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李逵愛殺人
為什么李逵上梁山后便開始恐怖的殺人游戲?為什么李逵愛殺人?下面學(xué)習(xí)啦小編就告訴大家為什么李逵愛殺人,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丁?/p>
為什么李逵愛殺人:
“黑熊般一身肉,鐵牛似體頑皮。交加一字赤黃眉,雙眼赤絲亂系。怒發(fā)渾如鐵刷,猙獰好似狻猊。天蓬惡殺下云梯。李逵真勇悍,人號鐵牛兒。”這是《水滸傳》描寫李逵的詩句。只讀這幾句,便不免讓人倒吸一口涼氣,但看官莫急,更讓人心驚肉跳、魂飛膽喪的事情還在后面。
黑旋風(fēng)李逵的恐怖江湖
在神行太保戴宗的介紹中,我們得知了李逵的一些基本情況。
一是李逵外號黑旋風(fēng),性格十分粗魯,動不動就用拳腳棍棒行事,在鄉(xiāng)下居住時打死過人,開始亡命天涯,曾經(jīng)是一個殺人在逃犯;
二是李逵在逃期間,大宋王朝對殺人犯進(jìn)行了“赦宥”,李逵因而免于刑事處罰;
三是李逵流亡到江州,被戴宗收留,在牢房里打雜混飯吃;
四是李逵愛喝酒, 好賭博,且酒性不好,一旦喝醉,輕者耍耍酒瘋罵罵人,重者便動手打人。
何況他還使兩把板斧,又會拳棍,因此整個江州誰都害怕他。
當(dāng)時的江州知府蔡九是當(dāng)朝太師蔡京的兒子,在蔡九的治下,雖然江州的治安狀況令人堪憂,但李逵也只是打打人,并沒有去殺人。而李逵一旦和梁山好漢拉上關(guān)系后,心中的惡魔便跳了出來,殺人機器就開始運轉(zhuǎn)起來,在江湖之中上演了一幕幕恐怖殺人游戲。
先看第三十九回江州劫法場救宋江的一段場景。
“只見那人叢里那個黑大漢,輪兩把板斧,一味地砍將來……火雜雜地掄著大斧,只顧砍人……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渠,推倒攧翻的,不計其數(shù)……那江州軍民百姓,誰敢近前。這黑大漢直殺到江邊來,身上血濺滿身,自在江邊殺人。”
同來救人的梁山好漢晁蓋實在看不下去了,叫道:
“不干百姓事,休只管傷人!”
但李逵“哪里來聽叫喚,一斧一個,排頭兒砍將去。”
不管軍民百姓,李逵見人就砍,真是一臺上緊了發(fā)條的殺人機器。
再看第四十回李逵殺黃文炳的殘忍手法。
“李逵拿起尖刀……便把尖刀先從腿上割起,揀好的就當(dāng)面炭火上炙來下酒。割一塊,炙一塊,無片時,割了黃文炳,李逵方才把刀割開胸膛,取出心肝,把來與眾頭領(lǐng)做醒酒湯。”
第四十二回中也有李逵吃人肉的描寫:
“李逵拔出腰刀,便去李鬼腿上割下兩塊肉來,把些水洗凈了,灶里抓些炭火來便燒;一面燒一面吃。”
這時的李逵又成了食肉屠夫,簡直就是一位殺人不眨眼的人間惡魔。
接下來看一下李逵犯下的“屠村”案。第四十二回李逵殺死李鬼后,在曹太公莊上被認(rèn)出身份而受到舉報。為報復(fù)曹太公,“李逵趕上,手起一樸刀,先搠死曹太公,并李鬼的老婆,續(xù)后里正也殺了。性起來,把獵戶排頭兒一味價搠將去,那三十來個土兵都被搠死了。這看的人和眾莊客只恨爹娘少生兩只腳,都望深村野路逃命去了”。
在第四十九回中也有一段血腥的描寫:“且說李逵正殺得手順,直搶入扈家莊里,把扈太公一門老幼盡數(shù)殺了,不留一個。”
屠村之后,李逵向宋江請功,宋江喝道:“別的怎地是你殺了?”
