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鋼鐵工人罷工
在福斯特領導下,美國約三十六萬五千名鋼鐵工人和二十萬鐵路工人罷工。抗議十二小時工作日,此次罷工持續四個月之久。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美國鋼鐵工人罷工。
基本簡介
1919年9月~1920年1月美國鋼鐵工人舉行的大規模罷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鋼鐵工人每日工作12小時,每周工作7天,生活艱難,工人極端不滿。戰后生活費用急劇上漲,實際工資下降,工人生活進一步惡化,并被剝奪組織工會的權力。在十月革命鼓舞下,W.Z.福斯特領導鋼鐵工人準備于1919年 9月22日舉行罷工。罷工在醞釀中遭到勞聯頭子S.岡珀斯等人的反對。由于各地鋼鐵工人委員會的努力,罷工如期舉行。
這次罷工從匹茲堡開始,很快席卷10個州50個城市,有36.5萬人參加,占鋼鐵工人總數的95%。罷工的主要目標是爭取按產業原則組織美國鋼鐵工業工會,并要求:工人有集體談判的權利;恢復被開除的工會組織者的工作;確立每日8小時、每周6天工作制;提高工資。美國鋼鐵公司與聯邦政府緊密勾結,指責工人罷工在赤化美國。聯邦政府禁止罷工,并派遣聯邦軍隊配合各州民兵、警察及私人槍手,對工人進行殘酷鎮壓,22名罷工者慘遭殺害,成百工人被打傷,幾千人被捕。
鋼鐵公司還雇傭大量工賊,并利用工人中移民眾多的情況,挑撥離間。勞聯上層領導則采取怠工和妥協政策破壞罷工。鋼鐵工人一直堅持到1920年1月8日復工。4個月后,美國鋼鐵公司被迫取消12小時工作日制,對工人的生活條件作了某些改善,但鋼鐵工人未能組成工會。 這次罷工雖然失敗,但它是美國重要的新興產業工人大規模罷工斗爭的開端,并以美國第一次有組織的大規模罷工而聞名于世。
相關人物
美國共產黨的創立者者威廉·福斯特,1881年2月25日生于美國波士頓附近陶頓鎮的一個貧苦工人家庭。他的父親原來生活在愛爾蘭。是一個芬尼黨人,一位爭取愛爾蘭獨立的熱情戰士,1868年作為一個政治流亡者逃到美國。他的母親是一個搖紡女工,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福斯特6歲時.全家搬到費城。由于家貧,大部分寸間住在貧民窟或半貧民窟。從7歲到10歲。他一邊賣報。一邊進校讀書。10歲時,由于經濟困難,不得不輟學而去做工。艱難的童年生活,使福斯特“對工人的生活及其痛苦獲得了廣泛的親身體會”,激發·廠他強烈的階級意識。
走向革命
到13歲時,他已經特別醉心于從書本上看到的偉大的法國革命了。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上半期。在美國,巨大的罷工運動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襲擊而爆發。當他14歲時,便參加了費城電車工人大罷工。他在自傳中回顧這一段經歷時說:“我父親想使我成為一個愛爾蘭民族主義者”。母親想“使我變成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是“我當工人所過的窮困的生活,替我決定了另一命運”。
延伸閱讀
美國鋼鐵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864年的卡內基鋼鐵公司。卡內基鋼鐵公司是從19世紀中葉美國實行關稅壁壘之后才強盛起來的。在1913年才將這種對美國鋼鐵工業的關稅保護完全取消。在此之前,大部分美國鋼鐵工業靠關稅壁壘在同英國的自由貿易的競爭中取得盈利。卡內基鋼鐵公司通過白手起家建立成一個生產鋼鐵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而獲得優勢,且數十年保持世界最大鋼鐵廠的地位。
美國最大的鋼鐵壟斷跨國公司。成立于1901年,由卡內基鋼鐵公司和聯合鋼鐵公司等十幾家企業合并而成。曾控制美國鋼產量的65%。它先后吞并了50多家企業,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壟斷了美國的鋼鐵市場和原料來源。總部設在匹茲堡。該公司在國內擁有數十家子公司,還擁有30多條散裝貨船負責運輸。在國外的子公司和聯營公司設在加拿大、英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法國、日本、印度、尼日利亞、巴西等國。該公司生產的范圍很廣,包括鐵礦砂、煤、白云石和其他有色金屬的開采,各種鋼管 、鋼板 、鋼軌的制造,化工產品,石油鉆探和采油設備。在坦克車身、重炮等武器制造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還參與建筑、造船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