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典故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可以和秦始皇焚書坑儒相提并論的思想史上的大事,這兩件事都是具有鉗制思想的作用,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內容也成為后來人熱議的話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內容簡介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內容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維護皇帝的權威,這也是儒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理論方面,漢武帝之所以采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理論,正是為了維護自己統治,罷黜百家的意思就是,拋棄甚至貶低其他學派的學說,而獨尊儒術指的是要宣揚孔子的學說,把孔子的學說和論語作為顯學,作為統治國家的工具。在獨尊儒術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就是要維護皇帝的權威,提高皇帝的統治,董仲舒在實行獨尊儒術時說,皇帝就是上天派來與人民溝通的一個橋梁,皇帝是天授神權,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內容中最后一點也是天賦神權。
除此之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有很多具體的內容,例如把孔子學說作為顯學,在京城中建立太學,廣開言路,讓小孩們都學習孔子的學說,還包括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并且法律是神圣的不可以動搖的,這也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歷史上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一直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都成為漢代思想史上的一個標簽,一個代名詞,這件事在中國的思想史上占據重要的地位,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誰提出的這個問題也被后人討論得沸沸揚揚,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誰提出的這個問題,后來有人早已經作出了明確的回答,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理論的第一個提出者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是漢代權臣,也是漢武帝的心腹親信,他在剛剛上位的時候就向漢武帝建議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理論提出者就是董仲舒,董仲舒為了提出這個理論還曾經專門研究過黃老之學,把黃老之學和孔子學說中的一些糟粕和精華集中在一起,構成了董仲舒本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除了董仲舒之外,也有人認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自己提出的,只不過是借了董仲舒的手和嘴來為自己做個掩護,很多人對此表示非常不理解,因為漢武帝作為皇帝本來沒有必要親自提出一個學說,而且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在后來也有積極的一面,漢武帝根本沒有必要掩飾,所以這個說法不可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者就是董仲舒本人。
董仲舒在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理論的同時,也廣泛借鑒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學說,所以在日后漢武帝采取的理論中,有很多別的學派的影子,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實際提出者不只是董仲舒一人,還有很多的理論大家。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弊分析
一直以來后代人對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弊這個話題爭論得沸沸揚揚,有人認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明顯的鉗制思想的工具,所以全部都是消極影響,但也有人認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曾經起到過積極作用,畢竟它曾經維護了漢代的大一統趨勢,也加強了漢武帝的權威,對于整個漢代的發展起到過一定推動作用。
后來大部分歷史學家都傾向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弊不均等,其消極影響顯然是占了主要的,因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本質就是為了維護皇帝的權威,鉗制思想的發展,漢武帝是一個占有欲非常強的皇帝,他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威,不得不鉗制人民的思想,所以才采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理論,在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漢代本來繁榮的文化圈變得死氣沉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多元文化的發展,對于整個漢代的詩詞歌賦來說是不利的。但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件事也曾經起到過積極作用,因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迎合了漢武帝的需要,也維護了皇權統治,尤其是獨尊儒術中天賦神權的說法給了漢武帝的王位很重要的法律保證,使得整個社會的統治基礎被打牢,奠定了漢代發展的穩固基礎,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于皇權的發展是有積極影響的。
雖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有力,但是它弊端也占了絕大多數,所以后來人對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評價不是很高,認為影響主要表現在消極方面,也就是弊端上,畢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一個鉗制思想的工具,不利于漢代思想文化的發展,更不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