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圍的經(jīng)過及結(jié)果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白登之圍 "后,劉邦認識到僅以武力手段解決與匈奴的爭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后的相當一段時期里,采取"和親"政策便成為籠絡(luò)匈奴、維護邊境安寧的主要手段。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白登之圍的經(jīng)過及結(jié)果,希望對你有用!
白登之圍的戰(zhàn)爭背景
匈奴是中國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其生活以游牧為主,逐水草而居。秦漢之際,匈奴冒頓單于殺死其父頭曼單于,自立為單于,并且東擊東胡,西攻月氏,南并樓煩、白羊河南王,統(tǒng)一了匈奴各部,逐漸強盛起來。
楚漢相爭時,由于無暇北顧,冒頓單于利用兵強馬壯的優(yōu)勢,收復(fù)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朝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東南)、膚施(今陜西省榆林市南魚河堡附近)等郡縣,直接威脅到漢王朝在中國北部的統(tǒng)治。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劉邦稱帝,大封諸侯,其中異姓諸侯王有七位,其中韓王信獲封國于潁川一帶,定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陽翟地處中原腹地,劉邦認為韓王信封地乃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重地,擔心韓王信日后會構(gòu)成威脅,便以防御匈奴為名,將韓王信封地遷至太原郡,以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為都。
不久,韓王信上奏,說晉陽離邊疆太遠,不利于守御,請求將王都遷到更北方的馬邑(今朔州),得到劉邦批準。
白登之圍的戰(zhàn)爭起因
韓王信與匈奴交戰(zhàn),敗多勝少。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秋季,冒頓單于親率軍隊,以10萬鐵騎圍攻馬邑,韓王信只得多次派使者與匈奴求和。
劉邦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致書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擔心會被誅,便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漢,以馬邑之地請降。隨后韓王信與匈奴揮師南下,進入雁門關(guān),攻下太原郡。
戰(zhàn)爭過程
首戰(zhàn)告捷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冬季,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出征匈奴,同時鎮(zhèn)壓韓王信叛亂。隨行的主要謀士是陳平、婁敬,將領(lǐng)有樊噲、夏侯嬰、周勃等。
漢軍進入太原郡后,連連取勝,特別是銅鞮(今山西省沁縣一帶)一戰(zhàn),大獲全勝,使韓王信軍隊遭到重大傷亡,其部下將領(lǐng)王喜被漢軍殺死,韓王信逃奔匈奴。韓王信的將領(lǐng)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擁立戰(zhàn)國時趙國后代趙利為王,聚集韓王信的殘兵敗將,準備再次與匈奴合謀攻漢。
冒頓單于派左、右賢王各帶兵一萬多騎與王黃等屯兵廣武(山西省代縣西南陽明堡鎮(zhèn))以南至晉陽一帶,企圖阻擋漢軍北進。漢軍乘勝追擊,在晉陽打敗了韓王信與匈奴的聯(lián)軍,乘勝追至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qū)),再次擊敗韓王信與匈奴的聯(lián)軍。匈奴再次在樓煩西北集結(jié)兵力,被漢騎兵部隊擊潰。
輕敵冒進
由于漢軍節(jié)節(jié)勝利,產(chǎn)生了麻痹輕敵的思想。劉邦到達晉陽后,聽說匈奴駐兵于代谷(今山西省繁峙縣至原平市一代),于是先派人偵察冒頓虛實。而冒頓將其精銳士兵、肥壯牛馬等隱藏起來,只顯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來都說匈奴可以攻擊。劉邦派劉敬(婁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來報告說:"兩國交兵,這時該炫耀顯示自己的長處才是。現(xiàn)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這一定是故意顯露自己的短處,而埋伏奇兵來爭取勝利。我以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這時漢朝軍隊已經(jīng)越過了句注山,二十萬大軍已經(jīng)出征。劉邦聽了劉敬的話非常惱怒,罵劉敬道:"齊國孬種!憑著兩片嘴撈得官做,現(xiàn)在竟敢胡言亂語阻礙我的大軍。"就用鐐銬把劉敬拘禁起來押在廣武縣,準備凱旋后進行處罰。
被圍白登
劉邦率騎兵先到達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此時漢軍步兵還未完全趕到。冒頓單于見漢兵蜂擁趕來,在白登山設(shè)下埋伏。
劉邦帶領(lǐng)兵馬一進入包圍圈,冒頓單于馬上指揮40萬匈奴大軍,截住漢軍步兵,將劉邦的兵馬圍困在白登山,使?jié)h軍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兵,不能相救。劉邦發(fā)現(xiàn)被包圍后,組織突圍,經(jīng)過幾次激烈戰(zhàn)斗,也沒有突圍出去。之后,冒頓率領(lǐng)騎兵從四面進行圍攻:匈奴騎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面是一色青馬,北面是一色黑馬,南面是一色紅馬,企圖將漢軍沖散。結(jié)果,雙方損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
此時正值隆冬季節(jié),氣候嚴寒,漢軍士兵不習慣北方生活,凍傷很多人,其中凍掉手指頭的就有十之二、三。匈奴圍困了七天七夜,也沒有占領(lǐng)白登。
遁出脫圍
漢軍在被圍了七天后,糧食也快吃完了,饑寒交迫,危在旦夕。陳平看到冒頓單于對新得的閼氏(單于的妻妾)十分寵愛,朝夕不離。這次在山下扎營,經(jīng)常和閼氏一起騎馬出出進進,淺笑低語,情深意篤。于是陳平向劉邦獻計,想從閼氏身上打主意。劉邦采用陳平之計,派遣使臣,乘霧下山向閼氏獻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
于是閼氏就對冒頓單于說:"軍中得到消息說,漢朝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只怕明天就會趕到了。"單于問:"有這樣的事?"閼氏回答說:"漢、匈兩主不應(yīng)該互相逼迫得太厲害,現(xiàn)在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怎么肯就此罷休?自然會拼命相救的。就算你打敗了漢人,奪取了他們的城地,也可能會因水土不服,無法長住。萬一滅不了漢帝,等救兵一到,內(nèi)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冒頓單于問:"那怎么辦呢?"閼氏說:"漢帝被圍了七天,軍中沒有什么慌亂,想必是有神靈在相助,雖有危險但最終會平安無事的。你又何必違背天命,非得將他趕盡殺絕呢?不如放他一條生路,以免以后有什么災(zāi)難降臨到咱們頭上。"
冒頓單于本來與韓王信的部下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他們的軍隊沒有按時前來,冒頓單于懷疑他們同漢軍有勾結(jié),就采納了閼氏的建議,打開包圍圈的一角,讓漢軍撤出。當天正值天氣出現(xiàn)大霧,漢軍拉滿弓安上箭,從已經(jīng)解除包圍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才得以脫險。
白登之圍的戰(zhàn)爭結(jié)果
"白登之圍"后,冒頓單于屢次違背漢朝與匈奴所訂立盟約,對邊界進行侵擾劫掠活動。劉邦盡斬先前進言匈奴可擊的十幾名使臣,并赦免劉敬,封為關(guān)內(nèi)侯,食祿兩千戶,號為建信侯。
白登之圍的戰(zhàn)爭影響
劉邦為了休養(yǎng)生息,采納劉敬的建議,要嫁長公主與匈奴和親,呂后不答應(yīng),日夜哭泣,劉邦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并派劉敬作為使者陪同前往。此外漢朝每年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等。自此,漢與匈奴約定結(jié)為兄弟,各自以長城為界,兩國的關(guān)系得到暫時的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