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的故事
“老生常談”比喻人們早就聽慣的、沒有新鮮內容的話。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老生常談的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老生常談的故事:
三國時候,有個名叫管輅(lù)的人,從小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尤其喜愛天文。十五歲時,已熟讀《周易》,通曉占卜術,漸漸有了名氣。日子一久,他的名聲傳到吏部尚書何晏(yàn)、侍中尚書鄧颶(jù)耳里。
有一天,這兩個大官派人把管輅召來替他們占卜。管輅早就聽說這兩人是曹操侄孫曹爽的心腹,胡作非為,名聲很不好。他想趁這個機會好好教訓他們一頓,滅滅他們的威風。
何晏一見管輅,就大聲嚷道:“替我算一卦,看我能不能再有機會升官發財。另外,這幾天晚上我還夢見蒼蠅總是叮在鼻子上,這是什么預兆?”管輅想了一想,說:“從前周公忠厚正直,輔助周成王建國立業,國泰民安;現在你的職位比周公還高,可感恩于你的人很少,懼怕你的人卻很多,這恐怕不是好預兆。你的夢按照卜術來測,也是個兇相!”管輅接著又說:“要想逢兇化吉,消災避難,只有多效仿周公,發善心,行善事。”鄧颶在一旁聽了,連連搖頭說:“老生常談,沒有什么新意。”管輅聽了哈哈一笑,說:“雖說是老生常談,卻不能加以輕視啊!”
后來,曹爽在與司馬懿的斗爭中慘遭失敗,作為曹爽心腹的何晏和鄧颶都被司馬懿殺害了。
成語“老生常談”本來是指老書生常講的話,后來多用來比喻人們早就聽慣的、沒有新鮮內容的話。
【注音】:lǎo shēng cháng tán 【英譯】:cut and dried, cliché
【解釋】:老生:老書生。老書生經常發表的平凡的議論。比喻被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意的老話。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談。”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沒有新意的話。常用作謙詞。
【示例】:清·田蘭芳《敘袁仲方(袁可立孫)甲子秋冬詩》:“余曰:‘此蔽于老生常談耳。’”
夏衍《心防》第二幕:“我懶得應酬,說來說去,全是聽膩了的老生常談。”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機,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原作】老生常譚。《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
【近義詞】:陳詞濫調、老調重彈
【反義詞】:標新立異、真知灼見、遠見卓識、奇謀高論、珠玉之論
【燈謎】:新同學不發言
【歇后語】:孔明練琴;八十老翁練琵琶
【英文】:standing dish
【日文】:ありふれた平凡(へいぼん)な話
【法文】:banalité
【德文】:aufgewǎrmter Kohl
相關人物介紹:
管輅(209年-256年),三國時期曹魏術士。字公明,平原(今山東德州平原縣)人。年八九歲,便喜仰觀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術,習鳥語,相傳每言輒中,出神入化。體性寬大,常以德報怨。正元初,為少府丞。北宋時被追封為平原子。
管輅是歷史上著名的術士,被后世奉為卜卦觀相的祖師。
管輅通曉用卜卦觀察自然現象來推測事物。初時,有個婦女丟了一頭牛,讓管輅給卜算一下。管輅說:"你到東邊山丘的墳墓中去看看,你丟的那頭牛就在那懸空躺著呢。"到那里一看,果然看到牛在墳坑內懸空躺著呢。這位丟牛的婦女反而對管輅起了疑心,報告了官府。官府派人來察驗,才知道他是用卜卦推算出來的。又有一次,洛中有一個人的妻子丟失了。
管輅讓他跟一個挑豬人在東陽門相打斗,豬從挑豬人的蘿筐里跑出來,跑到一家院里,撞壞了院墻,從屋里走出來一個女人,正是問卜人的妻子。管輅住的鄉里范玄龍家中接連不斷地失火。找管輅卜算。管輅說:"有一位戴著角巾的男人駕著黑牛從東邊來,你一定留他住下。"后來,果然有這么一個男人來了。范玄龍留他在家中住下,這個男人急著趕路,范玄龍不放他走,只好住下了。
天黑后,范玄龍一家不進屋去睡。這位男人怕他們謀害他,就手中持刀在里屋門外,倚著柴堆打個盹。忽然看見一個東西,用口往外噴火,這個男人驚恐急忙用刀將它砍死,上前去看,原來是只狐貍。從這以后,范玄龍家再也不鬧火災了。又有一個人捕獲一頭鹿,讓人偷走了,到管輅這兒推算。管輅告訴他:"東街第三家,等他們家里沒人的時候,掘開他家屋上第七根椽子,將瓦放在椽子下面。到明天吃飯的時候,有人就會將鹿送給你的。"這天夜里偷鹿的人的父親頭痛得厲害,也到管輅這來占卜。管輅讓他將偷來的鹿還回去,于是他父親的頭立時不痛了。又有一次,官府內部丟失了物品。管輅讓他們在人靜時在寺門旁指天畫地,舉著手向四方。到了傍晚,丟失的物品果然又回到原來的地方了。
人物評價:
陳壽:華佗之醫診,杜夔之聲樂,朱建平之相術,周宣之相夢,管輅之術筮,誠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絕技矣。昔史遷著扁鵲、倉公、日者之傳,所以廣異聞而表奇事也。故存錄云爾。
管辰:夫晉、魏之士,見輅道術神妙,占候無錯,以為有隱書及象甲之數。辰每觀輅書傳,惟有易林、風角及鳥鳴、仰觀星書三十馀卷,世所共有。然輅獨在少府官舍,無家人子弟隨之,其亡沒之際,好奇不哀喪者,盜輅書,惟馀易林、風角及鳥鳴書還耳。夫術數有百數十家,其書有數千卷,書不少也。然而世鮮名人,皆由無才,不由無書也。裴冀州、何、鄧二尚書及鄉里劉太常、潁川兄弟,以輅稟受天才,明陰陽之道,吉兇之情,一得其源,遂涉其流,亦不為難,常歸服之。
劉孝標:臣觀管輅天才英偉,珪璋特秀,實海內之名杰,豈日者卜祝之流乎?而官止少府丞,年終四十八。天之報施,何其寡與?然則高才而無貴仕,饕餮而居大位,自古所嘆,焉獨公明而已哉!
劉克莊:"平叔知幾語,疑于易學通。歲朝不相見,隔日問三公。"
羅貫中:傳得圣賢真妙訣,平原管輅相通神。鬼幽鬼躁分何鄧,未喪先知是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