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帝高洋的歷史趣聞
文宣帝高洋簡直太兇殘,竟然用寵妃的腿骨做樂器,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文宣帝高洋的歷史趣聞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文宣帝高洋的歷史趣聞:
北齊開國君主文宣帝高洋在稱帝前任京畿大都督,掌管外朝大政,但是他假裝愚鈍憨直,連他的妻子被他哥哥齊王高澄多次調戲他也假裝不知道,無論國事家事,他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相安無事。可是,當高澄因為專橫跋扈被殺死后,他忽然變得辦事井井有條,一清二楚,推行新法,把一個晉陽城管理得市井繁榮,井然有序。
東魏帝元善見看他辦事認真,不怕苦累,便封他為大丞相,都督全國的軍隊,還承襲了他哥哥的爵位,當上了齊王。可他哪里知道高洋早有當皇帝的野心,經過密謀策劃,終于逼東魏帝元善見禪位,自立為帝,國號齊,歷史上稱為北齊。
當了皇帝的高洋,嗜酒成性,變得昏亂妄為,脾氣暴躁,甚至泯滅人性,大發獸性。有時喝到酣暢時,他自己就起身擂鼓,然后跳舞,直跳得筋疲力盡。有時他脫光了衣服,亂叫亂鬧。有時他披頭散發,穿上胡服,到街上揮刀舞劍。有時又隨意亂走,到大臣或勛戚家亂鬧一通,攪得人人膽戰心驚。三伏天,他赤身裸體躺在地上曬太陽;三九天,他在風雪中光著身子跑來跑去。他不但自己發狂,還讓隨從們也仿效他,弄得隨從們苦不堪言。
高洋極愛喝酒,常發酒瘋,酒勁上來,往往人性泯滅,獸性大發。一次,他斥退左右,瘋狂地撕扯他父親的小妾爾朱氏的衣帶,企圖強奸爾朱氏。爾朱氏不從,雙手緊緊護住身體,哀求他千萬不要亂倫。高洋假意應允,卻用刀捅進爾朱氏的下體,在爾朱氏死前痛苦的掙扎中獲得快感。又有一次,他竟殘暴荒淫得失去人性,將自家宗室的全部女人聚于宮中,要她們脫光衣服,然后叫他的寵臣去跟這些女人群交亂淫。高洋瞪著血紅的眼睛狂笑不止。
對待自己的親生母親,高洋同樣喪失人性。有一次,母親勸說他不要荒淫,他卻勃然大怒。他揚言,如果母親敢再管他的事,就把她嫁給胡人,讓胡人去糟害她。當時胡人有個風俗,一個女人嫁給哥哥,哥哥死后,弟弟有權娶嫂為妻。胡人粗魯殘忍,尤其喜歡中原女人,如果一個胡人得到一個漢人女子,弟兄幾個會日夜奸淫,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高洋對母后都敢如此,其后妃的遭遇就更加悲慘了。
高洋有個寵妃姓薛,早先與清河王高岳相好,后被高洋看中,強行將她迎入宮中。薛氏的媚惑之術,令高洋感到新鮮、刺激,他那三千宮娥頓時變得索然無味。薛氏極受寵幸,被封為薛嬪。薛嬪有個姐姐,長相也很妖艷,高洋干脆將她也弄進宮來。高洋與薛氏姐妹,有時一連數日不離床榻。兩姐妹則極盡風流,博取高洋的歡欣。她們自以為得計,便懇請皇帝封她們的父親為司德公。高洋知道,薛氏姐妹的父親是個賣唱的人,地位卑賤,不配當官。后來他又探知薛嬪依舊與高岳藕斷絲連,不禁大怒。便令人當著他的面,將薛嬪的姐姐活活鋸成八塊,接著又砍掉薛嬪的頭,將她的尸體亂刀剁碎;又把兩姐妹的血摻進酒里,讓大臣共飲。他還叫樂師剔去薛嬪大腿的筋肉,用白森森的腿骨做成樂器。在每次殺人后的酒宴上,讓樂師用薛嬪腿骨做成的樂器彈奏“佳人再難得”的曲子,以示對薛嬪的“懷念”。
文宣帝高洋簡介:
文宣帝高洋(526年—559年11月25日 ),字子進,北魏懷朔鎮(今內蒙古包頭固陽)人,因生于晉陽,一名晉陽樂。南北朝時期北齊政權的開國皇帝。他是東魏權臣、北齊神武皇帝高歡次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同母兄,母親為婁昭君[1] 。出生時有異兆,體貌丑惡不堪,為其母所討厭。幼時其貌不揚,沉默寡言,看似癡傻,其實大智若愚,聰慧過人,又明靜英達,深沉有大度,雖常被兄弟玩弄和欺負,但其才能甚得父親欣賞。
武定八年(550年),高洋迫東魏孝靜帝禪位,遂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在位期間,重用漢族官僚楊愔等人,刪削律令,并省州郡縣,減少冗官,嚴禁貪污,注意肅清吏治;前后筑北齊長城四千里,置邊鎮二十五所,屢次打敗柔然、突厥、契丹,出擊蕭齊,拓地至淮南。后期以功業自矜,縱欲酗酒,殘暴濫殺,大興土木,賞費無度,遂國勢轉衰。天保十年(559)病死,終年三十一歲(一說三十四歲),廟號顯祖,謚號文宣皇帝。