黑旋風(fēng)道:“我砍得手順……他家莊上被我殺得一個也沒了”、“誰奈鳥煩!見著活的便砍了”、“雖然沒了功勞,也吃我殺得快活。”不分善惡只以殺人為樂的李逵,連個“好人”都算不上,又怎么能配得上“好漢”二字?
李逵不僅對曹太公扈太公這樣的老人痛下殺手,就連天真無邪的孩童也不放過。為騙朱仝上山,李逵竟將滄州知府年僅四歲的小衙內(nèi)“頭劈做兩半個”,手段殘忍至極。且看第五十回的描述:
“朱仝看了,慌問:小衙內(nèi)正在何處?李逵道:被我拿些麻藥抹在口里,直抱出城來,如今睡在林子里,你自請去看。朱仝乘著月色明朗,逕搶入林子里尋時,只見小衙內(nèi)倒在地上。朱仝便把手去扶時,只見頭劈成兩半個,己死在那里。”
面對一個活潑可愛的四歲孩童,李逵也能下得去手,實在讓人心驚肉跳,不寒而栗。
最后再來看一看李逵殺害婦女的行為。第七十三回,李逵把那婆娘“揪到床邊,一斧砍下頭來,把兩個人頭拴做一處,再提婆娘尸首和漢子身尸相并,李逵道:‘吃得飽,正沒消食處。’就解下上半截衣裳,拿起雙斧,看著兩個死尸,一上一下,恰似發(fā)擂的亂剁了一陣。”李逵在殺死狄太公女兒時使用了極其變態(tài)的殺人手段,而且把殺人當(dāng)做一項消食的運動,也只有李逵這種變態(tài)狂能想得出來,做得出來。
人們心目中的梁山好漢,自然是扶危濟困、行俠仗義的英雄豪杰,正所謂“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但李逵一系列草菅人命、濫殺無辜的做法,卻怎么也與英雄豪杰扯不上半毛錢的關(guān)系。殺人償命,天經(jīng)地義,想當(dāng)初大宋王朝的“赦宥”,并沒有讓李逵改過自新潘然悔悟;而水泊梁山的縱容,又大大助長了李逵殺人的氣焰;再加上李逵“天性由來為太惡”,從而導(dǎo)致李逵的價值觀極度扭曲,視生命如螻蟻,以殺人為樂趣,開山大斧之下,流淌著多少無辜百姓的鮮血。
不管你正直豪爽還是忠心耿耿,不管你神勇無敵還是反抗徹底,一個不敬畏生命、不尊重生命、無視別人生命的人,理應(yīng)受到人們的無情譴責(zé)。
黑旋風(fēng)李逵最怕誰:
黑旋風(fēng)李逵是一位威喪敵膽的莽撞英雄。每次打仗,脫得赤條條,兩手握兩把板斧,大吼一聲沖入敵陣,亂砍亂殺,不怕刀槍箭矢,不怕敵眾我寡,無所畏懼,勇往直前,英勇無比。不過,就是這么一位莽漢,其實他也有五怕。
一怕戴宗。
李逵是戴宗手下的一名獄卒。平日里與戴宗交往,因戴宗是他的上司,李逵以下屬的身份總是服從他、聽從他。故此在江州臨街酒肆,宋江和戴宗喝酒時,樓下忽然喧吵了起來。酒肆老板連忙上樓對戴宗說:“這個人只除非是院長說得他下。”戴宗一去,果然不吵了。但此舉還談不上是李逵真怕戴宗。
李逵真怕戴宗,是在往薊州請公孫勝的途中。戴宗作神行法必須吃素,李逵向來是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人,要他吃素,他怎么能拿耐的住呢?于是背著戴宗偷吃葷菜,恰恰又被戴宗發(fā)現(xiàn)。第二天戴宗用神行法把李逵整的死去活來。行走時,耳邊只聽風(fēng)聲,兩邊房屋樹木一閃而過,這腳好像有人推似的,點不著地。
