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商朝歷史歌謠
商朝,又稱殷、殷商 ,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商朝歷史歌謠,希望能幫到你。
關于商朝歷史歌謠
成湯革命夏商替,右相仲虺左伊尹。
第一帝師出奴隸,調和五味善治理。
網開三面有仁義,征伐葛國翦羽翼。
先滅昆吾試民意,九夷之師征不起。
鳴條一戰夏倒旗,六百商湯自此立。
太甲桐宮來面壁,洗心革面改劣習。
太戊在位七五期,伊陟巫咸來佐弼。
九世之亂爭權力,王室戰亂伏危機。
盤庚遷都到殷墟,軟硬兼施穩政局。
武丁中興有政績,傅說為相惟才舉。
開疆拓土數千里,國泰民安盛世期。
祖己仁柔遭廢嫡,祖甲避位去隱居。
辱神射天是武乙,生性殘暴遭雷劈。
文丁繼位殺季歷,難阻西周漸興起。
紂王少時有力氣,倒曳九牛梁柱易。
寵信狐媚是妲己,酒池肉林奢極欲。
殺叔比干囚微箕,日益昏亂成暴戾。
窮兵黷武怨四起,牧野之戰把命毖。
前后相傳三一帝,六百基業終亡去。
關于商朝歷史歌謠解釋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鳴條之戰滅夏立國,在牧野之戰中戰敗被周滅亡,前后相傳17世31王,延續550余年。
成湯革命:成湯是商朝開國君主,也稱商湯,子姓,名履,又名天乙,商族部落居于河南商丘一帶。相傳為契的后代。夏朝自孔甲亂政后,國力衰弱,諸侯反叛,由商族部落勢力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一個比較大的諸侯國。湯作為商族部落首領時,夏朝由桀統治,他喜好征伐,性情暴虐,荒淫無道,先寵愛妹喜造可以劃船的酒池,后又喜新厭舊,移情別戀岷山氏進獻的二兩位美女。人民憎恨,眾叛親離。商湯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輔助下,巧妙設謀,趁機起兵,推翻夏朝統治,建立商朝,史稱“成湯革命”。
左相仲虺:商湯的左丞想名叫仲虺huǐ,姓任,又名中壘,他是夏桀時薛國部落首領,也是商湯時期的開國重臣。他輔佐成湯滅夏,建立商朝,任左相。《左傳》、《尚書》、《墨子》等書都有其事跡記載,據說其出生時雷聲虺虺,閃電如蛇,大雨傾盆。于是他父親認為他是小龍降世,給他起名叫“虺”,并以赤蛇紋身。因排行老二,所以叫任仲虺。他審時度勢,認為商湯迅速崛起,雄才大略,仁德智信,必成大事,所以投靠了商湯,助他完成滅夏興商大業。商湯把夏桀戰敗后,并沒有殺害夏桀。因以下犯上,也擔心日后其他部落的造反有樣學樣,商湯常感內心不安。仲虺揣摩上意,寫下一篇誥詞,公告天下說明夏桀的殘暴無道,人民深受剝削壓迫,滅夏戰爭是正義之戰,不是為一己私利,而是為解救萬民于水火,替天行道,是天意民心所歸。為商湯進行輿論宣傳,以樹立商湯良好的領導形象。
第一帝師出奴隸,調和五味善治理:伊尹被公認為千古第一帝師,伊尹,伊姓,名摯,小名阿衡。《列子》《墨子》《呂氏春秋》《史記》《水經注》等書都有其事跡記載,相傳伊尹的母親是一名采桑養蠶的奴隸。有一天,他母親夢到一個神仙告訴她,明天有一石頭里將爆發出洪水,叫她一直往東走可以保存生命,但是千萬不能回頭。第二天,她果然發現那石臼洪水噴涌而出,她趕緊通知鄉鄰向東逃奔。她想看看鄉親們有沒有趕上,一回頭,發現村莊成為一片汪洋,而她因違背了神的警告,也變成了空桑。巧遇,有一采桑女發現空桑中有一嬰兒,便帶回獻給有莘王,有莘王便命當廚師的奴隸撫養他。伊尹自幼聰穎,勤學上進,不僅學得一手高超的烹調技術,又知書達理,深得治國之道,當地的貴族都爭相請他當老師教導自己的子弟。