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的簡介和事跡
鄧稼先為祖國奉獻了一生,夜以繼日地工作,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鄧稼先的簡介和事跡介紹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鄧稼先的簡介和事跡(篇1)
今日,每當聽見看見關于原子核彈的報道,總會想起《兩彈元勛鄧稼先》中,那位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雙彈英雄——鄧稼先。
報道主要寫了鄧稼先26歲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回國后用最短的時間造成氫化彈、原子彈,在一次拾原子彈駭片時,被放射元素所傷致癌,被贊為“兩彈元勛”。
當讀到鄧稼先毅然放棄美國優越的條件,毅然拒絕了恩師與好友的挽留,回到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決心為祖國的崛起做貢獻時,我十分震驚:要知道,當時,出國深造的機會少而珍貴,只有少之又少的中國人能享受國外優厚的待遇。但鄧稼先,26歲考上博士后,這位“娃娃博士”沒有忘記祖國,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土地,回到了中國。他有一顆報效祖國的心,為了祖國的強大,他可以放棄一切。到最后為查看原子彈情況,他深知危險卻依然去試驗區拾……這一切的一切是他為祖國國防科技的發展所做出的決定。鄧稼先同志,為了報效祖國,做了那么多令人欽佩的行為,怎能不令人感嘆呢?
現在,有多少人移居國外,在國外留學卻遲遲不愿回國,留戀國外優厚的條件,忘記了中國這片養育他的土地。也許,在國外,你會有更好的條件,但當你有了所學所能,為何不像鄧稼先一般,回到祖國,在這里為祖國的強盛踐行一點一滴?如果你有學問,可以去當一名老師,滋潤祖國的花朵;你有善心,可以自愿為祖國家鄉做各種公益事業;也許你像鄧稼先一樣,是一位科學家,可能沒有做出很大貢獻,但每收獲一點一滴,也都是國家的收獲啊!
也許,我們不能像鄧稼先一樣作出如此杰出的貢獻,但我們不管身在何處也不能忘記報效中華,心中永遠要銘記著祖國,盡自己的努力為做點滴的貢獻!
鄧稼先的簡介和事跡(篇2)
鄧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翌年,他隨母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后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他隨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在昆明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于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并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于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于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于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后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后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愿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后,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終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后,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關系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后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后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后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最后終于制成了氫彈,并于原子彈爆炸后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國務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發的危險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勵。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里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后,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并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后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癥。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中央盡了一切力量,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鄧稼先去世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他只是在家人攙扶下,坐進去并轉了一小圈,表示已經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又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鄧稼先的簡介和事跡(篇3)
他在接到要做出“大炮仗”的時侯,便知道要制造原子彈,要長期出差在外,可他管不了那么多了。于是,他便開始專心致志的投入了原子彈的制作中。
蘇聯答應給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但是對方卻撕毀了協議,蘇聯專家全部撤走了,現在鄧稼先只好一邊讀書,一邊授課。他非常刻苦,有時他備課備到四點多,在辦公室里睡兩三個小時,天亮了繼續工作。在那些日子里,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一天到晚暈乎乎的,走在路上還想著原子彈,有一次竟連人帶車掉到溝里。
經過了一番努力,終于把我國
架十分焦慮,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聲‘我不能走’”時,我的心靈被鄧稼先那種為了國家,為了工作而臨危不懼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會像一下自己,在這么幸福的情況下,在自己只有一份“工作”——作業的情況下,卻經常抱怨,一會感覺認為學習太苦,所以就想放棄,開始厭學。比起鄧稼先,我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沒有鄧稼先那種愛國的精神。“少年強,則國強。”我再厭學的時候,從來沒想過:“如果每個少年都像我這樣那么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不都得毀滅嗎?”我先在就要好好學習!
雖然,我比不上鄧稼先,但我可以向他學習,學習他的臨危不懼,學習他的忠厚樸實,學習他的愛國主義從身邊做起,爭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奉獻國家!
隨著窗外的歌聲,我讀完了這片課文,這是歌聲里的悲慘,仿佛完全消失了,剩下的,只有那些壯烈。
鄧稼先的簡介和事跡(篇4)
你知道我國有那些英雄嗎?肯定知道吧!因為我國有無數為祖國捐軀或做出貢獻的`英雄。今天,我就為你介紹一位我國杰出的科學家——鄧稼先。
故事是這樣的:鄧稼先在1958年春接受了制造原子彈的任務,由于事關國家機密,所以,他甘愿犧牲個人利益,不著書立說,不出國交流。經過努力,終于成功研制出了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他還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忍著劇痛,給黨中央寫了關于發展現代國防科技的建議書。
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啊!鄧稼先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想的是祖國的利益,是人民的幸福和安全,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告訴我們: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服從祖國的需要,努力為人民建功立業,無條件地為祖國和人民做貢獻!
其實,鄧稼先只是為祖國做貢獻的人群中的一位,在這隊伍里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比如陳輝,他在臨終前寫下了四句詩:“英雄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多么有英雄氣概的詩啊!還有夏明瀚,彭德懷等等無數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
而當今社會,也有這樣的人啊!這次“___”上,人大代表們提出了很多為祖國和人民謀利的金點子,如“提高素質教育”,“七要”,“發展高新技術” 等等的一系列建議和意見,人大代表們不正是為祖國做出貢獻嗎?
所有的少先隊員們,每當我們敬禮時,都要牢記隊禮的含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吧!
鄧稼先的簡介和事跡(篇5)
學了《鄧稼先》這篇課文,心中總用些激動。60年了,中國站在世界的高峰。60年了,中國給世界人一個震撼。60年了,中國給中國人一個交代。60年了,中國人不再是東亞病夫了。
可是誰有能知道在這祖國一步一步成功的道路上有多少人為此而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鄧稼先為了我國的核事業工作,當他研究出核彈時,他的老丈人竟然不知道核彈是他研究的。這樣默默無聞的為祖國奉獻的還有還多,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的祖國會不強大嗎?
鄧稼先在明知有危險的礦洞中義無反顧的工作著。鄧稼先在那漫天黃沙的戈壁上拿著生命當做賭注。鄧稼先明知自己被人泄露就會被其他國家的特務所害還是一如既往鎮定的工作著。鄧稼先為著祖國繁榮,把自己奉獻給祖國,把科學帶給了祖國。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句話已不再是只能形容諸葛亮了,它還能形容領導我們中國事業的先鋒人。
中國的先鋒不只是鄧稼先一個人,還有那拿著筆桿當槍桿喚醒人們內心的麻痹的魯迅。還有那用慷慨大氣的演講詞激起人們心中對侵略著憤怒的聞一多先生。還有那用歡樂的音符奏起反抗的道路的聶耳。還有那用電影讓中國人記住恥辱的田漢。
我們一定會有所成就,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一定會把祖國推向高潮,因為我們是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