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闖進了中共“一大”會場
闖進中共“一大”會場的那個人是誰?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誰闖進了中共“一大”會場,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誰闖進了中共“一大”會場: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望志路106號李漢俊家正式舉行,會場就設在李家客廳里。其布置很簡單:房間正中放著一張長條餐桌,桌子周圍是一圈圓凳,桌上擺著一只粉紅色的玻璃花瓶、一套茶具、一對紫紅色煙灰缸。房間四面安置有茶幾、幾把椅子和一方兩屜小桌。
大會推舉張國燾為會議主席,主持日常議事日程。會議秘書是毛澤東與周佛海,擔任記錄工作。
張國燾坐在桌前的顯要位置,神采飛揚。他首先報告了大會的籌備經過,又提出了大會的議題,即制定黨的綱領、工作計劃和選舉中央機構。
張國燾宣讀了由陳公博轉來的陳獨秀信函,其中談了4點意見:(一)黨的發展與教育;(二)黨的民主集中制的運用;(三)黨的意見;(四)群眾路線。
劉仁靜微笑著坐在馬林旁邊。這位北京大學英語系的高材生,正在發揮他的特長——翻譯。他把張國燾的話譯成英語,講給馬林聽。有時,坐在另一側的李漢俊也翻譯幾句。
張國燾仰著他那張寬臉,侃侃而談,不時地在重要地方停頓一下,用眼睛看一看馬林的反應。他一直講了20多分鐘,才告一段落。
接著,馬林代表共產國際致辭。他聲若洪鐘,口若懸河,一副宣傳鼓動家的派頭。他似乎又回到了在印度尼西亞街頭演講的角色中——他曾在印尼做過多日革命工作。
當馬林講到他和列寧在莫斯科的會見時,會場頓時變得熱烈起來。在中國共產黨人與馬克思主義者的心目中,“列寧同志”享有崇高威望。馬林眼里閃著光芒,說著列寧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關懷;他很期望中國建立起共產黨,期望世界的東方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中共代表們的眼睛,全都睜得大大的。若不是馬林事先關照過不許鼓掌以免驚動密探的話,代表們必然早已激動地鼓起掌來。
馬林一口氣講了3個多小時,一直講到子夜。
馬林的口才讓張國燾嘆為觀止,他不禁暗暗佩服起了這位優秀的國際主義演說家。
馬林講完之后,尼科爾斯基代表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發言,他的話似乎并沒有引起大家多大的注意。他一講完,張國燾馬上宣布散會。
當代表們披著濃濃的夜色走出李公館后門時,四下里已一片寂靜。晚風習習,吹得大家個個意氣風發。這次大會開得十分熱烈,以致于沒有一個人面帶困意。
那晚的月亮并不是很亮,卻很柔和。
這是中共“一大”期間第一次全體會議。
以后的幾天里,會議仍一直在李公館舉行。然而,時而有的代表會因瑣事無法前來開會;馬林和尼科爾斯基因怕出入過頻,引起路人懷疑,所以也很少來。張國燾是大會執行主席,他是每回必到的。沒有馬林在場,他倒可以輕松起來,大聲加入討論。不知為什么,他在馬林面前總有些拘謹。每次會議結束,他便匆匆奔赴大東旅社,向馬林、尼科爾斯基匯報會議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
張國燾自己也做了一個長達6000字的發言,匯報他近兩年來在學生運動、工人運動等方面所的一些工作。這就說明,他當時對群眾運動已經形成了自己較為明確的觀點,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也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
會議之初,氣氛還是很融洽的。但越到后來,爭論漸起。尤其當起草黨的綱領和決議時,爭論就更加激烈了。
張國燾是會議主持人,自然被選進起草小組;李漢俊懂得4國外語,博覽馬克思主義典籍;劉仁靜素有“小馬克思”的雅號;還有董必武和李達,他們都參加了黨綱的起草。
最激烈的爭論,總是爆發在兩位已讀過不少馬克思經典著作的人物——劉仁靜和李漢俊之間。爭論的焦點在于,中國共產黨究竟應該有什么樣的黨綱。
經過一番又一番的爭論,在黨綱、章程和決議的草稿紙上,畫滿了蜘蛛網一般密密麻麻的修改記號。每次一到論辯最激烈處,張國燾總是恰到好處地站出來,雙手一拂,大聲說:“別吵了,這個地方先記下來,等馬林看后再決定好了。”
他極為推崇馬林,這使得其他代表很不愉快;尤其是東道主李漢俊,因為他總是在氣勢上壓倒劉仁靜。而每當張國燾出面調解時,他就認為這是張國燾在幫自己人——劉仁靜與張國燾畢竟是同在北京小組的,而且還都是來自北大。
在上海的最后一次全體會議,馬林親自出席。誰知就是這次會議,卻險些出事了。
那天是7月30日,天氣分外的悶熱。即便是坐在屋子里不動,汗水仍汩汩地從身上各處汗毛孔內滲出來。
代表們決定白天不開會,等晚上有涼風時再舉行。
當夜幕降臨大上海后,會議準時在李宅召開。
這次又缺了一個人——周佛海。據說那天他肚子痛,大瀉不止,只好呆在住處休息。
代表們依次坐定后,馬林宣布開會。不一會兒,從那扇虛掩著的后門里,伸進一個陌生人的頭來。那人擠進門內,眾人這才看清,是個灰布長衫的中年男子。他那一雙懷疑的眼睛到處亂溜。
李漢俊站出來,大聲質問這個冒昧闖進自己家門的不速之客:“你找誰?”
那人隨口答道:“我找社聯的王主席。”
“這哪有什么社聯,什么王主席?”李漢俊一臉詫異。
那人忙稱找錯了地方,一邊彎腰道歉,一邊匆匆退了出去;還回頭使勁地盯了兩個外國人幾眼。
面對這一情形,富有多年地下斗爭經驗的馬林,雙眼頓時射出警惕的目光。他用英語詢問李漢俊剛才怎么一回事,李漢俊當即作了簡要的答復。
馬林忽地從座位上一躍而起,用手“嘭”地拍了一下桌子,當機立斷:“一定是密探!我建議會議應立即停止,大家迅速離開!”
張國燾慌忙宣布中止開會,代表們紛紛散去。
李漢俊是主人,自然不能走;陳公博也坐下來陪他。陳后來在其《寒風集》中寫道:
“我本來性格是硬繃繃的,平日里心惡國燾不顧同志危險,專與漢俊為難;到了現在有些警報,又張惶地逃避,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各人都走,我偏不走,正好陪著漢俊說話,看到底漢俊的為人如何,為什么國燾和他有這樣的惡感……”
馬林的判斷是正確的。幸虧他們轉移得早,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因為不一會兒,便有大隊人馬趕來包圍了李公館。
原來,闖進門的那個人叫程子卿,是當時法租界巡捕房的政治探長。那天他路過這里時,正好聽見了馬林聲若響雷的異國語言,不覺起疑,進來查看。見到這一屋子人,忙回去報告了。
程子卿簡介:
程子卿(qīng)(闖入中共一大的密探),(1885年-1956年),江蘇鎮江人。程子卿讀過三年私塾,后來在鎮江米店當學徒。在1900年前后,程子卿從鎮江到上海謀生,在十六鋪碼頭做搬運工。他在那里結識上海幫會頭子黃金榮,結拜為幫,人稱"黃老大"(黃金榮)、"丁老二"(丁順華)、"程老三"(程子卿)。又因為他的皮膚黝黑,綽號叫"黑皮子卿",屬青幫的"悟"字輩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