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古代歷史
歐洲擁有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2500年歐洲就出現了巨石文化,現在還留有歐洲巨石建筑遺跡。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被認為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歐洲古代歷史,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歐洲古代歷史·史前歷史
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在現代人類——智人出現后從非洲移居至歐洲。最早的歐洲人骨骼發現于格魯吉亞達馬尼斯,距今180萬年。最早的生物學上的現代歐洲人出現于公元前3 5000年。公元前7千年在巴爾干已有定居點的痕跡。中歐在公元前6千年,北歐部分地區在公元前5千至4千年到達新石器時代。公元前5508-2750年的庫庫特尼-特里波里文化是歐洲最早的大規模文明,也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意大利卡莫尼卡河谷就開始有了卡慕尼文明,留下了歐洲最多的超過35萬幅的壁畫。
歐洲的銅器時代,也叫青銅時代,是一段變化和混亂交錯的時期。最重要的事件是中亞民族大舉遷徙和入侵歐洲。主流學者認為他們是原始印歐人,但是也有幾種有爭議的其他看法。其他現象包括巨石崇拜的轉播發展,經濟上首次出現明顯的階級差別,以及與此相關的在巴爾干地區的第一個已知的君主制政權。歐洲第一個著名的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是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文明,以及隨后的希臘鄰近地區的邁錫尼文明,始于公元前2千年早期。
雖然早在公元前1100年愛琴海地區的人就懂得使用鐵器,但是直到公元前800年該技術還沒有傳播到中歐,除了石器時代的陶器群文化進化而來的哈爾施塔特文化之外。很可能是這項技術的優越性使得印歐人不久之后明顯在意大利和伊比利亞站穩了腳跟,足跡深入這兩個半島(羅馬建立于公元前753年)。
歐洲古代歷史·古典時代
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影響十分明顯地表現在當代歐洲的語言、思想、法律和思維方式中。古希臘是一群城邦的集合,從中發展出了早期的民主制度。雅典是最強大的和最發達的城市,從伯里克利時代開始就是知識的搖籃。公民論壇進行國家政策的辯論和立法,最著名的古典哲學家們從中產生,如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后者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作為希臘馬其頓王國的國王,亞歷山大的軍事成就把希臘文化和知識一直傳播到印度河邊。但是在布匿戰爭中戰勝迦太基強大起來的羅馬共和國在這一地區崛起。希臘文明傳承到了羅馬文化中,雅典本身也被歸入元老院和羅馬人民(SPQR)的旗下。羅馬從阿拉伯一直擴張到不列顛尼亞。公元前44年當羅馬到達全盛時,領導人尤利烏斯·凱撒被懷疑破壞共和,意欲獨裁而遇刺身亡。在隨后的混戰中,屋大維篡奪了權力,收買了羅馬元老院。宣布共和國重生的同時,他實際上開始了羅馬國家從一個共和國到一個帝國——羅馬帝國的轉變。
歐洲古代歷史·古代希臘
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他在地中海區域孕育,其成就豐富多彩,燦爛輝煌,在古代世界放射出耀眼光芒。
古希臘的繁榮
古代希臘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區。公元前2000年左右,愛琴海中的克里特島出現了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500年左右希臘半島的邁錫尼也出現了奴隸制國家。克里特和邁錫尼的古老文明被稱為愛琴文明。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愛琴文明是希臘歷史的開始。 公元前八世紀至公元前六世紀,在希臘興起了眾多奴隸制城邦,其中以雅典和斯巴達最為著名。 公元前五世紀,希臘進入經濟、政治和文化全面繁盛時期,奴隸制度充分發展起來。手工作坊、商業貿易、交通運輸、葡萄種植以及家務勞動都普遍使用奴隸,奴隸成了社會的主要生產者。奴隸的勞動帶來了希臘奴隸制的繁榮。雅典工商貿易興盛,是當時地中海地區最大的商貿中心,是最繁榮的城邦,被稱為“全希臘的學校”。
雅典民主政治
古希臘繁榮時期,絕大多數城邦廢除了專制制度,實現了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享有充分權利的民主制。雅典在公元前594年進行了著名的梭倫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執政時期,城邦政治充分民主化。民主政治時期的雅典沒有國王,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是掌握國家權利的最重要的機構。公民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國家各級官職向公民開放,通過選舉產生。由全體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是雅典國家的最高決策機構。 伯里克利時期雅典基本實現了民主,但是真正享有民主權利的只是擁有公民權的少數雅典人。奴隸和婦女都沒有政治權利。
歐洲古代歷史·古代羅馬
意大利是羅馬的發祥地。公元前510年,一個奴隸制共和政治的羅馬國家在意大利半島崛起。古代羅馬繼承古代希臘的文化傳統,盛行奴隸制,是歐洲奴隸制文明的輝煌時代。
羅馬共和國
古羅馬國家由位于意大利臺伯河畔的羅馬城發展而來。公元前510年,羅馬建立了奴隸制共和國,公元前三世紀統一了意大利半島。接著,羅馬向海外擴張,與控制地中海西部的北非強國迦太基進行了長達100多年的爭霸戰,史稱布匿戰爭,羅馬最終擊敗了迦太基。羅馬還不斷的向地中海東部發動征服戰爭。公元前二世紀末,羅馬取得了地中海霸權,成為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羅馬共和國時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機構,公民享有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國家沒有國王或皇帝,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機構,執政官是最高的官職。羅馬共和國的政權主要掌握在貴族奴隸主手中。 羅馬共和國后期,共和制度出現危機,社會動蕩不安,聲勢浩蕩的斯巴達克起義震撼了羅馬的統治。一些軍事領袖為獲取國家權力展開了激烈爭奪。公元前45年,凱撒【Julius Caesar ,約前100—前40】奪得羅馬最高權利成為獨裁者,羅馬共和國名存實亡。
羅馬帝國
繼凱撒后,屋大維[Octavius,前63—公元14] 掌握了國家最高權力。公元前27年,屋大維實行元首制,獨攬政治、軍事、司法和宗教大全,被尊稱為“奧古斯都”,實際上成了羅馬帝國第一個皇帝,羅馬進入帝國時期。羅馬帝國建立后,版圖不斷擴大,成為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奴隸制大帝國。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爆發全面的社會危機。公元395年,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分別以君士坦丁堡。羅馬為都城。公元476年,分裂后的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入侵的沖擊下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標志著西歐奴隸制社會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