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退役軍人抗疫事跡
事跡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你是否在尋找“社區退役軍人抗疫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社區退役軍人抗疫事跡【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社區退役軍人抗疫事跡精選篇1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默默前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默默堅守防控一線的人群中,有一個__橋人民特別熟悉的身影,他戴著藍色口罩、步履匆匆,他就是__橋鎮黨委委員、政法委員、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彭__。
1
他強忍悲痛,做到疫情防控有態度
和往常一樣,彭__在疫情防控一線忙碌著。__月__日上午,他接到愛人的電話,母親突發疾病住院,聽到這個消息,作為家中獨子的他一種無法言說的難受涌上心頭。“我是一名黨員,雖然悲痛在心,但責任在肩,我不想因為個人的事情影響工作,希望你和媽媽能理解我,辛苦你了!”彭__就這樣回復了他的愛人。轉過身,強忍悲傷和牽掛,依然在自身崗位上履行抗擊新冠疫情的光榮使命。
2
他沖鋒在前,力爭疫情防控有速度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彭__已經連續奮戰在防疫一線20多天了,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他一直步履匆匆,感覺在和時間賽跑,__橋鎮轄區內的村頭巷尾經常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帶頭進村入戶宣傳防控知識,提醒群眾非必要不出行、不聚集、出門戴口罩;帶頭開展網格化排查,登記外來人員等信息,勸散聚集人群;帶頭到居家隔離點探測體溫、宣傳防疫相關管理規定;到各村和人群聚集等公共場所開展督查督辦工作等等,對上級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各項決策部署總是快速反應、迅速行動,始終沖鋒在防疫一線,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主義者”。
3
他擔當作為,保證疫情防控有力度
作為鎮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穩定組組長,他組織在__橋鎮兩個和外市接壤路段設置“疫情防控檢測點”采取“五+二”“白+黑”模式,24小時對進入__橋境內車輛進行疫情管控,截至__月__日,檢測7000余臺次車輛,對75名“黃碼”人員進行勸返,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在嚴格按照規定落實居家隔離人員管控的同時,他注重兼顧溫度,特別是針對“封閉管理”產生的問題,及時答疑解惑、排憂解難,做到“控而不死、防而不亂”。他強化群防群治,積極發揮網格和網格員的作用,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通過微信群向全鎮101個網格發出倡議,啟動一級響應,號召全鎮廣大群眾共同參與防疫抗疫,積極動員全鎮150多名退役軍人參與村(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他考慮周全,由于村民中有很多老年人,手機、微信等即時傳播工具在這個群體中行不通,對子女不在身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重點關注,堅持上門測溫、了解情況、宣傳引導等,實現疫情防控落實到每一個神經末梢。
4
他服務暖心,確保疫情防控有溫度
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彭__不僅親自帶頭參與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而且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統籌協調、科學防控,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使命。作為執勤卡點負責人,按時保障執勤人員生活必需品,做到執勤人員“點菜”,自己“接單”和“跑腿”。作為聯村領導,為保障轄區居家隔離人員和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日常生活需要,他在做好日常防控的同時,及時了解村民需求,親自或安排人員為有難處的村民上門送上愛心口罩,幫助他們采購生活用品并送貨上門,最大限度地減少居民外出,將溫暖送到家門口。
如今,冬已盡,春意濃,花漸開,“英雄”尚在默默堅守。舍小家為大家,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從來都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許多像彭__一樣的黨員身體力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多一分的努力,換取這場戰役的早日勝利。
社區退役軍人抗疫事跡精選篇2
姚x,男,1983年11月出生,200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0年12月退役后到鳳凰路街道辦事處工作?,F任街道治污減霾辦公室負責人、鴻飛社區臨時黨支部副書記,也是一名退伍多年的老兵。他堅守軍人鐵的紀律,24小時在疫情防控一線指揮、一線參戰,用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一是緊急行動,使命必達。大年三十,作為鴻飛社區包抓干部,姚鑫同志全身心地投入到摸排工作。鴻飛社區有1740戶居民,近5400多人,工作量非常大,姚鑫同志帶著網格辦和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摸排到晚上一點,第二天清晨,他又早早地來到社區繼續工作,一晚他就休息不到三個小時。接下來的日子,他每天和社區工作人員研究疫情防控方案,中午餓了就在社區辦公室泡一包面沖沖饑,然后繼續投入到工作中。1月28日,陰冷的天氣凍的人瑟瑟發抖,在小區門口值守了一天的姚鑫一直沒有吃飯,大家勸他回家歇歇,他說:“你們走吧,我是男同志,多值守多盯會兒吃得消”。每次來到社區,他都會在一線和大家一起測量體溫,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勸阻居民不要外出,嚴查外地返鄉人員,每天晚上大家都能看到他熟悉身影。
