他的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鋒利。
廚師還說:每當碰到筋骨交錯很難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霍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達到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將一項技術發揮到極致,品質造就了品牌。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于我們員工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后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新時代工匠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篇3)
工匠精神這本書,以一種通俗而又嚴謹的語言告訴人們,什么樣的工匠才是一個合格工匠,做一個合格工匠的基本素養和他需要怎么樣的付出,合格工匠的心態怎樣保持平衡以及怎樣才能發揮出優秀的工匠精神。
作者從中外大量的事實中闡述了他的觀點,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工匠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是賺錢的工具時,他用一位大提琴師下崗后做一名葬儀師和家喻戶曉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來說明普通工匠對工作的執著,“對所做事情和生產的產品喜歡精雕細琢、精益求精。”以稻盛和夫、喬布斯等為代表的一代巨匠的故事來這說明他們所具有的非同尋常的品質和毅力,以及他們努力影響和帶動了一批批優秀團隊的品質和精神。不管是普通的、在各自崗位上勤勞、敬業投入和全身心奉獻的普通工匠,還是巨匠,他們的一舉一動不僅表現出高超的技藝,還融合了他們骨子里的一種職業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從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瑞士制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表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制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在工匠們眼中,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制造的一絲不茍、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成為經典。
作為員工,我們更應該學習工匠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工作為樂趣,把服務各方面都做到精益求精,只有這樣我們自己才能有機會成長,單位會因為我們而發展,最終達到單位與員工雙贏的完美結果。那么如何才能把每個當下的事情做到極致?
一、必須注重細節。“細節決定成敗”是每個人都無法反駁的道理,但是為什么在工作中,我們總是疏忽細節?其實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注重。所謂細節,往往都是那些我們覺得差不多、無所謂的地方。而到最后,往往問題都是產生在這些地方。所以,注重細節要先反省在工作中被忽略的地方。
二、持續、專注地工作。無論什么工作,只有天天持續努力才會進步。即使最簡單的工作,在持續的過程中也會有所收益。這就是把當下做到極致的基本做法。
人活在當下,難免糾結于昨天,又難免為了明天奔忙。但是人生只有一次,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錯過不會重來的唯一,所以,活在當下,就是對得起此刻的每分每秒。這就是工匠的修行態度。
我們每個人都應使自己由浮躁變為腳踏實地,由隨波逐流,循規蹈矩變為積極主動工作,真正把熱愛崗位、全心全意履行崗位職責落在實處。無論從事什么行業,只有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領域里出類拔萃,這也是敬業精神的直接表現。不論你的工資是高還是低,你都應該保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其實工作就是一種修行,在修煉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披荊斬剌,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諷熱嘲,使自己變的強大。“用心做事”是一種人生原則,它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學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人有時候都是會累的,都會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歡自由,喜歡家,因為在家覺得輕松自在不受束縛,于是我們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累。越是覺得這簡直就是在受罪。從而我們會慢慢變的遲到早退、偷懶、服務態度不好等等,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狀況屢屢發生,然而我們應該問問自己,這是不負責任的。我們只有將單位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將單位當作自己的家,才可以造就一個充滿生機,具有活力的單位。
“用心做事”是對工作強烈的責任感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的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于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才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展之途充滿荊棘。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長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后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我們每個人、每個單位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新時代工匠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篇4)