文宣帝高洋的歷史貢獻·政治
整頓吏治
高洋建立北齊之后改革了官制,當時地方上的官吏太多,人浮于事,又加劇了農民的負擔。于是他采納一些大臣的建議,削去州、郡建制。這樣,全國的官吏一下子就減少了幾萬人,貪污腐化現象大大減少,農民們的負擔也減輕了很多。[1] 高洋還看出看出自北魏末年以來政府官員不發工資的弊端(不發工資,這些官吏自然變著法子從平民中盤剝),開始執行嚴格的工資發放制度,混亂的吏治局面因此徹底改觀,北齊出現“刑政尚新,吏皆奉法”的氣象。為了遏制官場跑官之風,高洋極具創造性地下令在官府上備上一根木棒——凡有跑官要官者,不問青紅皂白,一概亂棒打死再說。北齊書評價:(高洋)素以嚴斷臨下,加之默識強記,百僚戰栗,不敢為非,文武近臣,朝不謀夕。
修改法律
文宣帝一朝,北齊開始了《北齊律》的修建,以及《魏書》的完成。前者極大程度的影響了其后一千多年的東亞刑法,而后者則是二十五史之一的千古名著,給予后人一個正統北方鮮卑王朝的歷史角度。同時也是這個時期,經過高洋親自主導的一系列吏政和法政重要改革。
用人行政
文宣帝一生都堅決奉行的興學校、勸農事、求賢才、修刑律、正禮儀等治國手段,無數人才在這一時期井噴出來。天保十年(559年),他任用了一大批精明強干的文臣武士,這些人他既能從舊有勛貴的后人之中提拔,也能從看倉庫的小吏等寒士中不拘一格降人才而用之。在這群人才的鋪助下,一時間,東國之興盛,威行華夏,震撼北荒。朝政上,高洋在位期間雖然自己奢侈,但始終反對貪污,對于貪污的大臣(如高德政)處理嚴酷。高洋所揀選的大臣們一般都清正廉潔,對國家治理非常好。
文宣帝高洋的歷史貢獻·軍事
軍事建制
在軍事上,則仍以鮮卑族部為依托,優選健勇鮮卑人,組織“宿衛軍”,號稱“百保鮮卑”,再選勇敢漢人擴充戍邊隊伍,號稱“勇士”。軍事上的重組和刷新,使新創立的北齊王朝,成為當時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
軍事行動
在高洋初登帝位時,西魏宇文泰,乘高澄新死,高洋年輕,且北齊初創,立國未穩之機,舉大兵侵齊。身為新帝的高洋,身著戎服,親自閱兵,慨然應戰,軍容甚為嚴整。宇文泰聞此,遂不戰而退,嘆道:“高歡不死矣。”然而,心存大志的高洋卻沒有歇著,而是以先小后大、先弱后強的基本方略,頻頻出動大軍,南征北伐,開疆拓土。
高洋在連年北討,出擊柔然、突厥、契丹、山胡、茹茹等,頻頻告捷之時,對南朝之梁國征戰,也大多獲勝,北齊之南境拓至淮河之南,瀕長江而止。連年的征戰,南北邊境的擴拓,使北齊在高洋為帝的階段,國力達到鼎盛。疆域擴大到今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內蒙古一部及蘇北、皖北的廣大平原地區,人口達300萬戶、2000萬口。土地之廣,人口之眾,軍隊之強,糧儲之多,成為當時南北三個割據國家中最強大的一個。
修建長城
北修長城,也是北齊高洋時代的一大特色。為了防止南北兩線受壓的態勢,高洋在北討時,常防南梁覬覦;南伐時,擔心北胡偷襲。所以從天保二年(551年)開始修筑黃櫨嶺至社干戍段長城200余公里。天保六年(555年)又東起幽州夏口(今居庸關),西至恒州(今山西左云)的長城450余公里。天保七年(556年)又將幾段長城連接起來,完成從西河總秦戍直通渤海的萬里長城。據不完全統計,在高洋時期共修筑長城1500余公里,每5公里設一戍所,逢險要關隘設置州、鎮。最后在天保八年(557年),又于長城內筑重城,西起庫格拔、東至塢紇戍,總長200余公里。
文宣帝高洋的歷史貢獻·經濟
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制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陳朝、西魏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富庶的,可謂中國歷史上少見年輕有為之君。可是他從天保六年后,開始放蕩起來,最后一年,不理朝政,由太子監國,自己或者禪修閉關,或者沉湎于酒色之中,他在都城鄴(今河北臨漳)修筑三臺宮殿,十分豪華,動用了三十萬民夫,簡直是奢侈至極。
高洋卻十分注重生態發展,比如:“詔限仲冬一月燎野,不得他時行火,損昆蟲草木。” “夏四月庚午,詔諸取蝦蟹蜆蛤之類,悉令停斷,唯聽捕魚。乙酉,詔公私鷹鷂俱亦禁絕”等。高洋在位后期,雖然飲酒作樂,在大事上不迷糊,經常大赦天下,如遇到災害,就會減免受災地區稅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