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紀念碑是為了紀念誰
獅子紀念碑是世界最有名的雕像之一,1821年由丹麥雕塑家雕刻在天然巖石上。雕刻在整塊的崖壁上的石像,是由丹麥的雕刻家特爾巴爾森設計的。這是為了紀念在1792年8月10日,為保護法國國王路易16世家族的安全,而全部犧牲的786名瑞士雇傭兵。
歷史介紹
于歐洲瑞士,1792年法國大革命,暴民攻擊法國巴黎杜伊勒利王宮時,為保護法王路易十六及王后,786名瑞士雇傭兵無論軍官士兵皆全體戰死。在那群瑞士雇傭兵中就有許多盧塞恩人,因此,鑿刻在山麓巖石上的這尊獅子紀念碑又被稱作“盧塞恩之獅”。
雕像刻在一個淺穴里,一頭瀕死的雄獅帶著哀傷和痛苦,無力地匍匐在地,一支銳利的長箭深深地刺入背脊,邊上還有一些折斷的槍和帶有瑞士十字的盾牌。
整座紀念碑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被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稱為“世界上最哀傷,最感人的石雕”。
歷史背景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封建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關于其結束時間尚存爭議,正統觀點認為1799年的霧月政變為革命終結的標志;另有觀點認為1794年7月雅各賓派統治的結束為革命的終結;還有觀點認為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是革命終結的標志。法國大革命爆發,持續時間長,革命進程激烈,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法國的君主專制政體,并為以后的革命掃清了道路。
相關人物:
路易十六(Louis Χ Ⅵ,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 享年38歲),法國國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孫,法蘭西波旁王朝復辟前最后一任國王,也是法國歷史中唯一一個被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性格優柔寡斷,即位后多次更換首相和部長,任由內閣內訌,從激進的改革到保守的節儉措施,政策變化無常。路易十六無心朝政,經常來到自己的五金作坊里,與各式各樣的機械為伍。
他的成就有點類似中國的明熹宗朱由校(即天啟帝,擅長木工)。18世紀80年代法國陷入財政危機后,更經常借打獵等活動逃避復雜的國事。法國大革命爆發后,路易十六被迫組織立憲派擁立資產階級掌握實權、表面上接受君主立憲政體,暗地里想借助國外勢力絞殺革命。由于奧地利等國的威脅,1792年法國被迫對奧地利宣戰。此后,法國長達20多年的對外戰爭開始了。
起初,路易十六暗地與歐洲其它君主國聯合共同鎮壓國內革命黨人。1792年法國民眾組成的義勇軍打退了他國的侵略者,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波旁王朝被推翻。人民迫切要求處死路易十六。后在吉倫特派的公開下,于1793年在巴黎革命廣場被推上斷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