人生在世,總要有個目標,有個理想,既然我們選擇投身于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就應該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無保留的奉獻給這個選擇。
近年來,浙江火電華業鋼構有限公司市場形勢嚴峻,生產任務十分艱巨,提質增效要求迫切,轉型升級壓力巨大,作為基層單位的一名黨員,結合本職工作積極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立足崗位,刻苦學習,提高能力,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體現在為企業服務、為職工服務當中,勇挑重擔,樂于奉獻,創造一流業績,在現實生活中體現理想信念。
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黨員就是要努力學習不斷創新
作為黨員本人,要自覺抓好“兩學”,堅持以知促行,而且要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掌握做好鋼結構制造所需要的知識和本領,努力創造一流的成績,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更好的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黨章中把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作為共產黨員的一項義務作了明確的規定。目前,互聯網技術、新材料、新技術層出不窮,科學發展突飛猛進,萬眾創新高潮迭起,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學習科學、文化和鋼結構業務知識,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提高到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高度來認識,從而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緊迫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干一行,愛一行,學一行,鉆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為本職崗位上的內行和能手。作為基層黨支部,就要把提高全體員工的素質能力作為工作重點,用黨員的先進性來帶動全體員工的學習提高,培育一大批有用人才。
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黨員就是要有大局意識和團隊精神
要著眼于黨和國家新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著眼于集團和公司的發展大局,積極宣貫、落實集團公司核心理念和行為準則,要把中國能建浙江火電鋼構的轉型發展放到這個大局中去謀劃去落實,更要用中國能建品牌,來指導“產品高端化市場國際化”戰略的實施,使華業鋼構轉型升級之路走得更加穩健。而對黨員所在的部門班組來說,不論做什么事情,黨員都要帶領員工精誠合作,避免自私狹隘,用黨員的先進性來聚集全體員工的向心力、凝聚力。
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黨員要有工匠精神和奉獻意識
我們可以看到,“優質”可以帶來市場,也可以帶來利潤。所以,我們必須堅持質量強企的戰略取向,用工匠精神打造優質品牌,黨員同志就應當在其中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黨員意味著比群眾多挑重擔、多做貢獻。當前華業鋼構正處于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提升質量水平,打造優秀品牌,實現品牌價值,已成為我們提升整體效益水平,提高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所以,公司全體黨員要帶領廣大員工堅持產品高端化定位,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解決管理短板,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適應國際市場需要,以硬邦邦的質量、響當當的品牌,不斷推動企業的生存發展。
新時代工匠精神個人心得體會(篇5)
當我聽到耳熟能詳的品牌名字,如“百達翡麗、江詩丹頓、萬國、卡地亞”時,我腦海中常常浮現出一位年邁的老人,戴上老花鏡,在深夜的臺燈下,一次次打磨著不足幾毫米的零件。手表,在生活中或許是件奢侈品,但也因此體現出了工匠精神的偉大。老鐘表師們夜以繼日的堅持著每一個沒有絲毫偏差的零件,才做出百年不停的機械手表。
一、工匠精神是堅持認真、堅持細致
日本賽車手井田在職業生涯結束后開始著手改裝汽車,每一輛保時捷都由他親手只用眼睛與彩筆在模具上畫出,精心打磨剪裁一星期甚至一個月后,才安裝在車體上,完美無缺。不得不講,日本人的工匠精神著實讓人佩服。
二、工匠精神是少而精,不求利
德國人生產的汽車每年都會限量,但他們只用半年工資便買得起,每一輛汽車都可以使用二十到四十年。對于工匠精神,可謂完美的詮釋。相反,馬虎湊合終釀惡果。舊時,有一位畫家在畫馬時覺得不像,便將其改成了老虎。他的兩個兒子問他時,他便解釋道一個是馬,另一個是老虎。于是他的兒子出去打獵時,一個將馬誤看,射死了一匹千里馬,另一個將虎誤看,騎上去被咬死了。湊合看著像,卻終釀成了悲劇。
三、中國目前的工匠精神是稀缺的
在如今這個變化萬千的年代,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安靜下來,持之以恒般做一件小事。但不論是身邊微末之事的變化,還是宏大的社會政事變化,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在萬千改變中卻總有一些東西歷久彌新。它們經歷時間的淬煉,依然散發出灼灼的光芒,就如我們頭頂的蒼穹一般,日升日落,亙古如斯,那便是工匠精神的產物。
我們必須具備工匠精神。或許現在的我們如少年般浮躁豪言“差不多”,但成熟后,反觀自己的不足,由虛而實剝落浮華,將自己從一彎急流瀑布點化為靜水深流時,我們才會發覺工匠精神如此重要。所謂工匠,亦是認真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