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是不是真的很賣國
李鴻章是一個很復雜的歷史人物,他是晚清重臣。近代一些著名的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經由他代表大清國簽訂的。有些國家甚至還點名要求李鴻章去簽訂條約,因為別人去他們不放心,例如中日《馬關條約》,那么李鴻章是不是真的一點都不愛國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鴻章是不是真的很賣國,歡迎大家閱讀:
李鴻章是不是真的很賣國
李鴻章當時七十多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人生沒有多少個七十年,難道他就很想去簽那個不平等條約賣國嗎?他也沒辦法,因為打仗打不過,他能怎么辦?
其實愛國不愛國是人的一種正常情緒。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國與國之間打戰,不管正義與否,本國老百姓總想著自己的國家能贏,這是基于一種本能的民族理念,這也是為什么希特勒能夠煽動國民發動二次世界大戰,國民是從來不管正義與否的,正義與否是別國的評論,而對于本國老百姓來說,打仗打贏了了就是最好的消息,誰還管你正義與否。
1895年之后,李鴻章又一次環球旅行,其實也不是旅行算是環球考察,去了俄國見到了俄國的皇太子,去了德國見到了鐵血宰相俾斯麥,去了美國見到了當時的美國總統格蘭特總統,最后在日本換船坐招商局的穿回到中國。
李鴻章環球行程最后再日本的橫濱換船,中堂大人很倔強就是不踏入日本的國土,寧死不屈,最后沒辦法工作人員把美國船與招商局的船并排靠著,最后老爺子戰戰兢兢的通過跳板上了招商局的船,這說明他在骨子里是很仇視日本的,能說明他不愛國嗎?
中堂大人的這次環球行程當然也沒閑著,在國外的時候也不斷召開新聞發布會,鼓勵外國資本到大清投資,讓中國的土地、勞動力發揮它的潛能,同時也不忘提醒外國人鐵路、礦山等命脈行業要大清國自己掌握,可見,他的一言一行也是很愛國的,能為國家的發展獻計獻策。
李鴻章——清末重臣
在那個中國正歷經前所未有的大轉型時代,李鴻章作為中國清末重臣,同時是將領兼外交官,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淮軍創始人和統帥。
曾國藩早年洋務圖強,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跡,如在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后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于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梁啟超對他的評價是:“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這是因為,其終究是一個朝廷的傀儡,一生殺人無數,早年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更甚的是,其一生共代表清政府簽下30多個條約,大多為不平等條約。
看了“李鴻章是不是真的很賣國”還想看:
1.怎樣評價洋務運動和李鴻章
2.近代史李鴻章小論文
3.近代史論文人物李鴻章
4.李鴻章與八國聯軍談判的故事
5.中國近代史課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