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周武王封諸侯
導讀:封諸侯是指中國古代帝王給諸侯授民授疆土的制度,以達到屏藩周室的政治目的。封君要對周王室盡納貢、守邊等義務。
周武王滅商和周公東征后,面對殷朝留下的土地、財產、人口、官吏、軍隊及其故屬國,周采取了封建諸侯的政策,以達到屏藩周室的政治目的。周初的分封對象有同姓宗室子弟,又有異姓功臣宿將,還褒封神農、堯、舜、禹及商湯的后代。史傳周初分封,“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每一個封君受封的不僅有土地,而且還有人口,即所謂“授民授疆土”。封君要對周王室盡納貢、守邊等義務。
周武王分封諸侯結果
魯:姬姓,侯爵。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也。佐文王、武王,有大勛勞於天下;後成王留相天子,命周公為家宰,主自陜以東之諸侯。乃對其長子伯禽於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寶玉大弓之器,俾侯於魯,以輔周室。
授民授疆土
齊:姜姓, 侯爵。系炎帝裔孫,伯益為四岳,生萬生平水土有功,賜 姓曰姜氏, 謂之呂侯。其國在南陽宛縣之西南。自太公望超自渭水,為周文王師,號為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營邱,為齊侯,列於五侯九伯之上,即山東。
燕: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日君 。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為周太保;食邑於召, 謂之邵康公。留相天子,主自以西之諸侯,乃封其子為北燕伯;其地乃幽州薊縣是也。
魏: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畢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 於魏國。即今河南開封高密縣是也。
管:姬姓, 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鮮,以監武庚,封於管。即今河南信陽縣是也。
蔡:姬姓, 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以監武庚,對於蔡。即今河南汝寧府上蔡縣是也。
曹:姬姓, 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鐸,武王克商,封於曹。即今濟陰定陶縣是也。
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武王克商,封於 。即今山東袞州府汶上縣是也。
霍:姬姓, 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處,武王克商,封於霍。即今山西平陽府是也。
衛:姬姓, 侯爵。系武王同母小弟,封為大司寇;食采於康,謂之康 叔,對於衛。即今北京冀州是也。
滕:姬姓, 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繡,武王克商,對於滕。即今山東邱縣是也。
晉:姬姓, 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唐叔虞,封於唐,後改為晉。即今山西平陽府絳縣東冀城是也。
吳:姬姓,子爵。系太王長子泰伯之後,武王克商,遂封之為吳郡。即今吳郡是也。
虞:姬姓, 公爵。系太王子仲雍之後,武王克商:泰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已為吳君,封其別子為虞公。
虢: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仲與虢叔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而文王友愛二弟,謂之二虢。武王克商,封仲於宏農陜縣東南之虢城。
楚:芋姓,系顓頊之裔,曰鬻熊,為周文王師,有勛勞於王家,封之 於荊蠻,以子男之上居之。即今丹陽南郡枝江縣是也。
許:姜姓, 男爵。系堯四岳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對其裔於 許。即今之許州是也。 秦嬴姓,伯爵。系顓 之裔,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於秦。即今之陜西西安府是也。
莒:嬴姓, 子爵。系少昊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後茲與 期於莒地。即今莒縣是也。
紀:姜姓, 侯爵。系太公之次子,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於紀。即今東莞劇縣是也。
邾:曹姓, 子爵。系陸終第五子之後,武王克商,封其裔於邾。即今山東鄒縣是也。
薛:任姓, 侯爵。黃帝之後,武王克商,對其後奚仲於薛。即今之山東沂州是也。
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長庶子,曰微子,商紂王不道,微子 抱器歸;武王克商,封微子於宋。即今之睢陽縣是也。
杞: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後,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東樓公,對於杞,以奉禹祀。即今之開封府雍邱縣是也。
陳:媯姓,侯爵。系帝舜之後,其裔孫閎父,為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實賴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滿而封諸陳,使奉虞帝祀,其 地在太 之墟。即今之陳縣是也。
薊:姬姓, 侯爵。系帝堯之後,武王克商,求其後,封之於薊,以奉 唐帝之祀。即今之北京順天府是也。
高麗 :子姓。 乃殷賢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因不肯臣事於周;武王 請見,乃陳洪范九疇一篇, 而去之遼東,武王即其地封之。至 今乃其子孫,即朝鮮國是也。
為什么周武王封諸侯:
周公擴大分封制,是一種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因為在商朝,雖然統治區域很大,但是,方國、部落遍布全國,時而臣服,時而反叛,連年征伐,人民固苦不堪。商王朝對于臣服的一些方國、部落雖也加有侯、伯等封號,但沒有一套控制辦法,始終沒有形成完整的制度。周武王滅商后,統一于一個“共主”的歷史條件已基本成熟。所以周公擴大分封制,結束了商朝那種小邦林立的局面,在我國歷史上說來,是一個進步。
(1)有利于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后來諸侯國之間出現了強國兼并弱國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通過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蓋了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周文化具有驚人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2)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控制。周朝開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范圍,并逐步構織出全國的交通網絡。
(3)西周后期,隨著諸侯國的日益強大,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春秋時的楚王問鼎,是諸侯國對分封制的公開挑戰。春秋戰國時期。大國兼并小國,同姓國也彼此戰爭,周天子都管不著,戰國末年,周王室完全喪失了分封大權。
(4)周天子具有至尊權威,國家政權也逐漸由松散趨向嚴密。不過受封的諸侯在自己的領地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隨著諸侯國勢力的日益壯大,到西周后期,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 ⊥ㄟ^這種“分封制”周天子與諸侯關系是一層接一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