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
引言:孟獲流著眼淚說:“作戰(zhàn)中七縱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來沒有聽說過。丞相對我們?nèi)手亮x盡,我沒有臉再回去了。”
三國時期,在蜀漢的南部,即今之云南、貴州和四川的南部,當時稱為“南中”,散居著許多少數(shù)民族,總稱為“西南夷”。但蜀在南中的統(tǒng)治極不鞏固。建興元年(223)劉備死后,牂柯郡(今貴州凱里西北)太守朱褒、益州郡(今云南晉寧東)的大姓雍闿、越巂郡(今四川西昌)叟族首領(lǐng)高定同時反叛。經(jīng)過一年多時間的內(nèi)部整頓,“閉關(guān)息民”后,蜀建興三年(225)諸葛亮親自率兵南征。出師前,他采納部將馬謖的建議,制定了以撫為主的攻心戰(zhàn)術(shù)。七月,諸葛亮由越巂入南中,派馬忠率東路軍進攻牂柯,消滅朱褒的勢力;又派李恢率中部軍自平夷(今貴州畢節(jié))真趨益州郡。他親率主力進入益州。這時雍闿已被高定的部下殺死,孟獲代替雍闿為主,收集雍闿余部抵抗諸葛亮。孟獲在當?shù)厣贁?shù)民族中很有威望,所以諸葛亮根據(jù)自己的既定方針,決定生擒孟獲,使他心服歸降。八月,蜀軍在與孟獲軍交戰(zhàn)中,果然生俘孟獲。經(jīng)過七擒七縱,孟獲終于心服口服。于是諸葛亮進入滇池,仍然委任孟獲等渠帥在當?shù)貫楣佟VT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不僅解除了蜀漢的南顧之憂,穩(wěn)定了后方,而且從南方調(diào)撥了不少人力物力,充實了蜀漢的財政力量,從而可以專心于北方,揮兵北向秦中了。
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
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鞏固后方,率領(lǐng)軍隊南征。 孟獲不但作戰(zhàn)勇敢,意志堅強,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極得人心,就是漢族中也有不少人欽佩他,因此決定把他爭取過來。
孟獲雖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陣,見蜀兵敗退下去,就以為蜀兵不敵自己,不顧一切地追上去,結(jié)果闖進埋伏圈被擒。孟獲認定自己要被諸葛亮處死,因此對自己說,死也要死得像個好漢,不能丟人。不料諸葛亮親自給他松綁,好言勸他歸順。孟獲不服這次失敗,傲慢地加以拒絕。諳葛亮也不勉強他,而是陪他觀看已經(jīng)布置過的軍營,之后特意問他:“你看這軍營布置得怎么樣?”
孟獲觀看得很仔細,他發(fā)現(xiàn)軍營里都是些老弱殘兵,便直率他說:“以前我不知道你們虛實,給你贏了一次,現(xiàn)在看了你們的軍營,如果就是這樣子,要贏你并不難!”
諸葛亮也不作解釋,笑了笑就放孟獲回去。他料定盂獲今晚準來偷營,當即布置好埋伏。
孟獲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對手下人說,蜀軍都是些老弱殘兵,軍營的布置情況也已經(jīng)看清楚,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營,定能逮住諸葛亮。
當天夜里,孟獲挑選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進蜀軍大營,什么阻擋也沒有。孟獲暗暗高興,以為成功在即,不料蜀軍伏兵四起,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接連被擒,再也不敢魯莽行事了。他帶領(lǐng)所有人馬退到滬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滬水,沒有船不能過去,天氣又熱,困難重重。”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裝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對岸射來的箭立即退回來,隨后再去渡河;一面將大軍分成兩路,繞到上游和下游的狹窄處,渡過河去包圍孟獲據(jù)守的上城。后來,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雖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氣。諸葛亮還是不殺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將士中有人對諸葛亮的這種做法不理解,認為他對孟獲大仁慈寬大了,諸葛亮向大家解釋說:“我軍要徹底平定南方,必須重用孟獲這樣的人。要是他能心悅誠服地聯(lián)絡(luò)南人報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萬大軍。你們現(xiàn)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這里來打仗了。”
孟獲這次被擒又釋放后,下決心不再跟蜀兵作戰(zhàn)。但時間一長。營里快斷糧了,他派人向諸葛亮借糧,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獲親自出來,與蜀軍大將一對一比武。孟獲接連打敗了幾名蜀將,但剛到大堆糧食旁,被絆馬索絆倒被擒。蜀將當即傳達請葛亮的命令,讓盂獲回去,并把糧食搬走。
在這種情況下,孟獲終于從心里佩服諸葛亮。為了讓各部族都歸順蜀國,他把各部族首領(lǐng)請來,帶著他們一起上陣。結(jié)果又被蜀兵引進埋伏圈,一網(wǎng)打盡。蜀營里傳出話來,讓孟獲等回去,不少部首領(lǐng)請孟獲作主,究竟怎么辦。孟獲流著眼淚說:“作戰(zhàn)中七縱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來沒有聽說過。丞相對我們?nèi)手亮x盡,我沒有臉再回去了。”
就這洋,孟獲等終于順服蜀漢,聽從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