二是勇于擔當,敢于作為。鴻飛社區人口密集,疫情傳播風險高,走訪工作強度大,姚鑫同志不畏艱難,積極協同社區做好居民工作。在遇到群眾不理解、抵觸的時候,他總是耐心地做好解釋。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他充當著宣傳員、監督員和信息員,真正成為黨組織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一次執勤點檢查時,工作人員向姚鑫反映社區一居民是某單位的干部,出入小區時不登記,也不掃碼,還把車停在了門口,不聽工作人員勸阻,與工作人員發生爭執。面對這個情況,姚鑫主動電話告知當事人單位,和當事人單位領導溝通協調,最后對該同志進行批評教育并表示主動配合社區工作。
三是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疫情防控面前,姚鑫始終保持軍人本色,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動力,以退役軍人“勇”于擔當的大無畏精神,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疫”馬當先,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讓胸前的黨徽在疫情防控一線閃閃發光。他用實際行動踐行“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軍人誓言,詮釋了退役軍人聽黨指揮、樂于奉獻的責任與擔當。
社區退役軍人抗疫事跡精選篇3
____,男,中共黨員,2018年3月從部隊轉業,現任呼和浩特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就業創業科副科長。2021年11月底,受市委組織部選派到新城區成吉思汗大街街道黨工委掛職副書記職務,分管婦聯、工會、共青團、老社促會、僑聯、文化、旅游、教育等工作。
呼和浩特市本輪新冠疫情突發后,剛剛到新城區成吉思汗街道掛職的孫川同志,主動請纓,扛起重任,告別新婚燕爾的妻子,義無反顧投入到疫情防控中。負責成吉思汗街道西苑社區、沙梁村核酸檢測和聚澤園、加州華府一期B區小區防控工作,重點擔負聚澤園小區和加州華府小區封控任務。從2月18日至今一直日夜堅守在一線,組織小區消殺、封控、執勤、核酸檢測、物資保障以及封控區群眾心理疏導。孫川大力發揚退役軍人敢打必勝精神,始終靠前指揮,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把初心和使命踐行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展現了新時代退役軍人、退役軍人工作者的風采。
堅持黨建引領,建立一個群防群治體系。讓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在一線彰顯,讓黨員的模范形象在一線樹立。孫川同志注重發揮居民在社會治理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動員小區居民黨員和熱心群眾參與疫情防控,落實群防群治。將59名居民黨員編入1個小區臨時黨支部、24個單元臨時黨小組,形成管控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死角的局面。發動黨員同志帶頭負責小區內600余戶、1300余人的生活物資入戶配送、垃圾轉運、體溫測量統計等工作,有效克服管控區人員流動較大、排查人員力量不足、居民生活物資運輸不及時等諸多問題,確保小區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為取得疫情防控勝利筑牢了基層戰斗堡壘。
堅持嚴格管控,成立防控攻堅兩支隊伍。秉持使命勇作為,統籌指揮抓落實。孫川同志組織成立防控攻堅兩支隊伍,進一步明確職責、壓實責任,將防控工作措施落地落實落細。封控小區內成立防控突擊隊,由小區物業負責,每天按時完成小區內公共區域消殺、垃圾處理等任務;創新采取大喇叭喊話方式開展宣傳,營造人人知曉、聯防聯控、全民抗疫的良好氛圍。封控小區外成立干部攻堅隊,孫川同志擔任加州華府一期B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在小區門口設立卡點,嚴格執行“4+N”管控機制,集結多方力量精準落實各項管控措施,構筑起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
堅持服務先行,做好值守管控“加減法”。全力以赴破難題,共克時艱戰疫情。孫川同志充分發揮一名退役軍人工作者的優勢,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多措并舉助力防控。一方面,在管控人員和物資保障上做“加法”,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人手短缺、物資緊缺是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孫川主動協調新城區人民武裝部支援成吉思汗街道辦事處30名民兵,做好小區、酒店外圍執勤值守工作,確保封控小區24小時“接力棒”不斷崗、不離人;積極協調市人大常委會、中朵實業集團等社會各界捐贈各類生活、醫療物資30余種100余箱,為小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開展工作提供了堅強后勤保障。另一方面,在封管控區人員流動上做“減法”,通過逐戶安裝門磁、上門核酸檢測、定時入戶消殺、按需配送物資等,嚴格將封控區“區域封閉、足不出戶、上門服務”要求落到實處。組織臨時黨支部成員將居民所需物資送貨上門、生活垃圾清運下樓,鼓勵居民非必要足不出戶,管控區實現“人不出區”,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封控區群眾患病,第一時間送藥、協調就診,有效緩解患者病痛;封控區家庭小孩過生日不能訂蛋糕,孫川自購牛奶和袋裝小食品送到其家中,及時消除負面情緒;安排各黨小組組織本單元居民開展線上娛樂活動,有效疏導居民心理壓力,真正將人文關懷送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包鋼檢查督導時對小區封控管理給予肯定。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曹思陽在檢查落實解封小區工作時,對孫川同志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小區正規秩序給予高度評價。國務院督導組先后三次到加州華府小區明察暗訪,對封控工作表示滿意,并多次當面和以微信形式勉勵孫川同志再接再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社區退役軍人抗疫事跡精選篇4
