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爾頓的教育思想
彌爾頓,1608年出生于英國倫敦,從小在他父親的影響,十分喜歡讀書,后來也成為了英國著名的詩人和政論家,也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六大詩人之一。他杰出的代表作《失樂園》采用了宗教諷喻的形式,顯示了作者的思想觀點,并且他的基本思想讓人一目了然,揭露當時的反革命力量,表達對自由的強烈呼吁。另一方面彌爾頓的教育思想方面也很有成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彌爾頓的教育思想
彌爾頓是英國一位現實主義教育的重要人物代表。他生活在17世紀,是當時資產階級革命在文學界具有重要地位的杰出詩人和出色的辯護人。他的教育觀點主要體現在1644年《論教育》這篇著名的論文之中。
彌爾頓在《論教育》一文中較為嚴厲的批評了當時英國學校的各類教育。指出學校“違反常規地強迫頭腦中空無所有的孩子去寫作、寫詩,和寫各種演說詞”,還用很長的時間來學習日常中很少用到的希臘語和拉丁語等多種語言,即浪費了青少年的時間,也浪費了青少年寶貴的青春。到了大學之后,經院主義的邏輯學和形而上學又成為了學生的主要課程,這些都無法獲得對學生來說有用的知識,因此學生極其容易成為唯利是圖、愚昧無知、野心勃勃的小人。所以這樣的教育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程度,這是關系到民族存亡的大事。以上就是彌爾頓所主張的教育思想。
彌爾頓的簡介
彌爾頓,英國著名的詩人、政治家,他是民主的斗士,也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六大詩人之一。彌爾頓是清教徒文學的代表者,他的一生都在為資產階級民主運動而不斷的奮斗。那么彌爾頓簡介又是怎樣的呢?
1608年12月9日的一天,當莎士比亞還在創作他偉大的作品的時候,另一位英國偉大的詩人便在倫敦呱呱落地了,他就是約翰·彌爾頓。約翰·彌爾頓的父親是一位法律文書,家境也十分的殷實。約翰·彌爾頓的父親雖然是一位清教徒,但是他也不像其他的清教徒那樣呆板,他十分喜歡音樂,這也引導了彌爾頓喜歡上了音樂。彌爾頓在父親的影響下,十分喜歡學習,那時的他經常要學到深夜,這對他以后的身體是也極大的壞處。
在彌爾頓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將他送進了一所名叫圣保羅的著名男子學校念書,15歲時便進入劍橋大學深造。因為彌爾頓英俊的容貌,思想又很獨立,在當時的劍橋大學已經成為了最出色的學者。在大學畢業后,他放棄了進入英國教會做牧師的想法,彌爾頓在反復思考下,他堅信自己天生就應該做詩人。于是為了日后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開始努力地寫詩和讀書。
后來彌爾頓寫了大量的詩歌,為人類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巨大的財富,他所作的作品在日后影響了很多詩人。在1674年,這位偉大的詩人終于與世長辭了。以上就是彌爾頓簡介。
彌爾頓的作品
彌爾頓,應該著名的詩人、爭論家,他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六大詩人之一。彌爾頓是清教徒文學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為資產階級民主運動而奮斗。彌爾頓作品有很多,他的一生創作了許多巨作,如《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等等。
在1649年共和國成立后,新政府任命彌爾頓為拉丁文秘書。這這期間他寫了不少文章來捍衛共和國,因為過度疲勞,雙目失明,但他依舊堅持著。王朝復辟后,彌爾頓受到了迫害,他的著作全被焚毀,生活窮困潦倒。在這一時期,他完成了人生的三部杰作,分別是《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
彌爾頓早年的創作都是以短詩為主,他的十四行詩是歌頌自由、抒發自己的情懷,這在他的藝術上有很大的成就。彌爾頓繼承了十六世紀的人文主義思想,他接受了十七世紀新科學的成就,同時也對它們采取批判的態度。彌爾頓肯定人生,但否定無限制的享樂。他肯定人的上進心,但否定因此發展出來的野心和傲慢。他肯定科學,但否定科學是一切。彌爾頓的這種思想也就是革命的清教思想最真實的反映。
《失樂園》是彌爾頓的杰出代表作之一,他寫這首詩的目的在于為了說明人類不幸的根源。這首詩是對封建貴族放蕩的生活給予最尖銳的批評。彌爾頓是英國現實主義教育的重要人物代表。他生活在17世紀,是當時資產階級革命的出色辯護人,他在文學界是具有重要地位的杰出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