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打油詩”趣聞
朱元璋大白話“打油詩”盡顯帝王氣,燕子磯當(dāng)秤砣,這是怎么回事?趕緊和學(xué)習(xí)啦小編一起來看看朱元璋的“打油詩”趣聞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朱元璋的“打油詩”趣聞:
明朝建立伊始,躊躇滿志的朱元璋來到南京城北江邊的燕子磯,看見燕子磯石向江中延伸,興之所至,一首打油詩脫口而出。這首《燕子磯》流傳至今,卻成為這位中國歷史中唯一的“乞丐皇帝”形象的生動詮釋。
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桿又如何?
天邊彎月是鉤掛,稱我江山有幾多。
——《燕子磯》明 朱元璋
淵源典故
燕子磯作為長江三大名磯之首,有著“萬里長江第一磯”的稱號,因其形似燕子展翅欲飛,故名為燕子磯。燕子磯在古代除了是重要的渡口外也曾吸引眾多帝王到此一覽??滴?、乾隆兩帝下江南時,均在此停留。在這之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燕子磯”為題作的一首詩也流傳至今。
在中國歷史上,和其他出身寒微、幼年失教的開國帝王相比,放牛娃出身的“乞丐皇帝”朱元璋在文化學(xué)習(x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很突出的。他的文化學(xué)習(xí)始于他當(dāng)了義軍統(tǒng)帥之后,那時他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但每日堅持讀書,從不間斷。又常常和手下的一些文人講經(jīng)論史、列坐賦詩。經(jīng)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不僅知書識禮而且還能寫詩作賦、評點文學(xué)作品的優(yōu)劣。朱元璋當(dāng)了皇帝之后,多次微服外出巡視留下了不少詩作。
傳說,一日朱元璋在南京郊外偶遇參加進士考的眾舉子正在候船。那里景色十分壯觀,萬里長江波濤翻滾,雄偉的鐘山虎踞龍盤。有一舉子遙望遠(yuǎn)處秀麗的燕子磯,脫口吟道:“燕子磯兮一秤砣。”眾舉子一致稱贊:“好一個氣勢磅礴的起句!只此一句足見你胸襟之博大。”朱元璋聽了卻冷笑一聲。有人上前詢問:“先生為何發(fā)笑?”朱元璋道:“此句氣魄雖大,只恐難以為繼。”的確,以偌大的燕子磯為秤砣,又拿什么喻秤桿、秤鉤呢?良久無人為繼,朱元璋見狀大笑,說:“待我試?yán)m(xù)一下。”他當(dāng)即吟道:“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作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鉤掛,稱我江山有幾多。”續(xù)得巧妙,解得深邃,尤其把江山稱為己物一句,出語更顯不凡。眾舉子暗自佩服,卻不知續(xù)者乃是當(dāng)朝皇帝。朱元璋這首作于燕子磯的詩抒發(fā)了一代開國之君胸裝天下,重建華夏,一統(tǒng)江山的雄心偉志和豪邁情懷。朱元璋正是從這里走向金陵,跨向帝王寶座!
朱元璋的歷史趣聞: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活見鬼的事情好像并不少,大多是心理反應(yīng)。
然而在古代就有發(fā)生,而且還是發(fā)生在皇帝的身上。
朱元璋白天“活見鬼”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 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漢族,濠州鐘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生長在濠州鐘離孤莊村的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其父為朱世珍,母為陳氏。 天歷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
洪武帝朱元璋當(dāng)上大明朝的開國皇帝后,覺得開平王常遇春功勞很大,便賞賜給他幾個美女。但是呢,常遇春的老婆是個超級醋壇子,常遇春害怕河?xùn)|獅吼,不敢“享用”他賞賜的幾個美女。
有次其中賞賜的美女給常遇春端來一碗補湯,常遇春因為情不自禁多看了她幾眼,于是常遇春超級吃醋的老婆就砍掉了她的手臂。
朱元璋知道后當(dāng)然是龍顏大怒了,當(dāng)即就把人扣押進了皇宮。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朱元璋讓人抬來了一碗湯,讓大臣還有常遇春嘗嘗。
大家看見那湯很渾濁的樣子,而且還很黏糊,議論紛紛,不知道是什么做的。
等大家都品嘗之后,朱元璋才告訴大家,這是“妒婦湯”。原來朱元璋把常遇春的老婆大卸八塊,剁成肉醬,烹制成“妒婦湯”了。
據(jù)明末刻本《白下雜譚》載,朱元璋將常遇春的老婆烹制成“妒婦湯”后,就夜夜不得安寧, “醋壇子”的冤魂夜夜闖入朱元璋夢中,折磨得他痛苦不堪。
更詭異的是,有一次,朱元璋去察看自己的“萬年吉地” (明孝陵)時,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撞見”了常遇春的老婆。她直直地走到朱元璋面前,指著他的鼻子大罵,說她不但要讓朱元璋生前不得安寧,還會叫他死后也不得安寧……
朱元璋當(dāng)然害怕自己死后也不得安寧,聽信風(fēng)水大師的建言,改建了地宮。
后世有醫(yī)家在評論朱元璋“白日遇鬼”一事時說,不排除朱元璋晚年有心理疾患和幻視幻聽病癥。