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簡介
官渡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那時天下大亂,群雄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出,有名者可為其主,經過時間的演變,空間的轉換,形成三國鼎立態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官渡之戰簡介,歡迎大家閱讀。
官渡之戰簡介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四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東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于官渡,在此展開戰略決戰。
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占優勢。七月,進軍陽武,準備南下進攻許昌。八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里,曹操也立營與袁軍對峙。
九月,曹軍一度出擊,與袁軍交戰不利,退回營壘堅守。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官渡之戰誰贏了
官渡之戰,是一場聞名于當時的重大事件,其輻射效應幾乎震驚了整個天下,讓大家相信夢不再是夢,只要運籌帷幄,只要敢想慎行,你也可以扭轉大局勢,成為大贏家。
那究竟這是一場怎樣的戰役,它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發生的地點在哪里?都有哪些國家涉及到這場戰爭,誰又笑到了最后?它給我們闡述了什么樣的理論以供我們學習呢?
我們首先來看看這場戰爭發生時的大背景,東漢末年,民不聊生,到處烽煙再起,袁紹是當時率先割地封王之人,在他進行官渡之戰前,他的勢力幾乎說是達到了鼎盛時間。而曹操呢?挾太子偏居一隅,以望能夠號令天下,可見其野心之大,但他深深明白自己的力量并不夠強大,所以他在積蓄力量,以便能夠發展壯大。可以說對敵雙方一個已經到達頂峰,而另一個可謂是新秀級別。
那么這場戰爭因何而起,最終的目的又是為了什么?剛才我們已經說過,袁紹之勢勢如破竹,所以他希望能夠打敗曹操,徹底的占領河北,成為一方的霸主。袁紹為達到此目的,集結軍隊,準備一攻拿下。
這樣就有了這場官渡之戰,袁紹因為自己的強大所以看不起曹操這個對手,又或者因為袁紹的兵力強大,壓根不覺得曹操那小小的部隊能夠與之抗衡,所以輕敵者必敗,這就是袁紹最終失敗的原因,也是曹操得以在這場戰事中勝利的重大原因之一。
看了“官渡之戰簡介”還想看:
1.官渡之戰簡介
2.官渡之戰的簡介
3.官渡之戰勝利的原因
4.官渡之戰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