肚子餓了,看見酒館飯店又不能進(jìn)去吃。走到紅日西下,又饑又渴,腳就是停不下來。李逵一生不知個怕字,但這回卻被戴宗整怕了。且不說戴宗如何整李逵,我們只要聽聽李逵對戴宗的稱呼,就知道其害怕的程度:起初是“好哥哥,等我一等”,后來知道戴宗有意在整他,便喊起“好爺爺,你饒我”,最后當(dāng)戴宗問,“你今番依我說么?”李逵道:“你是我親爺,卻有不敢違了你的言語。”
二怕羅真人。
李逵和戴宗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找到公孫勝后,羅真人硬是不讓公孫勝下山。起初李逵不知羅真人的厲害,以為半夜偷劈了羅真人就萬事大吉了。第二天一早去見羅真人,誰知羅真人還活著,李逵嚇的舌頭都伸了出來,半日都縮不回去。后來被羅真人罰到薊州,從半空掉到薊州府大堂,被馬知府當(dāng)做妖人捉拿,又是澆狗血,又是潑屎尿,然后又是一陣暴打,吃盡了苦頭,才知道羅真人非同小可。從薊州回來后,一見羅真人,他只管下跪磕頭,口里還說:“鐵牛不敢了也。”對羅真人的叮囑,回答是“敢不遵依真人字語”,稱羅真人是“活佛”,可見他懼怕羅真人的程度。
三怕張順。
潯陽江邊搶魚,在岸上李逵雖占了贏手,后來張順把他引上漁船,打翻在江里。岸上看熱鬧的為之擔(dān)心,說:“這黑大漢今番卻著道兒!便掙扎得性命,也喝了一肚皮水!”李逵的確吃了大虧。張順在水中,不罵他也不打他,憑自己的水上功夫,就把李逵淹個半死,正像看熱鬧的人說的:“ 掙扎得性命,也喝了一肚皮水!”被張順拖上岸后,李逵還一個勁兒地吐白水。魯迅先生在《集外集·序言》中說:“又憎恨張翼德型的不問青紅皂白、掄板斧‘排頭砍去’的李逵,我因此喜歡張順將他誘進(jìn)水里去,淹的他兩眼翻白。”
四怕燕青。
在《水滸》“柴進(jìn)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鬧東京”一回書里,李逵本來是滿懷歡喜跟宋江到東京去看元宵燈會的,誰知一到東京,宋江卻一頭栽到妓院,去私會東京名妓李師師。“李逵見了宋江、柴進(jìn)和那美色婦人吃酒,卻教他和戴宗看門,頭上毛發(fā)倒豎起來,一肚子怒氣正沒發(fā)付處。”正在此時,隨皇帝宋徽宗來的楊太尉發(fā)現(xiàn)了李逵,便喝問:“你這廝是誰?敢在這里?”于是,李逵便大鬧了一陣,惹的京師大亂,官軍如臨大敵,四處搜捕梁山一伙。當(dāng)時李逵從客店里搶將出來,手握雙斧,要奔城邊劈城門,被燕青及時抱住,只一交就把李逵撲翻在地。隨即燕青把李逵拉起來就走,“李逵多曾著他手腳,以此怕他,只得隨順。”
五怕焦挺。
李逵私下梁山,在去凌州的路上與焦挺相遇,就因為焦挺多看了自己幾眼,李逵就火了,出口傷人,搶上前去動手打人。焦挺只一拳就把李逵打倒在地。李逵不服,爬起來要打時,又被焦挺踢了一腳。李逵知道自己不是焦挺的對手,再也不敢和他交手,算是服了爬起來。
李逵雖說魯莽,但也有他怕的人。《水滸》正是因為寫出了李逵的“怕”,才為這個人物增添了不少喜劇色彩,也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多重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