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勞動黨
朝鮮勞動黨(조선로동당,Korean Workers Party)是朝鮮的執政黨,1945年10月10日朝鮮共產黨中央組織委員會在平壤成立,正式建黨,金日成任中央責任書記。
早期演變
1925年4月,朝鮮共產黨成立,領導人為金斗奉(又譯金枓奉)和樸憲永。1928年,因內部宗派斗爭被共產國際下令解散。此后由于共產國際提出的“一國一黨”原則,流亡中國的朝鮮共產主義者未能再組建新的政黨。在日本占領時期,朝鮮還存在過高麗共產黨、工農總同盟、青年總同盟、韓人社會黨、火曜會、漢城青年會等共產主義組織。
1945年8月,蘇聯紅軍進入朝鮮半島北部,此時原朝鮮共產黨的大多數成員在朝鮮半島南部從事地下活動,因此蘇聯方面委托原東北抗日聯軍中級軍官金日成隨蘇聯紅軍一道返回朝鮮并在朝鮮半島北部重建朝鮮共產黨。1945年10月10日,北朝鮮共產黨中央組織委員會在平壤成立,金日成任中央責任書記。
1946年3月,原在中國延安、太行山地區活動的朝鮮獨立同盟改組成朝鮮新民黨,領導人為金斗奉。同年8月,北朝鮮共產黨與朝鮮新民黨合并為北朝鮮勞動黨。1946年11月,南朝鮮共產黨(1945年9月成立,領導人為樸憲永)、朝鮮人民黨(1946年11月成立)、南朝鮮新民黨(1946年7月成立)也合并為南朝鮮勞動黨。1948年3月28日,北朝鮮勞動黨召開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金日成提出的爭取祖國自主統一的斗爭方針。
1949年6月30日,由于韓國的李承晚政府鎮壓,南朝鮮勞動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轉移到朝鮮半島北部。朝鮮半島南北的勞動黨合并成統一的朝鮮勞動黨,并選舉金日成為委員長。并把朝鮮勞動黨建黨紀念日定為10月10日。
執政建設
1950年6月~1953年7月,在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大力援助下,朝鮮勞動黨領導朝鮮軍民,取得朝鮮戰爭的勝利。1953年8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的二屆六中全會,規定優先發展重工業,同時發展輕工業和農業的戰后經濟建設的基本路線,提出恢復和發展戰后國民經濟的任務。1956年4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提出打下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基本解決人民衣食住問題的基本任務。
1958年3月召開的第一次黨代會對黨內反宗派斗爭進行了總結,提出了加強黨的統一和團結問題。此次會議結束了勞動黨建黨以來長期存在于黨內的宗派集團之間的激烈斗爭,并“樹立和鞏固了以金日成同志為首的正確的馬列主義領導核心”。
1961年9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的第四次代表大會,強調反對修正主義、宗派主義、地方單位主義、家族主義,維護黨的統一與團結,改善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
在1966年10月召開的第二次黨代會上,金日成發表了《目前形勢和我黨的任務》報告,分析了國際形勢,闡明了朝鮮勞動黨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原則立場。該報告被認為是勞動黨綱領文獻,指明了朝鮮革命的光明前程。
1970年11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的第五次代表大會,宣布朝鮮已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完成了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國的歷史任務。1980年10月,召開朝鮮勞動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金日成提出建立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實現祖國統一的方案,并闡述了十大施政方針。在這次大會上,金正日當選為政治局、書記處書記和中央軍委委員,確立了接班人的地位。1994年,金日成逝世后,金正日成為朝鮮勞動黨最高領導人。
2010年9月28日,朝鮮勞動黨召開黨代表會議,選舉朝鮮勞動黨最高指導機關。金正日獲得連任。朝鮮國防委員會第07號決定,授予李英浩朝鮮人民軍次帥稱號。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日27日下達第0051號命令,任命金敬姬、金正恩、崔龍海等6人為大將。2010年10月10日朝鮮勞動黨慶祝建黨65周年,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
政黨性質
朝鮮勞動黨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成立于1945年10月10日,是朝鮮已故金日成以1926年朝鮮第一個共產主義革命組織“打倒帝國主義同盟”為基礎創建的。1949年6月,朝鮮半島南北的勞動黨合并成統一的朝鮮勞動黨,選舉金日成為委員長,把朝鮮勞動黨建黨紀念日定為10月10日。1980年通過的《朝鮮勞動黨章程》對黨的性質這樣規定:“朝鮮勞動黨是我國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的先鋒的和有組織的部隊,是在勞動群眾的的一切組織中最高形式的革命組織。”
朝鮮勞動黨黨章指出,勞動黨以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作為最高原則,初級目標是在朝鮮北部實現社會主義的完全勝利,在全國范圍內完成民族解放、人民民主革命的任務,最終目標是實現全社會主體思想化,建設共產主義社會。
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為朝鮮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體現了朝鮮勞動黨對朝鮮武裝力量擁有最高級別的絕對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