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女性孝莊太后介紹
導讀:孝莊是清朝歷史上一位舉足輕重、頗受關注的人物。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出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卷入一場又一場政治斗爭的旋渦,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
孝莊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寨桑之次女,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之妹。出生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后,受封為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后,與其姑孝端文皇后兩宮并尊,稱圣母皇太后;順治八年(1651年)上徽號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歲;葬昭西陵,上謚,雍正、乾隆累加謚,最終謚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圣文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莊太后
杰出女性孝莊太后介紹
孝莊文皇后一生歷經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歷四帝,她的名字與清初許多重大的事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歷史上的孝莊到底是什么人?孝莊皇后有沒有下嫁給多爾袞呢?為什么孝莊文死后未進皇陵?諸多疑惑引起了人們的好奇。
明末清初的亂世,造就出一大批杰出人物。在博爾濟吉特家族中,就出一一個家喻戶曉的女中豪杰——她就是曾經輔佐三朝的孝莊文皇后。她不僅聰明美麗,還能忍辱負重,以政治家的才能、謀略幫助其夫皇太極,廣納人才;以后又幫助幼子福臨繼承大統;最終支持孫子玄燁大膽治國除奸,使清朝走向興旺盛世。
據有關史料記載,孝莊生于明萬歷四十一年二月(1613年3月),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1687年1月),姓博爾濟特氏,名布木布泰。她出生于蒙古科爾沁部,乃貝勒寨桑之女。其十三歲時,嫁于后金四大貝勒之一的皇太極為妻。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號大清稱帝,封其為永福宮莊妃。后人根據其死后謚號稱之為孝莊。崇德三年,她生皇九子福臨,而后福臨嗣帝位,是為順治,孝莊被尊為皇太后。再后,其孫玄燁又嗣帝位,是為康熙,又被尊為太皇太后。由于她是皇太極的妃子,而皇太極的謚號是太宗文皇帝,又因其兒子和孫子均是皇帝,所以史稱“孝莊文皇后”,一般也稱之為孝莊。孝莊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也無愧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清軍入關、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孝莊皇太后。她一生培育、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姓博爾濟特氏,名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爾沁部,是貝勒寨桑的女兒。十三歲時,嫁給后金四大貝勒之一的皇太極為妻。1636年皇太極改號大清稱帝,被封為永福宮莊妃。1643年,他的兒子福臨(當時只六歲)即位,是為順治帝,孝莊被尊為皇太后。順治帝親政后,很想有番作為,也頗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終因他周圍尚未形成一支以他為主導的強有力的政治勢力,致使他在與朝中反對漢化的勛舊大臣的較量中敗下陣來,英年早逝。孝莊皇太后用她超人的智慧和威望,使得政權平穩過渡。1654年,她八歲的孫子玄燁又嗣帝位,為康熙帝,她被尊為太皇太后,史稱“孝莊文皇后”。在她的教導下。玄燁健康成長,一個未來杰出帝王的特質,在少年時代打下了根基。鰲拜集團鏟除后,孝莊放手讓玄燁理政,讓他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又一再提醒他要謹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備等。對于祖母的教誨玄燁非常尊重,重大事情無不先征求意見,然后施行。孝莊生活儉樸,不事奢華,她總是把宮中積蓄拿出來賑濟,全力配合、支持孫子的事業。
在他們的攜手努力下,清王朝從動亂走向穩定,經濟從蕭條走向繁榮,為平定三藩、統一臺灣和邊疆用兵等大規模戰爭奠定了物質基礎。清王朝在康熙朝形成第一個黃金時代,其中包含了孝莊的一份功勞和心血。
孝莊是清朝歷史上一位舉足輕重、頗受關注的人物。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出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卷入一場又一場政治斗爭的旋渦,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固的地位并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她一生經歷清初三朝,正是由亂到治的關鍵歷史時期。她全力輔佐皇帝,調和清宮內部矛盾和斗爭,對穩定清初社會秩序,促進國家的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后世尊稱她為“清代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