商湯聞得伊尹的大名后,備禮前往有莘國去聘請他,并答應娶有莘王的女兒為妃。于是,伊尹便以陪嫁奴隸的身份來到湯王身邊。他背負鼎俎為湯烹炊。先談烹調、五味的道理,進而為商湯分析天下大勢與講解治理天下的道理。讓商湯行仁政,收民心,并為商湯謀劃滅夏的方略。伊尹是商朝開國第一謀臣、功臣、也是商朝建國后第一權臣,歷五主輔政50余年。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終年百歲。其功績與周朝的開國功臣周公一起被后世視為人臣典范,智慧化身。伊尹不僅是謀祖也是廚祖,道家更是將他視為神仙敬奉,被稱為“商元圣”。
網開三面有仁義:網開三面是一個成語,出于商湯時期。《呂氏春秋》及《史記》都有記載:商湯有一次外出狩獵,在郊外看到有人在四面設網捕獵,并向天禱告說:“從天上墜落的,從地上生出的,從四方來的,讓它們都墜落到我的網上。”湯聽到這個人的禱告詞后說;“如果真如你所說的話,禽獸就被殺光了。除了桀那樣的暴君,誰還會做這種事呢?”于是湯收起三面的網,只在一面設網,重新教那人禱告說:“禽獸想向左去的就向左去,想向右去的就向右去,想向高處去的就向高處去,想向低處去的就向低處去,我只捕取那些觸犯天命的。”漢水南岸國家的人聽說了說道:“商湯的仁德遍及禽獸了啊。”于是四十個諸侯國來歸順商湯。
征伐葛國翦羽翼:商湯時,商國雖然實力強大,但在夏王朝面前卻是差距懸殊,但湯卻有志于“蛇吞象”。首先他派遣伊尹以進貢為名到夏都城打探消息,以了解對手實力,并以夏桀寵信的王妃妹嬉作為突破口,用重金收買,為己所用。伊尹回商國后對商湯說,夏自大禹建國以來,已經四百多年,夏王族天生尊貴,王位世代相傳,已深植在民眾心里。雖桀暴虐無道,民間怨恨,但老虎雖病,其威仍在,現在還不是跟夏朝公開對抗的好時機,應當隱忍待時。經過商議,他們決定: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壯大實力;二、攻戰夏國的鐵桿黨羽,削弱夏國力量,使其孤立。三、所有的行動必須師出有名,深得人心。四、對夏王朝俯首稱臣,打消其疑心,待天時、地利、人和兼得,強弱形勢轉化,便一舉殲滅夏王朝。根據這個策略,商湯決定先消滅相鄰的葛國。葛伯忠實于夏桀,是商湯西進滅夏必須消滅的一個對手。而葛伯又是一個唯利是圖,毫無信義的人,有可討伐的理由。湯得知葛伯很長時間沒有舉行過祭祀,就派了使者前去詢問原因。葛伯裝可憐說,國家窮沒有多余的牛羊作為供品。商湯得知后,就派人挑選了一群肥大的牛羊送給葛伯,但葛伯將牛羊全部殺死吃掉,仍然不祭祀。湯得再次派使者詢問葛伯問為什么還不祭祀?葛伯又說我們國家窮,大家不會種植稻谷,沒有酒飯作為供品。于是商湯派人帶著種子前往幫助葛國種莊稼,又派老人和孩子給在葛國種莊稼的商國人吃。葛伯派人將酒飯搶走,連種子都搶去吃了,甚至士兵還殺死了一名抵抗的孩子。于是商湯起兵要將不仁的葛伯消滅,葛國人聽說商湯的軍隊來了,都加入商湯的隊伍,殺死葛伯歸順商國。湯滅葛但諸侯卻沒有人反對,一致指責葛伯不仁,罪有應得。之后商湯又滅了韋、顧等小國,壯大了實力。
先滅昆吾試民意,九夷之師征不起:夏桀得知商湯不斷征伐小的諸侯國,勢力擴張很快,決心扼制他。于是派使臣召湯入朝,湯此時不具備與夏桀決戰的能力,明知入朝有生命危險,但也不得不去。果不其然,商湯至夏國都后,就被囚禁在夏臺。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將湯囚禁起來的消息后,馬上向夏桀進獻奇珍異寶,并卑言微詞,表明忠心,討好夏桀。在妹喜的幫助下,夏桀被釋放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