“我曾經是一名軍人,現在雖然脫下軍裝,但我還是一個兵。這場戰‘疫’,對我來說就是一場召喚,無論以什么形式參與,我不能缺席?!碧颻_說道。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__街道市民處置中心的退役軍人、老黨員田__,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奔赴一線,參加疫情防控閉環轉運工作。每次接到任務,田__都是提前到達自己負責的點位,引導居民戴好口罩、保持間距、有序排隊上車,在轉運的各個環節,他都嚴格按照規程做好人員及轉運車的各項防護、消殺工作。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轉運人員數量多的時候,當天的實際工作時間甚至會超過15個小時,面對多日連續的高強度工作,他始終不忘軍人本色、黨員擔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為持續保障疫情防控閉環轉運工作的安全高效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天的工作結束,往往已經是凌晨一兩點,脫下防護服、摘下護目鏡的那一刻,田__常常感嘆“我總算是體會到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了,原來穿著防護服工作起來這么笨重,帶著護目鏡壓著鼻梁這么疼。”
田__的愛人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他們的工作崗位雖然不同,但大愛讓他們并肩作戰,攜手逆行、共赴戰場。“她有她的責任,我也有我的使命,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兩顆心互相牽掛,她為生命護航,我為平安堅守?!?/p>
這一張張微信朋友圈的截圖,都是田__在參與疫情防控閉環轉運工作期間,用圖片和文字記錄的點點滴滴,“祝堅守在一線的同志們新春快樂,愿疫情早日結束”“春節最后一天工作,節后繼續加油”“吃完飯了,可以繼續了”“‘汗蒸’的時間從現在開始”“春天到了,加油”,是啊,春天到了,希望如期而至的不只春天,還有疫情過后所有人的平安。
從退役軍人到基層干部,改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本色,變的是制服顏色,不變的是初心本質,田__始終秉承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作風。“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受軍隊教育了多年,服從命令聽指揮是軍人的天職,回到地方也是一樣,組織交給我的每項工作,我都會認真地完成。”
有人說,“退役軍人是國家撒向社會的英雄”,他們奮不顧身的力量早已在部隊生活中深植靈魂,他們義不容辭的選擇早已化作心中堅定的信念。一聲“到”,一生“到”,這是許多退役軍人的生命宣言。在抗“疫”的戰場上,他們踐行初心使命,主動擔當作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退役不褪色”的軍人本色,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區退役軍人抗疫事跡精選篇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正處在抗擊新冠疫情的緊要關頭,既是考驗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初心使命的戰場,也是檢驗廣大黨員干部戰斗力的戰場。為戰勝疫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__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一名普通黨員,退役軍人齊__主動請纓、積極參戰,身著志愿者紅馬甲,以身作則沖在疫情第一線,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新時代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使命記在心、責任擔在肩。防疫戰役打響后,齊__第一時間參與__如家酒店隔離點執勤、后勤保障等工作,及時了解隔離人員的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在明知病毒的危險,他還是堅持為隔離人員送去生活用品。自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他每天連續工作達14小時,不僅要為隔離人員采集信息、運送物資,還要對公共區域樓梯、污水、垃圾容器等進行全面檢測、消殺和清潔,確保隔離場所人員安全,各項工作流程無縫對接,不留死角,在防控一線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軍人,我先上”從來都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昂湍切^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相比,我能做得非常有限。但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我必須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只有這么做了,我才覺得特別滿足、特別有意義?!饼R__誠摯而又堅定地說道。
血液里流淌著大愛犧牲,骨子里鐫刻著擔當忠誠。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敬業實干的拼搏精神、雷靂風行的工作作風。穿上軍裝,他保家衛國,把青春奉獻給祖國;脫下軍裝,他本色不變,在疫情一線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